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有的「蹦火仔」漁法是什麼?《我家住海邊》帶你一探究竟

金山有名的海上煙火,其實就是一艘艘在 海上進行捕魚作業的蹦火船的「傑作」。(圖/木馬文化出版之《我家住海邊》內頁)
金山有名的海上煙火,其實就是一艘艘在 海上進行捕魚作業的蹦火船的「傑作」。(圖/木馬文化出版之《我家住海邊》內頁)

磺港位在新北市區磺溪的出海口,三百多年前,這裡就是西班牙人運輸硫磺的港口,因此名為磺港;又因為周圍海域的漁獲豐富,百年前就是非常發達熱鬧的漁村,並且發展出北海岸特有的「磺火漁業」,俗稱「」漁法,目前只剩下這裡還保留這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漁法。

尋找漁達人——蹦火船的火長

一般人會誤以為蹦火仔的誕生,是因為金山地區盛產硫磺而就地取材,但其實電石並不是硫磺。這裡發展出蹦火仔漁法,是因為北海岸獨特的海岸地形、洋流、潮水與青鱗魚習性。每年農曆四月到中秋前後,大批的青鱗魚隨著洋流從北邊一路往南洄游至此,漁民便利用火光吸引趨光性強的青鱗魚出海捕魚,「磺港漁火」便成了金山地區夜晚海上的美麗煙火。

蹦火船是專門捕青鱗魚的漁船,需要七至八名「海腳」才能出海,海腳就是漁船上工作的船員,包括一位駕駛、一位火長、一位負責磺石桶的磺火鉗仔,還有四到五位負責三叉網下網和起網,由於漁獲又多又重,其中,抄網手的體型也比較壯碩。

駕駛負責開船,隨時注意火長的指令以便快速航向魚群聚集的地方;磺火鉗仔要專心聽乙炔氣壓是否剛好,控制放水、洩壓的時機,並且要非常謹慎注意電石桶的狀況;而火長則是蹦火船上負責找魚、點火吸引魚群,以及指揮船員下網抓魚的靈魂人物。

這種利用魚的趨光性所採用的漁法叫做燈火漁業,也叫做「焚寄抄網漁業」。最早是漁人在海面上點燃竹製火把誘捕魚而來,出海的漁船除了傳統的火把,也曾改為燃燒煤油;有了電力之後,最常見的就是在船上裝集魚燈。

碳化鈣,也就是電石,在北海岸俗稱磺石,被漁民拿來當作火把的燃料;漁船上裝設電石桶,一端接上水桶,一端接上火把,將水加入電石桶內,兩個物質的化學作用會產生易燃氣體「乙炔」,乙炔流入導管,導管前端裝有爪狀的火嘴,火長點燃火把時,會瞬間產生強光火焰,以及「蹦」的一聲巨響,驚動趨光性的魚跳出海面「吃火」,此時再下網撈魚,效果比集魚燈還好。

出海前的重頭戲就是準備電石,確認電石桶的安全狀況,查看連接水桶及火把的導管是否接好,有沒有破洞,並檢查電石桶的蓋子有沒有蓋好或是破損。因為如果水一旦加入電石桶內,化學反應一起,乙炔氣體從破損的管子或蓋子漏洩,一不小心星火可能會變成燎原大火,船隻和船員可就遭殃了!

蹦火船晚上才會出海捕魚, 因此白天漁人們都在家裡休 息補眠,下午五點才會聚集 準備。準備出海作業最重要 的就是檢查船上設備。(圖/木馬文化出版之《我家住海邊》內頁)

需要眾人合作的蹦火漁法

蹦火仔不像現在一般燈火漁業,抵達漁場後,點了集魚燈,就等待魚群聚集那種守株待兔的做法。蹦火船出海後,要不斷移動捕魚,火長會拿著探照燈尋找魚群,蹦火船比較多的時期,各漁船還會互相通報哪裡有魚。

