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鈞毅/潛藏暴力於生活

陳慧《小暴力》(木馬文化出版)的暴力究竟是什麼?雖然它有許多面向,大抵都來自於一種「本不應如此被對待的人」被「這麼對待」了。於是,潛藏在諸多角色心中那股,世事運轉的邏輯不該如此的「不快感」,陡然而生,變作黏附於心底尖銳的濕潤痕跡,即使風乾了也依然殘存一點餘漬。

《小暴力》裡的角色們活在努力清除那股餘漬的路途中。

一如世事的邏輯發生變化,應善終的不得善終、應受懲的卻氣定神閒,角色們清除餘漬的努力也在一層薄膜的覆蓋下,行動受限地掙扎著。他們或許終有那麼一天,能夠看見餘漬消失,心臟跳動的節奏感回復正常;但那陣行動受限的時光,覆在身上的薄膜牽制住手腳的感受,卻將長年地保持在角色們的肌肉記憶裡。

如是我們得以見到小說後段,他們走向了與原本生活光景不同的路途,卻有股幽微、難以敘明,只存於彼此默契之間的「劫後倖存」之感。彷彿連正常呼吸都要悄悄地窺探四周,屏退左右──而剛巧了,時序又貼近疫情中段,社會在疫情的高燒反覆中煎熬,「呼吸」因此成了具體的指涉,又帶有隱喻的色彩,「康復」是最後引頸期盼的終點,但在終點前,該如何逐步回復正常才是人們必須意識到的,最艱難的路途。

餘漬與薄膜,是《小暴力》裡「暴力」的長相。和一般習慣的暴力不同,陳慧的書寫將它限縮在一股坦露一切的衝動之前,讓它不至於過度地宣揚己身,而是側面地將它對人們的影響,以每一個角色都在小說裡因「傷」而歪斜著視線的姿態,展現出來。因此才有我提到的餘漬與薄膜,比起疤痕肥大的露骨,《小暴力》的「小」字不囿於形容暴力,或是傷口的開放程度,而是穩當安靜地坐於一個苦澀的位置:不管程度如何,暴力始終是暴力,極小的傷口也可能取人性命。從這個角度來看,角色們歪斜的頭腦便有了清晰的解釋:相較於人世諸多苦難,也許他們在旁人眼中擁有的已經夠多,但擁有的都不及那些在追索過程中失去的,而失去的那些,已足夠使創傷在一個人的心中產生垂墜感。

沉甸甸的垂墜感。許多時候容易忽略,卻總會在一些時刻被明確的感知。

另一方面,「小」字具有的安穩性格,也是來自與這些創口奮鬥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不想因傷停擺」,而轉向與其肉搏──無論搏鬥的姿態如何──要回到一種正常、安穩的生活狀態,便得承認那股懸於頭上的暴力,並不是最粗暴的那種,可是角色們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也因此要廓清其規模,將它畫出一個與自己的生活交互影響的範圍,再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手術。

以手術來形容有其醫學上的潔淨意圖,但潔淨往往是刀割肉俎,鮮血淋漓。

搭配陳慧限縮暴力的書寫,《小暴力》因此具有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它向讀者展示了生活可以在一瞬之間變成另一種樣貌,與生活可能的預後狀態。無論預後狀態理想與否,日子還得這樣過。畢竟是「暴力」,它是秩序本身。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文學筆記
⚡考完學測,創作夢想正要起飛!投稿吧!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李律/身正還怕影子諧──諧音哏到底在魔性什麼?

洪沛澤/台式諧音,多語交響

探照燈

朱德庸/here+there=朱德庸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