《今天也不想上班》?職醫建議:除了離職,試試留職停薪休養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你知道職醫(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是怎樣的一種職業嗎?他們的工作與維護大眾工作場所的健康有關,包括疾病和傷害的預防和治療,並且負責解決和醫療、身心健康相關,但在醫療院所不易處理的問題。

作者井上智介為專業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每月拜訪三十多家企業的職醫,第一線員工的身心狀況有最直接及詳實的理解,本書內容結合勞工身心狀態評量實例、專業醫師建議和法律層面的知識,具備參考價值,並希望透過實際可行作法,真正改善每位讀者的工作處境。(編按)

文/井上智介

工作就是會一直來 不努力處理也沒關係

「這家公司果然不能待!」很多人就算已經決心離開,但就是很難把「想休息」、「想辭職」說出口,結果變成一直在原地打轉。你是不是也一直為自己找藉口,像是「手上的工作結束後就會變輕鬆了」、「公司會再找人進來,這工作應該還能繼續下去」,然後持續沒有行動?

工作是即使完成一件後,下個工作、下下個工作還是會一件接一件地來。打個比方,使用掃地機器人確實能讓清掃工作變得輕鬆點,但空閒時間和悠閒感就會因此大幅增加嗎?答案是否定的吧。

一件事結束,馬上又有下一件來,即使事情進行得更有效率,還是很快會有新的事占住多出來的時間和空間。就這樣,工作不斷累積、不斷填滿,這可以說是現代社會的運作吧。

如果你不喊停,這個過程就不會停下來;如果你不發出求救訊號,周圍的人就不會幫助你。只要你一直覺得「等這個工作結束的話......」、「我還能努力」,那麼終有一天,你不得不休息的日子一定會到來。

要是比你晚進公司的同事精神狀況出問題,你會嚴厲地告訴他「你休假會造成別人麻煩,不可以休息」嗎?又或者,如果家人跟你一樣因為工作感到痛苦時,你會說「你休息會讓別人困擾,去工作」嗎?

努力絕非壞事,而是值得讚賞的行為。但是,若必須努力到犧牲健康,那就毫無意義。一直以來,你真的都很努力。但工作是沒有盡頭的,你沒必要勉強把它們都攬在自己身上。保留一點能量,會比等你把能量完全耗盡後恢復得更快。

不過,有些人還是無法下定決心立刻辭職。

本文將為這些人說明申請留停的過程,以及留停期間的生活。

留停生活的第一階段:總之就是休息的無所事事期

一直以來都很努力工作的你,或許沒辦法想像只休息不工作的生活,可能還會對休息感到不安。你可能會這麼想「大家都在工作,只有我在睡覺,這樣不行」、「要改善身體不適,就要正常作息」,為自己訂下嚴格的規則。不過,不規律也無妨。

留停休養的生活可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讓大腦充分休息。

我將這階段稱為「無所事事期」。這時期的重點就是「隨心所欲」地生活。誰都不想見,那就誰都不要見。哪裡都不想去,那就一直待在家也沒問題。一直沒睡,直到黎明時分還醒著,或是睡到中午過後都無妨。不想睡的時候就不用勉強睡,至於午睡,不論何時想睡、想睡幾次都可以。

常有人問我:「日夜顛倒的話,症狀不會惡化嗎?」其實,就算暫時日夜顛倒,但只要狀況穩定後,我們體內的生理時鐘就一定能調回原本的狀態。大部分的人其實本質都很認真,即使聽我這麼說,還是會想過規律的生活。但只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就好。

一整天都打電動,或是什麼都不做只是發呆也無妨。飲食上也不用在意要攝取均衡營養,請在自己喜歡的時間吃想吃的食物,最重要的是要讓大腦休息。

只有一點必須注意,那就是「酒」。醫生如果有開藥,應該也會有指示,但總之服藥時不得喝酒。除此之外,要做什麼都可以。沒辦法喝酒所導致的沮喪,請用其他事物來排解。

如果你是跟家人一起住,家人也有他們的生活節奏吧。你突然改變生活型態會讓他們擔心,或許也會感到困惑。所以,看診後最好能知會家人一聲,讓他們知道你接下來的生活方式是醫生建議的,讓他們也能有心理準備。但如果覺得跟家人在一起,心情會比較平靜,也請依自己的期望來調節生活節奏,比如早餐或晚餐可以和家人一起吃等。

