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你猜,先有經典作品,還是讀經典的讀者?

這幾年有一類書,頗值得留意。那就是持續問世的新譯或新版本經典,文學或人文社科領域都有。既有市場基本需求,新一代讀者又可以擁有屬於自己年代的版本,前幾代的讀者則像與老友重晤,見到它們的跨時代新貌。

只是,什麼是「經典」呢?似乎從來都莫衷一是。是出身、經歷殊異的人都可以讀出各自意涵並交流的作品?不論重讀幾次都有啟發?有學術研究者的接力評價或論述背書?成為中學選讀教材?是跨越世代的溝通橋梁?

這也常伴隨另一些陳年好奇:經典作品及其價值是恆久不變的,或應該隨著時代不斷改變適應?以及,所謂經典,是怎麼決定的呢(且不是懶人包或圖解速成式的直接告知、填塞)?由誰決定?不會是商人和教育家們搞出來的把戲吧?

更可能這些提問並無意義:(至少我比較認同的)真實情況無非是,先有了人們的普遍閱讀,受到作品關注面向的觸動,漸漸發現彼此喜愛的交集,積累共識和對話,才漸漸催生出經典。而不必先有仰之彌高的經典,覺得有必要像打卡或集滿百岳那樣,為追而追那些還未接觸而無感的東西──雖然說終究值得一試。

不太可能是那種驚心動魄、一見鍾情的邂逅。只能是日積月累的尋覓、肯認、覺察。是逐字親歷。是互相適應、尋找同調的過程。朝伴夕隨的重讀也因此才更累積價值。

不過,不容易更有效率地縮短與經典的距離,確實引發人們的焦慮。這也導致另一類書應運而生,這就是「解讀經典作品的作品」。只是這多少提升了功能化或目的性導向,更講究閱讀策略,至於樂趣是增加或打折扣,則見仁見智了。

在出版者,還有另一種務實的著眼角度。由於許多較無爭議的經典作品的作者已去世多年,版權已成公共財,就可省下一筆可觀的版稅費用(通常約占一本書製作成本的15到20%)加上沒有直接溝通往返的需求,還可撙節一些製作的人力、時間,便於調度。

當然,也不乏展現態度的出版──也許是透過裝幀(設計、材質的寓意或觸感),也許透過語言(適度引入當代語境),也許透過行銷模式(讀書會或衍生贈品)傳達了出版者對於經典的重視,並以自己的方式提出詮釋。只是,由新版本而生的今昔版本優劣、嚴謹與否與正確性的爭議,也從來沒停過。

此外,由於「經典」這樣的說法早已太過普遍,對成年人而言似乎是個常識般的默契,但對於孩子、新一代讀者(或還沒有感受到經典的好處的人)來說,會不會感覺像是被強加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如果說嘗試以其他媒介(影視、漫畫……)來折衷地傳遞,確實有可能另闢新路,但,「原來的」經典會怎麼樣呢?恐怕怎樣都有人要煩惱的吧。我更期待並好奇,我的同代人們會怎麼創造屬於這個年代定義的經典?以及還需要很多討論激盪的,需要滋養什麼環境或人為努力的條件……

對於編輯我輩來說,其實工作內容、心態從不會因為「經典」這個定位而有區隔,仍是日常的「每一本書」。不過,如果說有契機遇到某本書會讓人隔段時間有動機「重做一次」,馳騁當下生命階段的理解與想像力,那麼或許這裡面就有屬於編輯自己的「經典感」吧。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九里安西王/不是偷來的聖史多倫

盧建彰/讓自己每天都喘得要死

翟翶/今天應該很高興

情書簡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