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放不進購物車的,也許書裡會有

有一大類書,一直都有,但不易劃歸屬性範圍,而是分布在各領域。這就是以「物」作為題材的書。

歷史文物的探掘冒險。各種藝品藏品、建築或裝潢的圖錄。「時代的眼淚」懷舊回憶殺。旅行指南裡滿滿好玩好看好吃的伴手、紀念品或造型料理。乃至於「斷捨離」過程的自我整理。由此延展想像,各種賣場商場,或許也像一本本收錄琳瑯滿目物之履歷的書。

自有文明以來,人類不斷創造出各種物,幫助群體提升生活便利與品質,探索生活方式的想像力,也傳遞、收納情意與祕密,或提供療癒與救贖;並漸漸發展為展現品味或位階,甚至代表權力。

物的世界如此廣大多樣,人慾人智從來難以窮盡。於是每隔一段時間,許多書或刊物便會推出相關企畫,以稍緩於人間百物更新版本的速度,誘人得以滿懷憧憬地想像擁有物的愉悅,擇人看物,或由物觀人:「給你看看我的包包」、「人生最重要的N件物品」、「優質中年男子女子選物」,或日常散步所遇,職場必備,一日一物,購物紀錄與習癖。觀看物的路徑有多少,認識當代生活或隱或顯網絡的路徑就有多少。

因而「物」也常成為作者們嘗試切入命題,或編輯們提供架構想法的方便方向。

譬如待物似待人,描摹靜物般細數其形貌功用履歷品質性情,乃至名字淵源或被寄寓的期望;或人設計、使用或修復物的方式、習慣、儀式、思想,甚至向物學習修身之法,生存之道──或安靜蘊蓄,自我完足;或接受無常,物我兩忘。

或取徑其他知識領域,如哲學、美學、社會學或文化研究,去尋那些物在歷史與消費市場流轉歲月中,人曾經寄寓的夢想、盼望和挫折幻滅;也可能是,探討人如何役於物,人物之間牽纏難解的羈絆,來自哪些社會與心理的制約?時間與時代如何作用,教物成為人生的咒縛或餽贈?

以及串起最多人間故事的,必定是關於物的擁有、陪伴與失去,如何記錄、見證各種情感與記憶變貌的文學作品。當然,也因數量最可觀,怎麼寫出個人特色,則是必經考驗。

書自身亦是一種物。尤其可感的裝幀,隨著設計領域愈發受到重視,面貌益形豐富,不再僅是平裝精裝的粗略劃分,或僅是內容配角。這不過是近十餘年間的事。而編輯們如何因溝通需求,充當設計師與主管之間的傳聲筒、認知落差潤滑者,至今仍是時有所聞的人際鬼故事。

今日的編輯,緣此習練熟悉相關描述物的語言,已成日常──譬如紙的絲向觸感、油墨的性質色相,印切壓燙……也必定更深刻體會,每本書的出版皆是未知賭注──大膽地在書的物質面做嘗試,開創讀者體驗,要多賣幾本才划算?而相對的,處處保守撙節,能平抑多少虧損呢?就沒有副作用?怎麼想都難都忐忑。不過,或許這就是大家「做眼前能做的」的各自表述吧?

對許多出版人而言,或許都經歷過相當分裂且仍進行式的,書之物質性的觀念演化適應期:一方面既欣悅以盼更精緻更美,另方面卻在成本壓力與獲利難以平衡的情況,更有感於原本接近信仰的習慣與價值受到挑戰──最重要的,不是文字或內容本身嗎?也以資深讀書人角色感到困惑:人們在閱讀中,想具體「留下」的,究竟是什麼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小老虎法官/日本法庭散策:小法官東遊記

逗好/打拚

勒虎/春等花開,夏等雨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