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登貴/編劇的多重宇宙

編劇的多重宇宙。圖/紅林
編劇的多重宇宙。圖/紅林

近代不少導演具備「雙刀流」的屬性

對於影視新鮮人來說,參與第一部電影的經驗異常重要,它不但會幫你開啟許多全新體驗,也能在過程中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然地延伸出下一個機會。我以編劇身分參與第一部電影時,很幸運遇到願意無私分享的導演Seven,她不但常以前輩的身分提點我們,更從不吝嗇分享自己的收穫。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Seven曾告訴我:「第一部電影上映時,身邊要先準備好幾個故事,因為那是你最容易獲得下部電影機會的時刻。」

對於累積手頭上的故事,每個創作者都有獨到的方法,但多數可以歸結為「生活取材」。近代不少導演具備「雙刀流」的屬性,既能拍「紀錄片」也會拍「劇情片」,甚至將曾經拍攝過的紀錄片延伸成電影劇本,例如以電影《同學麥娜絲》斬獲多項大獎的黃信堯導演。

當你能同時掌握兩者的特性,將對於創作思維有不少刺激,拍攝紀錄片時可以用戲劇的邏輯去解構分析,也可以用紀錄片的真實細節去發展劇本。別的不提,若你想不出劇本是因為真實生活過於無趣,那紀錄片絕對是你擴展世界的第一步。

以自身為例,我曾因紀錄片拍攝,接觸過死刑犯、腦性麻痺患者、環保鬥士、藝術國寶、靈異大師等,光是訪談聽他們分享故事,就有不少可以著墨的素材,若能花時間長期追蹤,更像是同步體驗被攝者的人生。

我曾跟拍一群中途失明的盲人們,長達半年觀察他們的日常作息、學習歷程、家庭狀況,進而延伸到回歸社會的矛盾與掙扎。假設今天我需要寫個盲人角色,腦海馬上就能浮現不少人選,更可以迅速帶入各種設定與歷程。

「童話寫作」就是很棒的練習

取材之外,如何將故事「轉化」成自己喜歡或熟悉的觀點也很重要。我偏愛用小孩當劇本的主角,常用兒童視角出發的「童話寫作」,對我來說就是很棒的練習。某次颱風天到學校上課,我偶然看到走廊上擺滿打開的雨傘,於是幻想那是否為某種生物偽裝出來的,進一步捏造出「傘水母」這種生物,結合自己熟悉的馬拉松運動,撰寫出一部名為「水母馬拉松」的童話。

隨著兒子逐漸長大,我也企圖從他的「童言童語」裡尋找線索,天知道又能擦出怎樣的奇想火花。這樣的創作過程讓我樂此不疲,若有機會將這些童話「影像化」,肯定會是另一段美妙而奇幻的旅程。

再者,有點冒險的「跨領域」思考,也是尋找故事的重要精神。試著把聽起來艱澀難懂或扯到不行的想法,變成合乎邏輯的故事,就會很難被取代。每次在編劇工作坊,接觸到對電影滿懷熱情、來自各種產業鏈的朋友,諸如生物科技、理工程式、法律刑事等,我都會鼓勵他們試著找到某個切入點,將原本的專業結合到正在發展的故事裡。

沒意外的話,那極可能就是專屬於他們的「寶石題目」,普通編劇得花超多時間田調,對當事人卻是「無趣的日常」,近在咫尺卻絲毫未覺。真的不誇張,像我有個學生父親是知名法醫,她從小耳濡目染、略知一二,也不排斥相關類型,在我建議她前,卻從沒想過要就近取材,實在太浪費啦。

每次在編劇講座上,我幾乎都會被問到:「寫不出來的時候要怎麼辦?」我則玩笑回:「去大便!」其實關鍵就是要回歸日常生活,但又要找到某種咀嚼生活的方式。我相信,真正的好故事,總會找到適當的時刻闖入你的腦海。

請務必接受那神奇的召喚,讓「它」有機會被世人看見。我想,這就是編劇存在於這個宇宙的使命吧。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蘇之涵/動手做一個自己的衛星吧

騷夏/蟻民的祈禱

金玉涼言

山女孩KIT(方妙)/攔便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