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縱橫六百年 見證悲歡離合三朝帝王家

北京故宮太和殿。(圖/Unsplash)
北京故宮太和殿。(圖/Unsplash)

文/編輯部

巍峨佇立的博物院,原稱紫禁城,占地面積七十二萬平方公尺,面積約十五萬平方公尺,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這座兩朝皇城以元大都為基礎,於大明永樂四年(一四○六年)開始籌備建造,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年)完工後,歷經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執政的王權歲月,在政權更迭與祝融肆虐之下,它的一木一石、一磚一瓦都見證著國祚同為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清兩朝由盛而衰的歷史興替。

紫禁城建築講究天文學的「一點一線」,一點是指紫微宮,而紫微星是古代天文學裡的帝王星。一線就是整座宮殿的中軸線,相當於王朝的「龍脈」,因此紫禁城內的建築都嚴格遵循對稱的規則,沿著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

皇位爭奪戰 天子還得有天命

明、清兩朝皇帝在聖旨上使用的「奉天承運皇帝」一辭,彰顯了帝王受命於天。但想當一朝天子,若天命不夠力,已到手或未到手的皇位還是只能乖乖拱手讓人。

大明開國皇帝有七個兒子,四子朱棣奪了嫡孫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天下還是朱姓的天下,但大統血脈已非朱元璋欽定的嫡系。

話說朱允炆原本看到四叔造反,以為找到了一個「削藩」的理由,卻沒料到朱棣從北京一路勢如破竹地打回南京,他一進入京城,建文帝就嚇得自焚而死。叔侄之爭,四叔勝。

大清康熙帝玄燁有三十五個兒子,嫡長子胤礽當了幾十年皇太子,想提前上位,皇帝爸爸一怒之下廢了他的繼承權。玄燁一直到人生最後階段,都沒有對繼承人問題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只留下一份遺詔:「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將皇位傳給四皇子胤禛。

一直韜光養晦、低調無聞的胤禛,在「奪嫡」中笑到了最後,登基伊始就露出了獠牙,和他爭奪皇位的兄弟幾乎都遭到囚禁和流放。兄弟之爭,四爺勝。

六百年政權核心 儀禮之下的權力對峙

紫禁城是中國封建制度下的產物與象徵,滿清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這座昔日帝王家的宮殿成為探索明、清歷史的重要史料來源。做為曾經的權力核心,六百年歲月裡乘載的不只是兩朝政治文化與歷史價值,同時也是一段重要的歷史記憶。

皇城宮內的繁瑣禮儀造就許多獨有的文化儀式,其中也暗藏著權力鬥爭的關鍵。例如明朝的「大禮儀」之爭,源自正德帝朱厚照膝下無子,過世後只能由堂弟嘉靖帝朱厚熜繼位,他與權臣卻因要從「承天門」或「東華門」進入紫禁城而爆發爭執。從承天門入,表示是一國之君,以皇帝的身分進宮;而東華門則是大臣們上朝的路線,從這裡進,等於朱厚熜在進入紫禁城時只是臣子身分。表面上只是禮儀之爭,實際上卻是新皇帝與前朝權臣的一番較量。

紫禁城內的儀禮制度也有可能引發國際談判桌上的紛爭。一七九三年,乾隆與英國馬戛爾尼使團的「禮儀之爭」,起因於清朝官員要求馬戛爾尼遵守「三跪九叩」的帝國禮儀,而馬戛爾尼則要求依循英國禮儀,對乾隆行西式吻手禮,雙方因此鬧得不甚愉快。

書名:《明清紫禁城風雲錄(全二冊)》
《大明紫禁城:從草原霸主逐鹿中原到煤山自縊》
《大清紫禁城:從愛新覺羅稱霸華夏到王朝輓歌》
作者:翟晨旭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6月24日

自康熙以來,由於中國傳統禮儀無法與天主教義相容,雙方屢次在學術和政治上發生衝突,雖然貌似是外國人無法適應中國禮儀的簡單爭端,但卻間接斷送滿清提前走向近代化的機會。

紫禁城風雲錄 一探深宮奧秘

從建築、政治與出發,古文物鑑定與修復專家翟晨旭從「故宮的禮儀」、「帝王家的故事」、「政治的肇始與紛擾」等主題一一探討紫禁城內的政權興衰與帝王之家的美麗與哀愁。

《大明紫禁城:從草原霸主逐鹿中原到煤山自縊》從忽必烈初建元大都,寫到永樂十八年遷都紫禁城,再到明崇禎帝之死;《大清紫禁城:從愛新覺羅稱霸華夏到王朝輓歌》則從瀋陽故宮寫到晚清時期紫禁城所經歷的曲折與衰敗。這二本書把「北京故宮」的中軸線寫成元、明、清三朝的政治「大動脈」,以「診脈」方式,給予讀者全新視角,得以重新看待那些「宮闈祕事」。

●本文推薦書由時報出版之六月新書《明清紫禁城風雲錄(全二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北京故宮 朱元璋 建築 文物 閱讀風向球 時報出版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溝通要從對方立場切入傾聽 認識5種常見說話情境

最近地震頻繁,當時十四世紀的人們如何在天災人禍中倖存?

LOG IN 台南/屋樹共生奇景「安平樹屋」偷得半日閒

「咖啡界Apple」藍瓶咖啡如何從實體店跨進電商?維持殷勤待客為第一準則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