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追逐的工作是忙碌,還是生產力?國際領導力教練教你忙上癮了怎麼解

書名:《瘋狂忙碌拯救法:專門獻給那些忙到沒時間看生產力書籍的讀者!》
作者:曾娜.艾芙瑞特(Zena Everett)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8月1日
書名:《瘋狂忙碌拯救法:專門獻給那些忙到沒時間看生產力書籍的讀者!》
作者:曾娜.艾芙瑞特(Zena Everett)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8月1日

你每天都忙到快要瘋掉,根本沒時間看什麼工作術或生產力書籍。剛好,這並不是一本什麼時間管理或生產力書籍,而是專為你設計的處方箋。(編按)

文/曾娜.艾芙瑞特(Zena Everett)

瘋狂忙碌會毀了生產力和快樂

哪些因素有礙你把事情做好?

我是高階主管教練,我早就明白,無論我這些客戶的才華或企圖心有何差異,影響他們成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他們如何聚焦自己的注意力和時間。

多數人管理工作時間的方法,對我們來說完全沒用。我們衝出一場乏味的會議之後又衝進下一場,像是特技表演般同時拋接多個專案,不停地收信,承諾的太多、但完成的太少,因為一天裡根本沒有時間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我們執著於設定期限並設法達成,每一個人都在比誰比較忙。

我們以自動導航模式運作,回應十萬火急的要求,很少停下來想一想接下來要做什麼。我們迷失在時間與精力的黑洞,做著一件又一件對大局無關緊要的任務。這些任務看起來是工作沒錯,但沒有太多實質效益。

讓人更受不了的是,我們很少能離線。我們總是緊抓手機,錯失任何資訊都沒法忍受。你可以自己做個測試,當你去喝杯小酒時,你會安安靜靜地站著、沉浸在自己的想法當中,還是查看各式各樣的通知?如果車子裡只有你一個人,當你在等紅燈或塞車時,你需不需要很努力抗拒,才能讓自己不去查看訊息?你何時才有時間思考?說到底,你可是靠這些賺錢:你的想法、點子、知識、經驗和腦力。

我們的注意力被分割得零零碎碎,很難排除雜音然後專注。

以過去的十分鐘來說,你把注意力放在哪些事情上?你讀這本書時有抬起頭來過嗎?什麼事情讓你分了心?什麼事情想要搶占你的注意力?你的心思漫遊到哪裡去了?

即便像是去覓食這種令人愉悅的選擇,都會變成導致認知能力負荷爆量超載的地雷區。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布萊恩.汪辛克(Brian Wansink)和他率領的團隊研究人類飲食的「不花心思自動導航模式」(mindless autopilot),估計光以食物來說,人們每天就要做出超過兩百二十六項決策。這些事看起來不花心思,但實際上還是會耗掉腦力,並使我們本來就會引發壓力的生活步調更添緊張。

就以早上買咖啡的對話為例。

「對,麻煩你,一般的牛奶就可以了。」「對,中杯就好。」「不,我不要加這個。」「好的,麻煩你,外帶。」「曾娜,曾祖父的曾,女字邊的娜。」「喔,沒關係,那邊的那也可以。謝謝。」「好。我今天應該會很愉快,希望你也是。」「這是我的嗎?喔,抱歉,不對,這是他的,那是我的。」「很好,謝謝。」

這是革命性的進步嗎?生活步調加快,但是這些交流顯然沒有帶來任何愉悅,我甚至覺得有點緊張。我很確定,不管櫃台另一邊的服務人員身上別了多少徽章、笑容有多燦爛,他們也不太開心。

但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撐著度過每一天的辛苦忙碌,有些人甚至活得很好。隨著我們要擔負的責任愈來愈重,要做的選擇與要耍好的把戲也愈來愈多。誰能幫幫我們撥雲見日?提高生產力並不代表要增加工時,而是意味著要選擇去做影響力最大的任務並消除干擾,讓你好好把該做的事做好。

沒有人告訴我們要怎麼辦到,我們得自己想方設法,才知道怎麼樣做到嚴守優先次序,把注意力只放在重要的工作上,管理時間、把類似的活動聚集在一起,不再嘗試取悅每一個人,還有,最困難的,要懂得拒絕他人。

也有一些忙碌是屬於結構性的,我稱之為文化性忙碌(cultural busyness)。

你知道的,你每個星期都要寫一份你懷疑根本不會有人去讀的枯燥報告;還有,組織裡也總有一些只因「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害大家要重複浪費精力的複雜流程。這些就是我要講的瘋狂之事。

