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氏萃恒/【來到神明的面前】台灣灶神到底怎麼上天庭?

台灣灶神到底怎麼上天庭?圖/Mrs.H
台灣灶神到底怎麼上天庭?圖/Mrs.H

我記得第一次來到台灣是十一月,過沒幾個月便是過年。那年特別想家,雖然不懂台灣的習俗,但我特地去市場買很多種水果,依照越南過年方式,堆疊成漂亮的水果盤,擺放在神明桌上。家裡的祭拜由公公負責,他沒講話但點頭滿意我的水果盤。或許因為這樣,第二年我們搬家後,祭拜祖先的事情他沒交代,默許我自己祭拜。

為灶神準備坐騎

身為一位來自越南的媳婦,我不太懂台灣的習俗,第二年接下家裡祭拜的重任後,自然將越南文化複製過來。越南的過年,北部家裡會放上桃花,南部則為梅花,但不管南部或北部,一定會在神明桌上擺放漂亮的水果盤,種類視各地區的水果而定。

小時候家裡窮沒有冰箱,後來有了冰箱,卻不習慣吃冷凍食材,所以家人會天天到市場買菜。來台灣我當了家庭主婦,沒事時也天天跑市場,我發現傳統市場裡,只要人擠人就是拜拜日。想知道相關訊息,攔住買菜的阿婆,就可以了解今天要拜什麼、買什麼供品。市場漸漸變成了我的生活字典,我不特地記下台灣的拜拜日,也能掌握相關習俗。

台灣跟越南,其實有很多相同,農曆新年、中秋節、寒食節、送灶神等,在我的自由發揮下,最終變成台越混合模式。不過,送灶神那天早上,我特地打了一通電話給老媽,問她要準備什麼,因為在我記憶裡,她特別注重送灶神上天庭的祭拜。

越南灶神是三尊,兩男一女:一尊管土地,一尊管家,一尊管廚房。送灶神這天除了要準備供品,還要幫灶神買三頂官帽,男灶神跟女灶神官帽不一樣,前者兩邊有長長的耳朵,後者則無。此外,還要特別準備三隻活鯉魚,作為灶神的坐騎──越南灶神會騎著鯉魚上天庭,稟報這家今年的狀況。電話的另一頭,老媽仔細叮嚀一定要買活著的魚,拜完了帶去有水流地方放走,不然灶神無法上天庭。

沒鯉魚怎上天庭

農曆12月23日是越南送灶神日,可市場根本沒賣鯉魚,官帽也沒有。我儘管照樣祭拜,心裡卻很納悶,這樣家裡的灶神該如何抵達天庭?拜完後我愈想愈擔心,就跑去問公公。公公說:「明天二十四號才是送灶神的日子,台灣灶神只有一位呢。」聽完後,我腦袋在兩個文化差異盤轉著,怎麼只有一位又差一天呢?這可跟越南不一樣。

大概白天想太多,晚上我朦朧中在夢裡與灶神相遇了。祂應該是台灣的灶神,因為只有一位,不是三位。祂親切地對我說:「我不用鯉魚,也不用官帽,所以別太煩惱。」正想追問,那您騎什麼上天庭呢?他已經匆匆離開。我恍然大悟,原來家裡的灶神是台灣的。也對,如果是越南的那三位,祂們沒鯉魚、穿戴不合格,無法上天庭,大概會把我給罵得天翻地覆。

然而,接著我又想到,神明都是台灣的,我卻用越南語拜拜,這樣可以嗎?不過,可能有很多新住民來到台灣,跟我一樣用自己語言拜拜吧。或許面對多元文化的台灣神明,在大量的新移民人潮來到之前,老早就學會了各國語言,不然怎麼聽得懂我們這些新住民的祈願。

醒來後正是台灣的送灶神日,我決定再跑市場,詢問婆媽不用鯉魚的灶神,到底用什麼工具上天庭?

延伸閱讀|

馮國瑄/我是九龍太子

陽氏萃恒/台灣灶神到底怎麼上天庭?

梁綉怡/信任神明或許就不必問太多問題

夏夏/360度環繞的聖母

姜泰宇/阿伯,你要吃小泡芙嗎?

王筱茵/可能不小心情勒了關聖帝君

騷夏/媽祖的工具人:千里眼和順風耳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來到神明的面前
🏀即刻登入預測NBA季後賽,拿好禮🎁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王立柔/行動代號:順風耳

李奕萱/北投最不會下雨?

邱瀟君/ChatGPT,我的機要祕書

海德薇/創作人的冒牌者症候群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