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Chan/等到心也明白這些字

等到心也明白這些字。圖/裴小馬
等到心也明白這些字。圖/裴小馬

就像神對塵土造的人吹一口氣

從小上中文課,大人教你每個文字符號的意義,重複書寫、練習運用,便算是學會了。可是往往到很久以後,看到某個畫面,身歷某個情境,才忽間領悟:「啊!原來這就叫作--」感到衝擊,然後深呼吸,汲取當下的體驗。就像神對塵土造的人吹一口氣,為他灌入生命氣息,那個詞,便從記憶字庫裡擁有血肉和精神。

曾經看一段老鷹在山峰之巔起飛的影片,攝影機固定在鷹的背部,畫面先看到令人屏息的高度, 狂風呼嘯,下面是險峻山群,極目是無際天空。突然間雄鷹振動,伸張牠驚人巨大的翅膀,乘著隱形氣流猛然起飛,翱翔遠去。當刻我的感官才初次體會「展翅」這兩個字--展的生命力量,翅的雄偉壯闊,還有毅然乘風的氣魄,如同神蹟的飛翔本能,危險但自信,自由也孤傲。

另一些明白則甜美極了。比如曾在一個秋日下午,人貓向著一面朝西的窗戶,涼風徐徐,黃金斜陽把我們完美包裹,剎那間意識抽離,有個旁白說:「這就叫作『金風送爽』,你現在知道了吧?」另一個我滿懷感激:「我今天知道了。」類似的感動還有在冬陽下散步,台北的天空出現一年才有幾次的明亮湛藍,仰著頭便無緣無故滿心喜悅,彷彿每個毛細孔都唱著「明媚」。

第一次體悟到字會活過來,是移民之後初次搭飛機回香港度過暑假。當年香港仍使用鬧市中的啟德機場,飛機下降時,漸遠而近俯覽維多利亞港夜景,頓感親切也情怯,還有一分回不去的無奈和距離。機師炫技,慢慢讓機身左右傾側,我首次以傾慕的眼光觀看這片璀璨。密密層層的高樓綴滿點點燈光,突然想起小學課本裡的「萬家燈火」。原來「萬家」可以蘊涵數百萬人的悲歡離合與掙扎,每盞「燈火」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人情故事。

全世界有不少攝影師喜歡拍香港充滿壓迫感的「屏風樓」。觀者帶著驚嘆和隱然的憐憫--你們怎麼住在這種教人窒息的環境?可是這些年,我每次看到香港一排排高聳密集的大樓,那些小格子透出的亮光,都只有感動和敬愛。這個城市裡的大家,都很努力在命運夾縫中求存和力爭上游。

許多年後的夏天,從螢幕上看到香港人遊行的畫面,也是密密層層、萬頭攢動。我想像現場空氣的翳焗與肅穆,想像人們走上街頭的心情與決心,和這片土地被歷史賦予的命途。這樣的六月大暑天,忽然痛心明白什麼叫「淒涼」。

它們已是當下唯一能依仗的了

幾年前,朋友跟在一起十多年的伴侶分手,我也在差不多的時間點經歷相同的事。某個寒冷夜裡獨自散步,朋友說想跟我通話,手機傳來她顫抖的聲線,一字一痛:「我真的好傷心、好失望。」

「好傷心、好失望」這極度濃縮的六個字,從耳窩鑽進體內,震痛心肺,教我呼吸困難。我的內傷共感了她的痛。可是,這六個字,無論說出來寫出來或哭出來,是那麼短促、扁平、薄弱、不濟事到幾近風涼。但又能怎麼樣呢?它們已是當下唯一能依仗的了。

有段日子,我體會著傷心、失望、失落、悲憤、破碎、無助、孤立等等字眼。原來人生會走到一些境況,發現語言何等淺薄無能。輕浮到聽著自己說出口,也彷彿被言語輕視、被現實嘲弄。為免這種二度創傷,只好沉默。並理解到有些險要時刻,無言才是最真心、最傳神的傾訴。

長期以來,我都為自己的語言能力自卑,老是覺得程度滯留在十三歲,就是接受中文教育的最後一年,並且是在殖民時期的香港,一所不怎麼樣的英文中學裡,成績平庸的一個學生。可是後來讀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的小說,事後著迷地搜尋她的生平資訊,得知她十三歲便因眼疾輟學,然後人家寫了七十多部著作!拿了諾貝爾文學獎!我被狠狠打臉,再也沒有藉口。

文字能否打動人,很多時候跟詞藻無關,比較是個人的觀察力、思考層次、情感覺知的細緻度,與面對自己和直言的勇氣,這些都不是上課就能學會的事。加上逐漸明白,即使厲害到會飛的天才,人類能夠用言語詮釋的事物,不過是真實裡的萬一,像汪洋的浪邊緣的小泡沫。

可是它們仍是可愛的小泡沫。我透過文字認識世界,再藉著體驗世界去領悟文字。雖然語言有時候無濟於事甚至誤人,我還是命定似地深愛它們。我喜歡它在日常出其不意地甦醒,一個個在感官裡活過來。每次有字詞在心裡重生,就像增添一位友伴,然後又重燃信任,盼望能跟它經營一段自在不尷尬、溫暖忠實、長久共好的關係,繼續去明白它,也透過它去被認識和了解。

●摘自悅知文化出版《想念的總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記憶藏寶圖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王筱茵/40歲交友軟體使用指南

情書簡訊

蘇之涵/動手做一個自己的衛星吧

騷夏/蟻民的祈禱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