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素梅/回到沒有手機的年代

回到沒有手機的年代。圖/Gami
回到沒有手機的年代。圖/Gami

登山途中不小心弄丟了手機,雖說假期中不用通訊沒關係,但是回到現實生活,無論工作或是與親友聯繫,均仰賴存在手機裡的電話通訊錄以及LINE群組,因此沒了手機,彷彿與世隔絕,怎不教人懊惱心急。這也讓我納悶,過去那個沒有手機、社群媒體的年代,到底是怎麼活過來的呢?

魚雁往返的年代

話說我的童年時代,人們的聯絡管道主要靠著通信及室內電話。記得我收到的第一封信來自「筆友」,肇因於有個小學同學向我提及她的鄰居想交筆友,我覺得有趣就開始通信。但在詳述各自平凡的身世、興趣及生活後,兩個小女生沒什麼共同話題可聊,勉強通了兩、三封信就斷了音訊。

到了大學時流行跨校聯誼、寢室聯誼,雙方會先通信,約略了解彼此後,男方會邀約見面。但是在大學期間,我總是跨不出接受與陌生男子單獨約會這一步,因此不久後對方便斷了通信。只有一次跨校寢室聯誼,雙方各四人相約到淡水騎協力車,但也是見光死,見完面後就沒有再來往。

在那靠魚雁往返的年代,其實依靠郵差送信也有風險,就曾發生這樣一件離奇事件。記得我大四下學期,原本幾個女同學要跟台大幾位男生去南橫健行,雙方討論了幾次,最後時間兜不攏未能成行。負責善後的我,與對方負責人相約台大會面交還籌備款,剛好當天他們幾個男同學要拍畢業照,我就加入他們行列,在台大的椰林大道、傅鐘及醉月湖一起留下倩影。

沒想到一、兩周後,當我收到來信,竟然是一只「空的信封」!看著應該被一疊照片撐開的信封裡,不但沒有照片,連隻字片語也沒有,研判對方大概封口未黏牢,導致在運送過程不翼而飛,讓我哭笑不得。當時想過回信謝謝對方,趁機補要照片,但一來不是很熟,再者對方只留下寢室號碼,不知身為畢業生的他們是否已經離校了?反覆思量拿不定主意,這件事就擱下來。

如今每次到台大校園散步時,特別是經過傅鐘時都會憶起這件事。我想,如果在今日,根本不會有這樣的情事發生。我們會在第一次見面交換LINE,用手機或數位相機拍照;只要用LINE傳照片,不必對方花錢洗相片,也不會遺失,我可以在上頭道謝,不會讓一直沒收到回音的對方覺得我很沒禮貌。

偶爾的越洋電話

後來我到英國遊學時,人在異鄉只能靠久久一封的家書解鄉愁,或是靠越洋電話聯繫。每當我要打電話回家,都會準備很多的硬幣,跑到寄宿家庭所在的街角電話亭,電話一接通,就會聽到「吃掉硬幣」的聲音。越洋電話尤其吃得快,講電話的速度亦不免跟著加速,深怕想說的話還沒說完,硬幣就被吃光光了。

有回投下最後一個硬幣,我對電話另一端的母親說沒錢了,她以為我盤纏用光了,急著問要寄錢去嗎?在我還不及解釋時電話就斷了,只好再跑回住處翻箱倒櫃找硬幣,再撥通電話回家解釋,以免母親擔心。

當年我還談過一場異國戀情,在返回台灣後,跟對方只能分隔台灣與歐洲兩地,靠著一封封的情書、偶爾的越洋電話,互訴衷曲。有一年他來台灣看我,我們度過一周甜蜜的時光後,他返回歐洲,沒多久我的生日到來,那晚回到家居然收到一大束紅玫瑰花,是人在歐洲的他,透過彼時剛興起的網路「越洋送花」,讓我感動到不行。

我撥了越洋電話感謝並傾吐相思之情,熱戀中的兩人捨不得掛電話,聊了快一個小時,可想而知,隔月電話帳單高得嚇人,但是熱戀中的情侶是不會心疼的。

沒多久,隨著網路普及,我們的通訊方式改成email往來,等待回信的時間縮短了,但是不同於書信一字一句刻畫著想念的心情,還會隨著心情有不同的筆跡,電腦打字是工工整整的,缺少了感情。其實也不全怪文字,應該是長期相隔兩地,文化隔閡以及對未來沒有共識,導致我們在通訊軟體興起前就分手。

有時也不免猜想,如果這段感情是發生在這個手機普及、通信軟體及社群媒體方便的年代,是不是比較容易維繫?但是「相愛容易相處難」應該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所以就不要想那麼多了,還是趕緊搞定我的新手機及SIM卡比較實際。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記憶藏寶圖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翁禎翊/我們能有多少同情

曾詩琴/蜂虎飛走之後

金玉涼言

宋文郁/死女的故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