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書,你不會等著在書店偶遇,而是會自己主動尋找。你迫切地想知道更多:某個人某群人的來歷或處境,事件的脈絡與影響,更深...
這幾年還有個值得注意的出版現象,就是「地方刊物」的興起。這也算是專注於小眾市場的好例子。換個對我個人較有啟發的說法:用編...
注意到了嗎?新世紀以來,或者更準確地說是這幾年,在台灣,「職人書」的出版,已愈來愈難忽視。
還編雜誌的時期,在企畫某些專輯時,偶爾有失算的情況(比如說有些邀稿開了天窗,或是沒能完成預約的篇幅),導致版面意外臨時空...
類似「編輯實務」這樣的課程,不論線上或線下,早在前幾年還是相當稀有的。近年台灣許多大學的人文科系大幅提升知識的應用意識,...
在那個瞬間,我在作者的眼光中,感受到了對於編者的多一點信任與依賴。
求賜稿。求(提早、準時、至少能)交稿。求補貼。求授權。求推薦。求過關。求幫忙。求合作。求給占點便宜(啊不是,是體諒難處)...
我還記得,不過兩三年前,第一次偶然在二手書店聽到店員向其他客人解說某些書的收書價時,當下的驚悚心情。什麼時候發展成這樣的...
還頻繁做書的時期,我心裡曾經偶爾抗拒做「書腰帶」這種東西。雖然這是種「加值」努力,算是為未必領情的讀者服務(恐怕不少人拿...
因為人生有限、投入工作的精力與時長必須有限(不然就太罔顧身心健康了……),就算興趣再廣泛的同業,總會發展出集中興趣、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