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zel /你今天屠龍了嗎?

你今天屠龍了嗎?圖/TANK
你今天屠龍了嗎?圖/TANK

我們兒時聽的童話故事裡,最重要的元素是公主和王子,但對於中世紀的公主、王子本人來說,床邊故事的重點,是更為刺激的「龍」--披著鱗片、口吐烈火、全身惡臭的龍。龍愈兇愈可怕,愈能凸顯英雄的偉大,雖然故事的最後,龍總是要被殺死,但曲折離奇的冒險過程,每每讓少男少女聽得兩眼發光。那些嚮往成為騎士的男孩們,心底其實另有真正的夢想:成為屠龍勇士。

龍,多麼奇妙的存在!儘管代表意義不相同,但東西方的神話都有牠們的一席之地。在東方,龍是至尊吉獸,要是某個古代中國村民自稱見到龍,那他大概要被逮去細細拷問--龍太神聖了,老百姓怎會隨便看到?我懷疑你想謀反!這種「皇家限定」的神獸,不但讓皇帝們趨之若鶩又膽戰心驚,還深深改變了中國藝術的發展,延伸出「龍紋」這樣的美學。

到了西方,龍徹底變成超級反派,直到今天,西方奇幻文學還是少不了龍:《魔戒》、《哈利波特》、《冰與火之歌》,龍再三為大家帶來最興奮熱血的場景。要是有魔法的地方卻沒有龍,這魔法好像不怎麼厲害。不只是現代,古愛琴海亦然,希臘神話、《貝武夫》、《亞瑟王傳奇》,樣樣經典。

歐洲龍占據了流行地位,但論身分卻絲毫比不上牠們的中國同行,往往只能扮演邪惡、凶暴的角色,大多時候還很貪婪,所以老是出現在寶庫的門口,誰要想偷牠的黃金,就給你來口龍火。故事中的勇士們前仆後繼地找上龍,有的為了尋寶,有的為了救回公主,更多的為受害鄉民找回正義。要是哪位騎士能證明自己宰了條龍,那他就準備大發利市,成為王國裡最意氣風發的天王巨星。

龍的風潮讓打壓魔法的基督教也只能投降--不能禁絕龍,那我們就利用龍吧!於是,上帝專屬的屠龍勇士誕生,最赫赫有名的故事當屬「聖喬治屠龍」。

傳說有一條狡猾的惡龍,跑去某座城市旁的泉水邊築巢,噴出毒氣,汙染全城唯一的水源。為了有水喝,人們只好每天獻祭綿羊,等綿羊被吃光之後,只好抽籤挑人去做犧牲品。

一日,國王的女兒被抽中了。儘管老父親哀痛欲絕,公主還是只能向泉水出發。此時虔誠的喬治恰好路過,看見惡龍正要擄走公主,便一手持矛進攻,一手高舉十字架為盾,將龍擊退,拯救了公主。喬治告訴大家,這都是上帝賜予的神蹟,只要城中所有人都願意追隨他信奉上帝,那他就為大家把龍殺死。

故事的最後,聖喬治贏了,惡龍死了,世界上少了一群異教徒,基督多了一群乖順的子民。多麼皆大歡喜!

作者顯然利用了龍的邪惡和威能,襯托出上帝更高層次的聖潔光輝,巧妙地將鄉野傳奇轉化為傳教工具。此後,聖喬治的形象便與龍綁在一起,他常常騎著一頭龍出現在教堂的彩繪玻璃上、祈禱書的插圖中、皇家繪畫裡--他到底是龍殺手還是龍騎士,信徒們好像也不計較這個邏輯了。

接下來,英國王室更巧妙地利用龍鞏固政權。在英國經典傳奇中的聖賢亞瑟王,有一次建城堡的時候,壘好的城牆卻不斷塌陷。魔法師梅林告訴他,那是地底有龍在作怪。亞瑟王挖開地基,果然有一紅一白兩條龍沉睡著。雙龍被吵醒後開始驚天動地地打鬥,最後紅龍獲勝,白龍敗逃。梅林指出,紅龍代表的是不列顛人民,白龍代表的是入侵的薩克遜人,龍的對戰結果代表外敵終將被趕出去。從此,亞瑟王就採用紅龍作為自己的徽記。直到今天,亞瑟王的老家威爾斯都依然採用紅龍圖樣為旗幟。

由於亞瑟王的英雄形象成為中世紀的偶像代表,他和龍的淵源也引起後世統治者的注意。在死傷無數的玫瑰戰爭後,統一英國的亨利七世採用紅龍作為他的都鐸王朝的標誌,輕而易舉地把自己和英勇睿智的亞瑟王連結在一起;在都鐸皇室的全家福畫像裡,聖喬治更騎龍前來施以祝福,象徵王權的正義和純潔。

惡龍顯然只是神話生物,但西方在十九世紀前都沒有意識到「恐龍」的存在,口噴毒火、展翅高飛的魔法龍,其形象又是從何而來?真正的根源恐怕是人類對爬蟲生物的恐懼。根據科學家研究,靈長類對蛇的忌憚與生俱來,即便是實驗室中從未見過蛇的獼猴,腦部也會產生劇烈反應。遠古時代人類生存不易,在器物發明不發達時,蛇類的致命毒牙、一旦沾上就無法可解的綑綁力,無疑成為人類深沉的噩夢。

反觀惡龍形象,不正是在蛇之上添加各種人類最無力抵抗的威脅嗎:猛烈的火焰、又長又尖的利齒、難以拘捕的飛行翅膀、穿刺不易的濕冷鱗片,還有藥石罔效的劇毒。屠龍勇士要對抗的並非邪惡生物,乃人類對野性的無可奈何啊!龍身上歷久不衰的「邪惡魅力」,恐怕也來自我們基因中對大自然的天生敬畏吧。

●本文作者為Podcast頻道《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主講。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很久很久以前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九里安西王/不是偷來的聖史多倫

盧建彰/讓自己每天都喘得要死

翟翶/今天應該很高興

情書簡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