我們正在對付數位化引發的無止盡需求。過去,一九三○年時,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經做出一個讓人開心的預言,他預測到了今時今日,工時應該大幅縮減到每星期二十小時左右,勞工能享有更多的休閒時光,並能享用他們在物質上賺到的報酬。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的情況恰恰相反。

除了實質的工作之外,我們還有讓人忙碌的假性工作。

數位化革新了我們的工作方式,並在實質的工作之外又裹上一層假性工作。我們多數人都是知識性勞工,與有實質產出的生產線勞工相比,我們生產的是無形成果,比方說試算表或是簡報投影片。生產線的效率遠高於多數總部辦公室,看起來,我們並不珍惜才華出眾的人力資源價值。想像一下,如果你正在裝賽車的輪子,忽然間有人叫你停下來,看一下後面怎麼了,並去修一下排氣管,然後停下來花幾個小時開個檢討會,那你會怎樣?

多數辦公室就是這樣運作的,不斷從一個頻道、螢幕或任務切換到下一項,而且從來不去算成本有多高。這麼一來,我們就要花上更長的工時,才能趕完未完成的工作。生產力下滑,顯見這套策略並未奏效。我們拿出各式各樣的解釋與藉口,但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效率不彰。

面對著各種重複的流程、團隊之間繁瑣緩慢的溝通、已經無法達成目標的系統以及不適當的培訓,確實會讓人覺得如今要比五年前、甚至十年前花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相同的工作。

每個人都愈來愈煩悶、疲憊、寂寞與沮喪。

瘋狂忙碌讓我們飽受壓力、疲憊不堪、永遠連線。多數人晚上做的最後一件事、以及早上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一下手機。

這種連線型的忙碌,並非實質的社交聯繫,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強大的演算法吸引我們回到社群媒體,讓我們分心偏離應該先做的事,干擾我們的日常生活架構。

很多人都在承受社群媒體對於人類心智健康、全球政局以及做事效率造成的傷害。我們隨時隨地都連在網路上,根本無法從中清醒。你上一次用電話和某個人好好深談是何時的事了?

如果你和周圍的人都沒有時間傾聽彼此、培養實質的關係,工作就會讓人彼此疏離。如果你在遠端工作的話,這兩點又特別難做到,但就算你和同事共處一「室」,也不保證就自然水到渠成。你的主管真的了解你這個人、知道你的人生想要得到什麼嗎?你自己又知道嗎?

良好的社交關係是最好的指標,可以點明我們有多快樂。無論你是獨立工作或是屬於某個忙碌的團隊,瘋狂忙碌的排程都會讓人更難培養出實質的關係聯繫,在工作上如此,工作以外亦如此。

人際網絡是事業成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缺乏強韌的連結不僅會導致事業停滯不前,後果還遠比這更可怕。

專精社交連結領域的心理學者茱莉安‧浩特─蘭絲塔德(Julianne Holt-Lunstad)以超過三百四十萬位受試者為對象,做了一份開創性的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社交上的孤立與寂寞和早逝有關,風險提高了約百分之三十。她所做的社交連結和死亡相關性研究顯示,與社交連結較少的人相比,社交連結較高的人在特定期間死亡的機率低了百分之五十。

寂寞對於健康造成的風險就相當於每日吸十五支菸。

我們必須停下匆匆忙忙的腳步,因為就算我們速度這麼快,還是哪裡也到不了。我們需要慢下來,彼此傾聽,建立連結,並以更謹慎的態度設定優先順序,選擇要做的事。

對於工作以外的人生又有何影響?

工作之餘,除了做點運動、在各個不同的螢幕中切換、湊合過著大概夠好了的社交與家庭生活之外,我們之中有多少人還會做些別的事?此時此刻是電影與電視的黃金時代,也有好多事物競相要我們投以關注。我們很少覺得無聊,但是各式各樣讓人分心的數位事物耗盡了我們的精力。

我會問我的聽眾傍晚時會做些什麼事,有太多人告訴我他們累垮了,很懶得出門、運動或是好好煮一頓飯。就只能癱在某個螢幕前方,食不知味扒著食物,複製在辦公室裡已經做了一整天的事。或者,他們受不了有時間卻沒做任何安排,因此在工作之外的排程也同樣忙到瘋掉。他們的孩子同樣也有排滿的行事曆。我有些朋友行程已經滿到不行,我們還得動用排程調查工具才能約好一起吃晚餐。

