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雲章/沒有資優班的芬蘭,鼓勵人人從小練習做自己──《沒有資優班》推薦序
文/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多年前,之華隨先生外派芬蘭,為了融入在地,她跟著孩子進入教育現場,體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震撼:從一個信仰愛拚才會贏的台灣,來到不分班不考試的芬蘭。讓她不解的是,為什麼不考試、不排名的國家,居然能在OECD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主辦的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評比中名列前茅?
之華帶著專業文字工作者的敏銳與耐心,像個人類學家般,親身走入芬蘭教育現場做田野調查,她對這個北歐小國的教育書寫,風靡台灣教育圈。二○○八年出版的《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成為家長教師人手一本的暢銷書,當時服務於教育專業媒體的我也不例外。
走訪數十所學校之後,她發現大家說的都差不多,有些校長老師甚至無法回答「妳們到底是怎麼教的?」這種簡單的問題。誠懇務實的校長老師告訴她:「就是回到教育的本質,我們沒有祕訣。」
她不滿足於這樣「普通」的答案,再接再厲,獨自前往偏遠郊區、甚至深入北極圈的迷你學校訪談,期望得到不一樣的獨特觀點。這本書,就是她走遍芬蘭城市鄉村、深入極圈追尋教育現場的筆記。
沒有資優班 城鄉學力差距世界最小
跟著之華,彷彿身歷其境來到芬蘭的教室,發現這裡不只沒有資優班,也沒有教師評鑑,學校不評比、學生不排名。校長自豪:「我們的師資水準高,所有老師都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所有學校的設備都一樣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是需要不一樣的方法」。
然而,這種強調平等的教育方式,對於資優生來說,會不會造成逆向歧視?校長老師口徑一致回答:「那些優秀的人自己心知肚明,身邊的人一定也知道,還需要特別表揚嗎?」
同為小國、只有五百多萬人口的芬蘭,他們的教育理念很務實:我們人這麼少所以一個都不能少!
我認為芬蘭最傑出的不是世界第一的排名,而是世界最小的城鄉學力差距。
芬蘭式的「一個都不能少」不是口號,落實在制度上:偏遠郊區學校學區幅員廣大,學生每天搭計程車上下學,由政府買單;因應學生人數少,採取混齡上課,由老師客製化教學;學校每日提供免費溫熱午餐、免費教科書供學生循環使用,確保學生不因家庭、身心條件的落差,而有學習障礙。芬蘭教育的核心是「確保無人落後」。
重視母語鼓勵外語 語言是連結世界的工具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之華在書中展示了芬蘭小學生的課表,光是語言課就超出數學課許多堂,母語、官方語、第一外語、第二外語,之所以有這麼多語言課程,因為芬蘭人知道,外語是連結世界的工具,百年來身處強鄰之側,飽受侵略與壓迫,更讓芬蘭人從歷史記取教訓,從小就重視母語,他們更鼓勵移民後代學習母語,保有自身文化。
這點讓我很有感觸,台灣教育部推行一○八課綱,將東南亞語言納入國小母語選修課,引發社會紛紛擾擾,許多批評者認為小孩連國語、英語都學不好,還要學母語,簡直多此一舉。可是,芬蘭教育卻提供高達四十多種語言課程,從制度上保障移民能保有自己的文化根源、語言與宗教,只要有三位學生有語言需求,學校就必須提供課程。
芬蘭相信,只有自身的根扎得夠穩,移民才能有自信接受多元文化,面對族群融合的挑戰。國家願意花這麼多教育經費,補起各種社會條件的不足,因為他們瞭解,小國禁不起社會負面成本與割裂。看起來對移民很友善,其實是為了國家社會整體的長遠發展,芬蘭的務實很花錢,但非常有遠見。
多年後重讀這本書,即使芬蘭已不再是PISA排名第一,亞洲國家在這十幾年來急起直追,搶進排名,然而,有些排名超前的國家出現一種矛盾的現象:考試成績很高、但孩子的學習意願低落且缺乏自信,而芬蘭孩子的表現持續保持在喜歡學習、成績也還不賴的情況。
芬蘭是台灣的一面鏡子,同為自然條件不足的小國,我們可以從芬蘭的教育看到,教育是一場馬拉松,贏在起跑點不算真的贏,過程永遠比結果更重要。
●本文摘自木馬文化出版之《沒有資優班》〔典藏增修版〕推薦序。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