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路,可走》沒有路就自己鑿路!屏東轉大人!

書名:《無路,可走》  
作者:侯千絹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6月30日
書名:《無路,可走》
作者:侯千絹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6月30日

文/侯千絹

「達成目標與夢想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這是日本傳奇球星鈴木一朗說的一句話,他用16年的時間,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完成3,000支安打,屏東用8年時間「轉大人」。

我曾在電視廣告上聽到一句話,真正的美是從裡到外透出來,屏東,正是如此。

位於島南的獨特地理位置,成為屏東的束縛與制約,外界始終以屏東之外的觀點來詮釋。2014年,我在就職時,站在前,眺望遠方的大武山,以毛筆寫下了

「人」字,「以人為本」是團隊出發的核心,「安居樂業」是縣府施政的目標。

這幾年,從老舊校舍、公共空間、交通建設、水利工程、醫療院所等硬體的更新、升級、新闢,抑或是零到百歲,不同年齡、性別、職業、族群的全人照顧,從軟體到硬體,不敢、不能也不願顧此失彼。

除了軟硬體之外,我們想追求更多,那是一種屬於心靈層面的滿足與自我認同,這個部分難以透過計畫推動或硬體建設換得,只能藉由不斷去實踐,透過自我對話、拉扯、挑戰及跌撞,一點一滴由內而外的型塑與建立。

每每入夜坐在宿舍的大會議桌前,握著手上越削越短的鉛筆,幾度撐不下去甚或想放棄,鈴木一朗的那句話像是燭火,在遠方的盡頭朝著我揮動,於是,咬咬牙,握緊拳,我告訴自己「再拚看看」。

一覺醒來,朝惺忪又浮腫的雙眼潑冷水,揉揉臉,開始沒有盡頭的一天,就這樣,跌跌撞撞,喜喜悲悲,日日夜夜,聚聚散散,此刻走到了這個路口。

回首近3,000 個日子,屏東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自我革命,挑戰始終沒少過,從台灣燈會、台灣設計展、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屏東縣民公園、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屏菸1936文化基地……,屏東集結眾人之力,將創新、美學、改變的種子,吹往山林、水域、城鄉,接了山,銜了水,串了人,在荒蕪中創造契機,走出屬於屏東的價值。

屏東,一次又一次的翻轉自己;屏東,一次又一次的趨近了世界,讓屏東不再只是地名,而是一個品牌,更成為一種眾人所嚮往的生活風格。

尤其是世紀之疫的病毒入侵,是對屏東最大的考驗,屏東人上下一心,正面迎擊Delta病毒,在這處沒有醫院的偏遠小鄉⸺枋山,我們將傳播力極強的變種病毒阻隔下來,除守住了台灣,更讓我領悟到,屏東開始慢慢質變,即使外在資源匱乏,如今的屏東已經可以懷抱著自信、自立、自強,昂首未來。

到底,這份做了8 年的工作,我很想知道團隊的期末考分數究竟為何。即使,屏東的願景館裡,放滿了國內外的獎項、獎盃、獎狀,而各種民調或評比,屏東亦由後段班跳為優等生,只是,這些表象真的代表了人民的心意?

直到那天下午,我參加南國漫讀節活動,因行程調整,罕見的早到,我忍不住掐緊空檔,到處晃了一趟。步行到惜福橋前,遠遠看著長者圍著老榕樹話家常;萬年溪的水岸斜坡盡頭,移工躺在草皮上滑手機;幾位剛從總圖出來的年輕人,拿起手機在拍紫花;一群鳥友提著自家鳥籠,聽著綠繡眼用啾啾聲一較高下;遊戲場的孩子們跑跑跳跳,老中青三代則鋪了野餐墊聊天;樟樹林道下的松鼠與運動者在競速……。

短短1、2 百公尺,我看到了最美的一幅畫,不分身分、年齡、職業、國籍、貧富的人們,共處於一個地方,大家做著自己想做的事,那一瞬間,我收到了自己的成績單。

我始終相信,政府是為了人民而存在,不論任何人,都應該能在有尊嚴的前提下生活,外界挑戰再多,都不能凌駕人民追求幸福的權利,近年不間斷的天災與人禍,讓我更加確定這個核心價值。

這本書,表面上寫的是屏東,從遭逢的困境、滾動的組織、改變的決心、專業的投入、轉型的躍進……,屏東的故事存在其中,其實,每個翻頁之間,藏的卻是台灣的精神,或人類追求美好的想望,字裡行間有你有我還有他。

在此, 感謝每一位參與者、見證者、支持者,以及每一位監督者、鞭策者、挑戰者來給分,不管我們現在站在哪一個位置,未來要往哪裡走,請讓我們緊緊攜手,讓屏東成為可以安居樂業的地方,使台灣成為能夠做夢圓夢的Formosa,未來,屏東會因為我們而更美好,台灣,會因為我們更茁壯……。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無路,可走》,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屏東縣政府 閱讀風向球 天下文化 風鈴木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男神涂善存、張豐豪主演人氣BL劇《彈一場完美戀愛》影視改編小說上市!

致每個不得母親關愛的女兒:請相信自己仍值得愛與被愛

人間姻緣分成這七大類!月老開示「姻緣系統」如何運作?

誰是鄭芝龍?讀《閩海王鄭芝龍》,走進東亞歷史的風雲歲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