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璞/塔裡的女人

十六世紀以後,禁閉室常被用來監禁罪犯。Vinzenz Katzler(1823-1882,奧地利)想像畫。(圖/韓璞提供)
十六世紀以後,禁閉室常被用來監禁罪犯。Vinzenz Katzler(1823-1882,奧地利)想像畫。(圖/韓璞提供)

▋自甘禁閉於塔中

大多數的宗教都有靈、肉對立的傾向,修行人必須戒葷、戒酒、戒色,或在一定時期內禁絕飲食(如佛教的過午不食、伊斯蘭教的齋戒月等),從苛求肉身的方式尋求心靈提升。不過虔誠到狂熱地步時,有些人相信越是「嚴以待己」,就越能得到精神上的回報。下文將提及一個極端的例子:十一世紀以後,歐洲少數信徒決定捨棄一切,不但不求衣食溫飽,甚至放棄自由,自甘禁閉於塔中。

這種禁閉法並不像武俠小說中的「閉關」,因為閉關者的目的是暫離塵世、潛心修行(如佛法),有時是在室內進行,條件好一點的還有人為他護關、張羅飲食。等到數月、數年後,閉關期限滿了,坐關人還是會出關,可以自由來去。

塔中禁閉則全然不同,它不僅代表社會性死亡,而且當事人必須終生守塔,直到去世為止。所謂的「塔」其實建於平地,一般占地不到二、三坪。入塔之日,神父會先為「塔人」舉行近似葬禮的臨終儀式,有時甚至象徵性地在他身上撒一把土,最後再請人從外側封牆,只在頭部的高度留下一、兩個小窗(有時裝設欄杆),一方面讓他能呼吸到外面的空氣,另一方面城鎮居民也得以通過窗口,為他提供維生的飲食。塔中的設備極為簡陋,頂多只有桌、椅、地鋪與一枚十字架。

禁閉塔必定位於城鎮市區(如墳場、教堂一角)或繁忙的路段(城門前、橋上),倘若建在人煙稀少的郊區,民眾一旦忘記施捨,塔中人很快就會餓死。這種修行的方式說來古怪,因為禁閉者的生命依賴民眾,並未遠離世俗塵囂。而且可想而知,塔中人的生活必定非常艱苦,他可能經常處於飢渴狀態,必須承受四季的寒暑變化,不但永遠無法梳洗,而且一年到頭只能在牆角排泄。

巴黎無辜者公墓曾在史上設立過多座禁閉塔。塔建於教堂入口,面對公墓一側有窗,供市民提供飲食之用,面對教堂內部的牆面則有一個縫隙,讓塔中人能聽到教堂裡舉行的彌撒,Albert Robita(1848-1926,法國)想像畫。(圖/韓璞提供)

▋塔裡的女人

為什麼有人會選擇這樣的人生呢?其實史上的禁閉者幾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原則上是因為信仰虔誠而作出這樣的決定。由於這種禁閉方式幾近活埋,遠遠超出常人所能忍受的範圍,因此塔中人備受民眾敬畏。她們夜以繼日地禱告,常被視為護城聖女,保障居民不受黑死病或敵人侵略。信徒會不定期到塔前為她供奉飲食,若有生活上的疑難雜症,也可能請她治病、向她探求神旨。

從十一到十五世紀間,荷、比、法、德、瑞士、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各城鎮都有多座類似建築。入塔的候選人接連不斷,前一位塔中人才剛作古,後面已經有人在排隊等待。別忘了,這個時代的人都相信來生,禁閉者去世後,原則上就能直接升天。若能換來在天堂生活的永世,過程再怎麼苦不都值得嗎?

這項離奇的習俗為許多後世文學家提供了創作靈感,比如十九世紀的維多·雨果在書寫《鐘樓怪人》時,就描繪了一位「塔裡的女人」,重現作者心目中的古代風俗:故事中,年輕的母親因嬰兒被偷走,痛不欲生地決心守塔,以自虐的方式平衡內心的絕望。Carole Martinez在2011年得獎的小說Du domaine des murmures把時間定位在十一世紀,書中的女主人翁因拒婚而決意入塔。另一位法國作家Fred Vargas則在犯罪小說Quand sort la recluse(2017)中,描寫一名童年受到家暴摧殘,長大後躲進塔裡的當代女性,作者對塔內黑暗窄小、濕冷髒臭的氣氛多有描述。我們能從這些故事發現到一個共通點:上述三名女性都是受害者,「塔」非但不是監禁的牢籠,反而成了保護她們的空間。

童話中的長髮姑娘是被迫囚禁的塔女,Paul Hey(1867-1952,德國)香菸卡插畫。(圖/韓璞提供)

▋付出「自由」的代價

你可能會說,小說畢竟是虛構作品,要探求事實,首當參考正式的文獻紀錄。可惜自古以來,封塔現象不是被學界歸為不登大雅之堂的野史,就是被民間當成茶餘飯後的奇聞,整合性的嚴謹著作幾乎不存在。常見的史料多強調「聖女」的罕見個例,忽略了大多數的真實情況。因為「信徒入塔、市民供奉」的版本看起來雖然冠冕堂皇,但表面之下常有其他現實的原因。許多女性之所以成為塔女,都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已才選擇這項下下策,如上述被家人迫婚、遭受家暴,或是被丈夫趕出家門、失去經濟來源、無法工作維生等。入塔以後,她們至少能被人敬重,且一時之間不至於餓死。

不過她們必須付出十分昂貴的代價:自由。有些人入塔之後,才意識到這種生活有多麼可怕,哀求回到人世,也有許多入塔不久便發瘋或自殺的史例。即便塔女決意泰然處之,但由於生活品質與衛生條件不佳,大多數人基本上都很難長命。當然也有特例,比如十五世紀的Alix la Burgotte就在巴黎無辜者公墓的塔中活了四十六年,堪稱當代奇蹟,國王路易十一還特別在她去世時,為這位「聖女」豎立紀念銅像。

十六世紀以後,塔禁的現象越來越少見,可能因為英法百年戰爭後,社會結構經過重整,而且教會向來不鼓勵這種孤立的生活方式。許多地區開始把古塔用作監獄,關閉終生監禁的女性罪犯,舊塔倒塌之後就不再重建。如今禁閉塔的遺址幾乎完全消失,極少數的教堂即便曾設有閉室,也幾乎全面改建,以至於絕大多數的歐洲民眾均從未聽聞過塔人的故事。

或許只有童話故事還保留了若干「塔女」的記憶,比如〈長髮姑娘〉:故事中的女主角從小就被囚禁在塔中,日常生活完全依賴巫婆,後來她與王子相愛,因懷孕而被推出塔外,漂泊多年後才找回愛人。倘若說史上記載的塔人幾乎全都是「活進死出」,那麼童話故事至少為我們提供了比較圓滿的結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文化觀察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劉子新/交通指南

聯副啟事

吳鈞堯/無底洞放繩索

廖咸浩/誰能在月中指月?──佛誕夜於可倫坡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