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淳之/我的小學校
上學,對小孩意義重大,是脫離爸媽羽翼,也是進入社會的開始。三歲入幼稚園,不才如我,只記得唱歌、跳舞、吃點心,然後就沒有了。小學就不同了,許多人生的初體驗都在這裡:開學見到同學的歡喜、領新課本的期待、功課沒寫完不准玩的苦惱、考試臨時抱佛腳的僥倖、對老師又愛又敬又懼……交織成複雜的心情,像洗三溫暖,每天都是新鮮感受。當時學校幾乎就是我的世界,「老師說」成了規則,同學構成我的江湖。
真正進了社會,心靈觸角不再那樣敏銳,甚至一去不返。直到偶遇BANDAI「我的小學校」(三時間目、六時間目),彷彿檸檬酸澀、微辣唐辛子、甜膩糖果混合的奇妙滋味,鼓嘟鼓嘟湧上心來。小學是特殊的記憶匣子,也一直是食玩轉蛋長銷品,每隔幾年就會出現新款,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教材、文具、課桌椅、課外活動等等,展現共同的童年回憶。
我藉機窺視了日本小學生的日常,其實和我們很相似。例如「老師篇」,講台簽到簿與大型圓規尺;「書道篇」,紅色方型塑膠包、罐裝墨水和筆墨;「自由研究篇」,花圃、水壺和觀察筆記……幾乎如出一轍。其中「昆蟲採集篇」的蟲籠和捕蟲網,更是我夢寐以求的神品。兒時熱衷採集昆蟲,但是要放哪裡?我在(後來才知道是日文翻譯)自然書籍上,看到小朋友都是放進堅固、透氣、便於攜帶的蟲籠;而我雖然像武士一樣神氣地拿著長矛捕蟲網,手邊卻只有不透氣的柔軟塑膠袋,無法好好保護千辛萬苦虜獲的寶物,非常垂涎稱頭的蟲籠。但是當時的台灣從雜貨店、文具鋪到百貨公司,都沒有這種商品,沒想到多年後竟然在轉蛋機看到,不買行嗎?
也是日後細想才發現,日本小學用品之所以和台灣極接近,正是因為台灣從清代書院後,近代教育即由當時的殖民政府所奠基。日本領台一年後,便開設「國語(日語)傳習所」。1898年,更公布《公學校令》,戰後轉為現今國民小學。主要聚落的學校地點迄今多處未變,世居該地的家族經常數代就讀同小學,小學成了居民的共同生活記憶,在教育體系中具有獨特地位,成為展現在地風情的場域,而與高等教育有別。
台日兩地的課桌椅,更值得玩味。我們的木頭課桌椅承襲日治時期特色迄今,只要端出木頭桌椅,就搭上了懷舊時光機;但日本現在的課桌椅,老早就是質地較輕的塑化材質。我不羨慕,反倒支持木頭桌椅。理由很簡單,我期待跨世代共同記憶愈多愈好,讓新舊世代能持續對話。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