最讓人難過的部分,是當我問起,如果每天都多出一小時專屬自我的時間,他們會做什麼?他們多半想不到。他們已經不知道什麼事會讓自己快樂了。

為何要替自己騰出一點時間變得如此困難?客戶經常告訴我,他們願意放棄一切,只願換得多一小時的睡眠,但是他們又想要有時間減壓,因而拖過了應當入睡的時刻。他們知道自己需要擺脫螢幕,但每天最後看到的東西卻就是螢幕。媒體公司競求我們的關注,對抗我們想要關機睡覺的渴望。現代人做出的妥協,應該會讓凱因斯嚇一跳。

我們要如何才能脫離瘋狂忙碌的行列?我們從來不想浪費任何資源,但卻不斷揮霍時間。諷刺的是,時間是我們無法創造的資源,寶貴的分分秒秒一旦消失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

本書要談得是如何重新掌控你的時間、注意力和焦點。如果你是一位領導者,管理注意力和焦點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挑戰,但一般人通常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會幫助你破關。

我們也會檢視你的瘋狂忙碌行為如何影響同事,尤其是在會議、電子郵件、工作流程管理以及提供回饋意見這幾件事上。你很容易被公司資訊部門急切買進的各種即時通訊工具吸引嗎?他們推動系統的動機是為了把建置系統的經歷放進履歷裡,根本不去管是不是真的能強化溝通。且讓我們都停下來吧。

新冠疫情是否重新設定了我們的生產力?

這個世界自新冠疫情爆發以後就全變了,這場危機迫使我們改變工作與人際間聯繫的方式。生產力調查公司說,人們實際上創造出更多的成果,因為我們不再一直被打斷。這場疫情真是敲響了世人早就需要的一記警鐘。

在可預見的未來,分開工作可能會是常態。企業正在重新思考實體辦公空間的需求。協作與腦力激盪這些事最好是大家在辦公室裡一起做,然後我們可以回家把焦點放在細項上。

好的領導者會在虛擬會議和一對一會談上加碼 ,他們會敏銳地探問員工的身心福祉與個人處境,藉此培養信任。他們會設定比較短期、比較容易達成的期限,以維繫動力和溝通。他們會說:「我看不出來你今天過得好不好,因此我需要你說給我聽。」彆腳的領導人只是更改日常會議,轉為線上,沒有好好確認團隊的狀況,他們自動假設,如果誰有需要的話自會尋求協助。

領導者應該把遠距工作模式當成契機,轉而找出更聰明、更集中的工作方式,堅定地將焦點轉而聚焦在成果上,而不是比誰加班工時長。

很可惜的是,少了上下班的界限,我有很多客戶在家工作的工時更長了。這是那種「只要再多做一件事就好」的心態。有些人管理散居不同時區的團隊,就我看來,他們設定的根本是難以長久維繫下去的工作模式。

我對他們說,雖然他們聰明過人、才華洋溢(這些人確實如此),但也不是超人。他們的身體也透露出這樣的訊息。我的客戶中生病的人比以前更多了:偏頭痛、背痛、關節僵硬以及消化道問題等,特別嚴重。我不是醫生,但是就我看來,這些像是很讓人憂慮的壓力指標。

你要如何改變?

就讓我把你從這種瘋狂忙碌的隊伍中拉出來,讓你改頭換面變成一個快樂且生產力高的人吧。

如果你的回答是「好」,那麼,你就要開始也學著說「不」。你無法一個人負責所有的事。如果你向來靠的是第一個上線、最後一個離開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現在你要改用什麼方法?你可能必須抑制自己想要掌控一切、取悅每個人並做到完美的渴望。這套辦法或許替你掙來目前的地位,但無法帶你到要擔負更多責任的下一個階段,因為那時候你有太多優先要務,再也無法游刃有餘。

一開始,先讓我們回到基本面,檢視瘋狂忙碌的根源何在。我們無法讓時光倒轉,然而,一旦理解了問題從何而來,解決方案就會更明顯可辨。

●本文摘自《瘋狂忙碌拯救法:專門獻給那些忙到沒時間看生產力書籍的讀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大塊文化 商業財經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這是個天生邪惡的孩子, 或是太早看見真相的觀察者……?

夏日極致療癒愛情電影《到我們為止》,布蕾克萊芙莉領銜主演──原著小說《以我們告終》

習慣表現「我很好」?心理師提醒:「負面情緒影響更超乎想像」

關於藝術,先知道這些就好!現在就跨出認識名畫的第一步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