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你需要編輯,編輯也需要你

不論作者是否第一次投稿或出書,編輯的角色,最主要是讓他/她安心:提供必要的資訊或解答,取得共識,使內容成為面向人群的量產製作──在今天就未必是實體印刷物了──同時,也多半是編輯會投入更多時間認識、配合作者。

編輯的價值與必要性,尤其立基於作品的「發表」;其角色的立場自然與作者不同,編者提供的服務,有時是輔助、驅策,有時也可能是對立甚至否定(但必須另提建議)。

常見的互動,自一開始的開幾次會或者通信,到簽訂合約敲定雙方各項權利義務之外,編輯至少需要跟作者討論書的架構、主題和主軸(就算已經大致完稿),彼此理解雙方對於讀者的需求或收獲、進度時程、工作模式、製作條件……的設定等等。如果是一篇邀稿稿件(未必簽約),至少會敘明撰稿方向、篇幅、稿酬等,確認截稿時間也可以配合等等。

再進一步說,雙方合作關係一經確認或默契,正面來看,將增加、創造了一些像下面這些情況的「選擇」:

一、幫助一些想法愈趨周延地呈現。有時就是以「如何做出一本書」作為觀念或經驗的容器度量衡。更好的,是協助發掘出一些作者未想到的盲點、細節或提問。

二、作為可積極討論的對象。編輯總是那個必須有問必答(就算答錯)也與作者一起做功課的人,更常是溝通障礙裡先跨出一步的人。

三、守護品質,控制進度。另外,也是作者卡關時的鼓舞者、陪伴者、等待者。

四、作為橋梁,聯繫、整合作者之外的各種專業、能量、意見,落實為行動。在自我必須降到極小的職業倫理前提,也不妨時時思考,(編輯)「我」想做什麼?還能做什麼?「完成」、「前進」須作為優先目標。

五、作者創作生涯的協助規畫者。編輯有機會從旁觀測、整理作者的創作脈絡,進而提出邁向未來的建議。也協助作者對自己提問:想創作多久,下一步、下幾步,有想法嗎?並協助作者逐漸建立適合自己的工作紀律。在這部分,我甚至覺得,這頗像保險或財務的理專,或長跑教練。

六、不論規模大小,在每次的合作拓展、充實視野與專業。增加未來的手邊工具──我都說這是在「補(知識、文明、創造力或時代關注的)進度」。把「自己的」職涯放心上;不必全然相信「編輯就只是為他人作嫁」的說法。

七、多與同業或同事交流工作或作品內容(不含機密或隱私的部分),別只埋首稿件或電腦前。幸運遇到投契的對話、激盪、支援對象,更要好好把握!

八、想想,除了手邊正接觸的,「發表」或「出版」形式、內容,更開闊的可能性?僅是空想都好。每次嘗試或挫敗,都在累積經驗值。

九、回到原點另一端(一端是作者):更去探查、了解讀者──你我的同代人──的想法與生活。

十、試試看「編輯」工作之外的生活,從較高位置觀照,在有準備也保有彈性的狀況與人互動,專注且持續「完成」一些事情,感覺如何?

這些價值,或許都是編輯的「可以這麼做(為何不呢)」:或許在許多看似以提供被動服務為主的事,都能這樣想。別太輕易接受、習慣於一個職稱或工作內容的框架(這需要一些經歷);可以適應、遷就,也不妨嘗試拓寬、超越它。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九里安西王/不是偷來的聖史多倫

盧建彰/讓自己每天都喘得要死

翟翶/今天應該很高興

情書簡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