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西藏人真的故步自封且排外嗎?回溯18世紀,一窺他們對外來文化的態度
在這部歷時近二十年的作品中,作者為「世界屋脊」立下了一個里程碑。跨越千年,從最早的居民到現在西藏和珠穆朗瑪峰的衝突,喜馬拉雅探索歷史、文化、氣候、地理和政治。作者以戲劇性的手法描繪了東印度公司如何與...
【當代散文】方秋停/讀寫中人
情意觸動,因讀而寫的玄妙演變不必疫情禁足,平日便歡喜待在家中隨意讀寫。有人說從讀到寫如蠶吃桑葉因而吐絲,閱讀如進食,入口食物無法即刻生成為血肉,所讀內容也難直接反映於書寫,而閱讀確實可以通暢思路,讀...
【客家新譯】葉國居/詐耳聾
求學時代,我的歌喉無端蒙上一層陰影,如同頑癬,盤據膚體多年不去。音樂考試要獨唱,軍歌比賽要合唱,既不能一枝獨秀,又有濫竽充數之嫌,以至於出社會後,偶有聚會場合,鮮少自告奮勇上台高歌一曲。國中第一學年...
【書評‧小說】吳曉樂/因為懂得,所以別送
推薦書:鍾文音《別送》(麥田出版)四十萬字、近七百頁的《別送》,是鍾文音「異鄉人」小說系列第二部,她再次展現以螺旋組織繞動大長篇的能耐,過往熟稔的元素,都市男女的愛別離與怨憎會、流浪行涯悠長的孤獨與...
【文學相對論11月 二之一】江鵝vs.劉梓潔/台北對我們鄉下小孩來說……
從早餐與冰箱談起●劉梓潔:請問江鵝你早餐都吃什麼?回台南吃的早餐,會跟在台北有什麼不一樣嗎?會有此問,是因為有朋友以為我彰化人早餐都吃焢肉飯,但其實我從小早餐就吃麵包配牛奶,長大後就變成麵包配咖啡,...
【書評‧小說】鍾旻瑞/虛構,與虛構的虛構
推薦書:徐振輔《馴羊記》(時報出版)該如何閱讀這本書?是翻開《馴羊記》後我腦海中反覆出現的問題。在第一頁,主角「我」便說明了踏上旅程的動機之一,是源於友人M在讀過他小說初稿後的一句評論 :「你寫雪豹...
【剪影】 梁正宏/轉山為誰
岡仁波齊山,位於西藏西北。海拔雖僅6638,因其外貌彷若戴帽的坐佛,素被視為世界中心。傳聞繞轉該山一圈,即可洗盡一生罪業,更添神祕色彩。也引來人潮,多為自己祈福。53公里的轉山道,我在山莊過夜,趁拂...
孔令偉/何謂中國?從《中國西征》反思 「中國」一詞的多元可能
文/孔令偉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中國西征》(China Marches West),是一部講述清朝如何將新疆納入帝國版圖的歷史著作。這部著作二○○五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在美國出版後廣受好評,二○○七年...
【青鳥書店】因為未知,所以勇敢:《轉山》經典版新書對談
文/謝旺霖黑夜裡,一聲巨響隆隆在耳邊擂起,睜開眼時,客車依舊無恙地行進著,所有乘客也還安穩沉沉睡著。車窗上有些細細斜斜奔竄的水珠,突然,幾道青白鋸齒狀的電光劃破了夜的帷幕,旋即數聲天際悶在胸口的雷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