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時期
從出書、賣地圖起家的武術用品店 承載臺灣歷史記憶與韌性!
文.攝影 ∣ 翁堃耀武術用品店應該是什麼模樣?是擺滿各種刀槍棍棒、充滿肅殺之氣,散發各種閒人勿近的氣場嗎?在大眾武道用品店,這些想像對了一半。在店的一側,亮晃晃的關刀、長槍、刀劍有著強烈的存在感;但...
2023台北國際書展/導演斜槓漫畫家小莊 《潮浪群雄》畫出台灣80年代電影夢
台北國際書展最後一天(2月5日),廣告導演兼漫畫家小莊在主題廣場舉辦電影史題材漫畫《潮浪群雄》簽書會。書中他以1982年出現的新電影浪潮為背景,描述吳念真等劇作家大力改革、讓台灣電影走向多元的故事。...
李思儀/警務體系的轉型正義──從「警察局」列為不義遺址談起
文/李思儀(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目前在探討轉型正義課題時,無論是國家人權博物館或是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都將處理與界定臺灣的不義遺址視為一項辨識威權運作空間與記錄相關歷史的重要工作。什麼是不義...
卻顧所來徑,通過幽暗記憶追索光明──與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回顧歷史
文︱唐香燕(作家)四十年前舊地,隔了四十年才又再去。雖然周遭在這些年蔓生了房舍、社區,但那地方還在,室內已然荒廢,骯髒潮溼,黑暗陰森,室外植物蓊鬱,在濕天濕地間朝建物進發,意圖纏繞、包圍、佔領、掩蓋...
新北市美術館專書 回顧1990年代北縣美展
公辦美展在戒嚴時期常見「違反善良風俗」和「違反國策之意識者」2道徵件禁令,解嚴後,由北縣美展於1992年率先取消。新北市美術館召集藝術學者研究北縣美展與其創舉,專書今天發表。新北市美術館主體工程預計...
臺文館最新「李敏勇詩帖展」 以筆墨關懷社會、見證歷史
第四十一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李敏勇詩帖展在臺文館開展!且看詩人如何以筆墨揮灑跨時代的精神意念!詩人李敏勇長期透過文字的力量關懷臺灣社會,著作豐碩,其文化與社會評論膾炙人口,論點切合時代心靈,頗能歷久彌...
李永得赴綠島13中隊墓致意 期原貌保存受難者空間
文化部長李永得今日訪視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對於園區曾經在戒嚴時期關押過的政治受難者表示不捨與沉痛。李永得表示,期許人權館作為推動轉型正義及人權教育平台,加速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的蒐集與...
【當代散文】夏烈/波西米亞人──夏烈寄夏陽
人看生命如此深,亦看痛苦如此深。──尼采 霧氣緩緩漫昇,細雨淒迷,窗外許多撐傘行人在不明的水霧中抖動,如同你油畫中顫動不明確的人,也就是被藝術界稱之為「毛毛人」的具象。那是人類的起始?還是世界的盡...
【他鄉‧故鄉】沈珮君/始終看到青青草原——高希均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懼(下)
書,是高希均的名片,也是伴手禮。他讀書、寫書、教書、選書、評書、送書、勸人讀書,他唯恐台灣不再進步。也許因為「天下文化」廣為人知,有人封他是「出版家」,他會說:「我是一個傳播進步觀念的人。」與其說他...
【美學系列】蔣勳/流浪遠方——三毛和她的時代
三毛逝世三十周年了,看了谷公館謝春德展出他當年拍攝的三毛照片,使我又想起那個時代。齊豫的〈橄欖樹〉還在耳邊縈迴……「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大眾文化──流行歌、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