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芳瑜/做書的人的大補帖
推薦書:陳雨汝《做書的人》(逗點文創結社出版)
《做書的人》有個長長的副標:「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能夠生存是先決條件,而快樂則是精神指標。如果灰頭土臉、奄奄一息,硬撐也沒什麼意義。逗點陳夏民做這本書的目的是想要找到這些人閃閃發亮的原因,跟隨他們腳步,一起發光發亮。
當然工作不可能時時刻刻平順開心,難免有壓力和內傷,所以訪綱中出現:看報表的心情、解壓的方式、療癒食物、推薦的酒、隨身小物,這類有點可愛的個人問題。在問完一些專業的「商業機密」、經營與行銷策略之後,對這些可愛的問題,有些人很快作答,有些人反而愣了一下,也有人爽快回答:「除了手機錢包之外,沒有。」由於撰稿者不是一問一答的方式書寫,而是加入了情感與情境描述的報導文學,再加上豐富的照片,使得受訪者和其出版社的樣貌和氣質都非常立體。
專業讀者最感興趣的自然還是那些專業問題:初版一刷的印量、通路有哪些以及比重多少、行銷策略、賣最好的書、紙本書與電子書、開出版社的前與後、想一輩子做出版嗎、推薦給台灣讀者的書等,還有最重要,也是每篇開宗明義會寫到的:這是一家怎樣的出版社?以及創辦人開出版社的契機與原因。
有人因「江南站殺人事件」而受啟發,成立女性主義的出版社;有人離開工作九年的出版社,因為想做他喜歡的左翼思想書籍;有人純粹是以「好好生活」、希望「每個月都是全新的我」為出發,或是想要研究在地商家,而發行了紙本刊物;也有人在學生時代單純只是想把喜歡的電影記錄下來,而成了每季只介紹一部電影的電影刊物。因此這本《做書的人》介紹的出版社,不只有書,還有雜誌,甚至還有一頁型(手風琴式摺頁)紙本。
而關於電子書與紙本書,這些型態各異的出版社作法也分歧。一般型態出版社會感覺到電子書慢慢掌握了另一群讀者,即使目前電子書的銷售仍有限。而電子書好不好賣,又牽涉到易不易讀(不易讀或量少的書籍,讀者通常選擇紙本)。至於走小眾路線的紙本雜誌,大多傾向不做電子版,因為電子版的便利性,反倒讓消費者少了購買和收藏的動力。
這些型態各異的出版社,有的仍在家工作,有些則發展成五到七人的小型公司;辦公室的樣貌也各異,有人離群索居,也有人甚至經營起共享辦公室。至於是否想一輩子做出版?也因為出發點和發展不同,而給了不同的答案。
綜觀這些出版社,最初都是「有想說的話且非說不可而開了出版社」,一路走來,有人順風順水,但也有走不下去又意外出現轉機而維持至今。於是這本書除了出版社和通路這些目標讀者外,對於一般讀者,特別是創業者及自由工作者都會有啟發:是大補帖、工作指南,也是心靈雞湯。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