火長找到青鱗魚後,伺機點燃火把,「蹦」的一聲,火光乍現,原本在水下的魚群受到擾動,也被水面上的火焰吸引,紛紛躍出水面,此起彼落的青鱗魚反射火光,水面上一時劈哩趴啦,就好像是水面上的煙花一樣,非常好看。而火長眼睛盯著魚群,在適當的時機大喊:「下落!」當抄網手把網子放入海裡時,火長要迅速移動火把,引導青鱗魚跳到網子裡,抄網手再合力把蹦蹦跳跳的青鱗魚撈起來。一艘蹦火船,一天出海捕捉到的青鱗魚的紀錄,最多曾經有八百六十六簍,重量可達三十噸。

青鱗魚的學名是黃小沙丁魚,屬洄游性魚類,夜晚喜歡待在近海淺灘,有非常強烈的趨光性。燈火漁業主要捕捉的魚有魩鎖管、鯖魚、丁香、及青鱗魚等,其中就以青鱗魚最為活潑,蹦火仔漁法不會讓人晒黑。是燻黑。

趨光性最強,非常適合使用蹦火仔漁法。青鱗魚大約成人的指節大小,最大可達十五公分。早期為了方便保存,一撈起青鱗魚,漁人大多會直接烹煮熟成定型,或是晒成魚乾,是當季漁人們十分重要的收入來源。

溫室效應以及海水汙染的影響

近年來,青鱗魚銳減了很多。青鱗魚這種洄游的魚類,是靠著洋流的溫度在海洋中巡遊,如果近海海水溫度升高1度,魚就會往外三、四公尺,那麼漁船也得往更遠的外海去捕撈。

二O一六年,一艘貨輪「德翔台北號」在行經石門外海時機械故障缺乏動力,被海浪推往岸邊卻觸礁擱淺,導致船身破損最後斷裂,燃油外洩達三百多公噸,造成附近海洋汙染,影響生態十分巨大。青鱗魚每年從北方洄游到台灣北海岸的第一站,就在石門的十八王公,但那一年農曆四月整群青鱗魚就跳過十八王公,直接到貢寮的澳底。

五、六十年前磺港還有五十多艘蹦火漁船,後來由於捕捉效益等等的緣故,蹦火仔漁法逐漸沒落,到了今年蹦火船也只剩下一艘出海作業。為什麼青鱗魚會變少呢?有專家認為是海水溫度升高,或是海水受到汙染所導致,並沒有確切的原因。

而蹦火船每次出海的花費比別的漁船高,例如電石的補充、海腳的人數等,如果抓的魚所賣得的錢不夠多,那蹦火船就難再以蹦火仔漁法繼續捕魚。

成為文化資產的蹦火仔

如果蹦火船已經捕不到魚,那燈火漁船可以嗎?燈火船主要捕的是鎖管,也就是俗稱的小卷,有時候也會捕到青鱗魚、小卷和鱙仔魚等。小卷和青鱗魚一樣具有趨光性,漁人在漁船上安裝利用引擎發電的電燈,它可以很方便高高的掛在船頂,也可以放到距離魚更近的海水裡面,俗稱「空中燈」和「水底燈」。

書名:《我家住海邊:尋找台灣即將消失的漁法》
作者:公共電視
出版社:木馬文化/讀書共和國
出版時間:2022年2月9日

燈火漁船將空中燈點亮後吸引魚群,燈火漁船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根長長的竿子,在水下拉開著一張大大的網,而網的前方則有用來吸引魚群的水底燈。

在青鱗魚年年遞減的情況下,也許不久的將來蹦火船就會消失。

這種聲光效果十足,又是世界絕無僅有的漁法,受到大眾的關注,並在二O一五年登錄為「新北市文化資產」。如今僅存的一艘蹦火船,仍年年出海,有時候捕捉得到青鱗魚,有時候一條都沒有,無論捕不捕得到魚,火長和蹦火船總是在港邊等著,因為,魚總有一天會回來。

●本文摘自 出版之《我家住海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蹦火仔 金山 木馬文化 台灣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PTT 人氣小說家新作《誰是審判人》以殺人疑案探討廢死議題

沒老公兒女,中年單身不會毀掉人生──《SOLO女子圖鑑》

青少年心理健康崩潰,該如何救回沉迷手機及社群的孩子?

從小在「被比較」中長大!如何放下讓你喘不過氣的期待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