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紹宇/《童年往事》:成長何其殘酷,何其迷人

《童年往事》:成長何其殘酷,何其迷人。圖/韋帆
《童年往事》:成長何其殘酷,何其迷人。圖/韋帆

長大後,總會在某個時候,又想起童年時的日子,那些平凡到甚至有些乏味的兒時日常,不但沒有隨時間過去而變得模糊,反倒更加清晰,清晰的像是可聞見家鄉空氣中的氣味,感受得到當時的潮濕或熾熱,也看見那些已不見的房屋,以及年輕的父母、輕狂的同伴,與無限青春的自己。

我不會知道那些童年時發生的種種,往後將如何影響著心境,當然也不可能意識到那時的時空背景,默默地為我種下何種因果。因為對當時的我而言,童年似沒有結局,沒有盡頭,直到青春期悄悄過去,抬頭才驚覺,童年竟已是遙遠的鄉愁。

唯有在電影裡,腦海裡的童年又鮮活了起來,但童年從不是只屬於誰的私密回憶,對那些劇變年代下成長的個體,童年不只是回憶,更是一部發展史,映照著社會、群眾,甚至國家的集體命運。1950年代的台灣便是如此,而電影《童年往事》細緻地保存了那個年代的台灣縮影,也在影像中折射出大時代下的島嶼光景。

男孩阿孝的父親來自廣東梅縣,1949那年因公調派至台灣,先是台北,而後全家搬到鳳山,如同那個年代從大陸來到島嶼的人們,台灣對他們而言不是家園,只是暫時不得已落腳的中繼站,因此從未好好看待腳下土地的他們,雙眼始終朝著海峽另一岸脈脈望去。

成長有時不是悄悄滲入,而是一腳闖進安靜的時光。阿孝小學畢業那年,父親去世,慘綠少年在學校打架闖禍、混幫派、四處鬧事;叛逆如半敞的中學制服,在體制與血氣間搖擺,試探權威底線,也在衝突中摩擦稜角。然而時間從不寬慰,不知不覺,大姊結婚、大哥離家求學,懵懵懂懂的歲月在母親罹病過世後劃下句點。如夢醒,似幻滅,隨著母逝,總說「要帶著阿孝回大陸」的祖母也相繼離開人世。阿孝在生離死別間,習得成長苦澀,揮別青蔥歲月。少年終究脫下那套曾經潔白,如今已然陳舊的制服。

倏忽間,家庭不再,故鄉不再,而那也正是一個時代的告終。

「這部電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記憶,尤其是對父親的印象。」──電影以這樣一句口白開場,熟悉的人可能聽得出來那便是導演侯孝賢的聲音,1985年的《童年往事》是侯導帶有濃厚自傳風格的作品,也是他創作前期的經典代表作。1947年出生在廣東梅縣的侯孝賢,就是片中阿孝的原型人物。電影透過廣播放送出時代群像,諸如美國總統艾森豪、蔣介石引領軍隊、陳誠副總統去世等等,勾勒當代時空背景──那是外部兩岸對峙,內部獨裁統治的非常年代,沒有誰能不受牽連,也沒有誰能置身事外。

上世代總期盼回到故土大陸,下個世代卻對那片廣袤土地沒有情感,如此斷裂的世代差異,萌生對台灣土地的認同,但那卻是好久之後我們才能看清的,對「祖籍」掛念的人們依然未醒,或不願醒,就像那個喊著要回大陸的祖母,看見的一切皆是故鄉既視感,所規畫的未來也向著故鄉而去,但卻早已沒人聽懂她在說些什麼。那不斷重複的聲音,被藏在她爬滿螞蟻的僵硬身子底下,積成一灘無人知曉的腐水。

侯孝賢在影像中回顧成長,私密但不私人,從《風櫃來的人》(1983)開始,在《戀戀風塵》(1986)作結,《童年往事》居於中段,角色宛如樞紐,記錄他從童年至大學前的記憶。儘管看似是對過往歲月的懷念與致意,電影卻沒有落入窠臼,沉浸於貴古賤今的惆悵或自溺,反倒傳遞出一種道家式的豁達生死觀,透過其英文片名"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便可窺見──成長與死亡,看似相悖,實則互稱。每次成長都象徵著一部分過往自己的死去,那些不再重來的自我同時也帶來新生,讓成長何其殘酷,也何其迷人。

片中男孩阿孝經過三場死亡(父親、母親、祖母),從不知死亡為何物的輕狂,到明瞭自己在生死前的渺小;死亡彷彿快轉了緩慢童年,催化著一切改變,每當親人離開都換來一些成長,堆疊成嶄新的他。那張大合照中,當眾人皆穿著整齊正式,面容拘謹,唯有阿孝衣服未紮,灑脫不羈,似要穿破這個家庭、國族甚或歷史的桎梏,但那彷彿是好久之前的事了。

《童年往事》不僅是導演的記憶,也是一代台灣人的真實樣貌,電影裡訴說的情感與家庭群景更跨出島嶼,影響眾多後輩創作者──「《童年往事》如棵廟口大樹,看盡人類的生老病死。」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如此言,亦曾多次表示《童年往事》之於他的意義。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也這樣形容:「它與我過去常看的電影完全不同,感覺不像電影,像紀錄片記錄著生活。」不僅如此,此般觸動也滋養與啟蒙無數導演,如韓國導演奉俊昊與中國導演張大磊等等,都在片中望見各自輪廓。

侯導那般關照生命、由小見大的風格在電影中昭然若揭,讓這部書寫離散的家族史,昇華至一條人人皆能共感的歸鄉路。路途中,我們背負著行囊,行囊裡裝著思念的重量。赤腳穿越波瀾,走過泥淖,而那條路似乎總飄蕩著芭樂的滋味,在被日光曬過頭的南國土壤上,記憶裊裊升起,歲月也晃晃悠悠地重演。

那都是未曾老去的童年往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暗處有光 彭紹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李月治/撿雞蛋花的男人

接輿/八十歲學認字

蕭愉馨/冬瓜餅慶生

觀景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