讓大腦充分休息後,生理時鐘也會恢復正常,回到原本的節奏。

早上起床時覺得神清氣爽的日子會變多,身體也會從感覺沉重疲倦變得輕盈,莫名流淚的狀態也會減少,有餘力能投入自己的嗜好......就像這樣,你會實際感受到身心都迎來正向的改變。

接著,再請你切換為「如同度過悠哉假日般的生活模式」。

早上十點左右起床,吃一頓早午餐,下午悠閒地度過,有時候出門採買。肚子覺得餓的時候,也差不多是晚餐時間了,就吃飯、洗澡,然後睡覺。

等到形成這樣的生活節奏後,就是邁向下一個階段的時機了。

留停生活的第二階段:為工作開始做準備的活動期

不勉強自己,自然調整成「如同度過悠哉假日般的生活模式」後,就差不多可以開始做工作的相關準備,比如思考重回公司或是另找新工作等。不過,絕對不要焦慮。

留停休養生活的第二階段,是做「模擬上班」的復健活動。我稱這段期間為「活動期」。不過,跟骨折或任何疾病一樣,復健期都是最累人的階段。對精神狀態不佳的人而言,這階段也很辛苦。

復健期的生活有三個重點。

重點一,是調整「生活節奏」。在此階段,終於要讓鬧鐘登場,要將生活模式從前述的「悠哉假日模式」轉變為「上班族平日的生活方式」。首先是早上,請開始在你之前上班時的起床時間起床。

再來,是一天吃三餐,用餐時間也大致確定下來。起床、吃早餐、吃午餐、吃晚餐,每天請留意做這四件事的時間,以調整生活節奏。這四個時間的節奏調整好後,再來是在上午活動一下身體,你可以散散步、買東西,或是依之前上班的路線走一段路。

第二是恢復「體力」。要是沒有體力,即使好不容易回到工作崗位,也無法每天通勤。

一週五天,每天一早就在車站裡上下樓梯、搭乘擁擠的捷運去公司,在公司裡一直坐著處理公事或去拜訪客戶,傍晚再搭一樣擁擠的捷運回家。
事實上,工作所需的體力並不一般。但在經過前面的無所事事期後,體力會變得特別差,所以在這個階段把體力找回來很重要。

具體來說,我建議健走,而且事先決定好星期幾要走、每次走多久。每週頻率一到三次,以很難跟別人說話的速度快走。一開始的目標可設定為十五分鐘左右。重點是不管天氣炎熱或下雨,只要是自己決定的日子就不能休息。

書名:《今天也不想上班》
作者:井上智介

 出版社:寶鼎出版/日月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9月2日

這是為了去公司上班所做的訓練。「天氣很熱,所以我不想去」、「外頭在下雨,所以我不想去」,公司可不會允許這樣的藉口。

習慣健走後,請再設定新目標:「每天上午走三十分鐘路」、「每天外出三小時以上」。上午去徒步三十分鐘可走到的地方,看看書或是買個東西後就回家也無妨。出門後要做什麼都可以。

如果考慮要復職,可以在此階段試著「模擬通勤」,跟之前上班時一樣,早上在固定時間起床、做準備,然後出發前往公司附近。很多留停的人在休息一陣子後,也會向我表達想回去上班的意願。公司如果願意協助,我會請當事人進公司,跟同事打個招呼後就回家,這也是一種滿好的復職訓練。

第三個重點是鍛鍊「思考力與集中力」。

關於這部分,我建議可以閱讀與工作有關的資料或書籍。閱讀時,也可以確認身體有沒有頭痛或噁心等強烈的抗拒反應。如果能讀兩到三小時,並能理解內容,就表示已經具備思考力與集中力。也可以把內容重點整理出來,或是把覺得有趣或感興趣的部分寫下來。

閱讀的場所,盡可能選擇公司附近的圖書館或咖啡館。外出到公司附近,可以作為通勤訓練,而坐在椅子上閱讀,可以確認自己能集中精神到什麼程度。習慣後,再試試看能否延長時間為半天。如果能坐在桌子前閱讀半天,離復職之日就愈來愈近了。

●本文摘自/日月文化之《今天也不想上班》。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寶鼎出版 商業財經 職場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剛當媽時,我一點也不愛小孩」除了堅持,別無選擇的母親

調整飲食、睡眠與運動習慣,能讓我們感到更快樂嗎?

琅讀金句/大谷翔平的成功心法!努力沒有回報就停止,正是平凡的原因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