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蒙仁/小樽初雪

小樽運河畔的雪景,黑白強烈的對比,呈現出絕美的冬天意象。(圖/古蒙仁提供)
小樽運河畔的雪景,黑白強烈的對比,呈現出絕美的冬天意象。(圖/古蒙仁提供)

1.

我對小樽慕名久矣,所謂慕名,真的是慕其名更甚於城市本身。我年輕時喜歡看日本電影,讀日本文學作品,每為其中的地名所吸引。因為日本地名多用漢字,一目瞭然,所呈現的意象和美感,每每超越中文的意涵,引發我諸多聯想。因此對某些地名印象極為深刻,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小樽即是其中之一。

按中文的語意,小樽即是小酒杯。李白詩作〈將進酒〉中的千古名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小樽升格為金樽,最得歷代飲君子歡心,金樽與明月相互輝映,從此成為千古美談。小樽因此在我心中有如一樽美酒,色潤味醇,香氣氤氳,聞之欲醉,歷久不衰,亟盼望有朝一日能親臨斯地,一睹為快。

此一願望其實極為平凡,因旅途不遠,朝發夕至,不需太多的時間和旅費,照理說隨時可以成行,誰知我盼望的一睹為快,竟到我垂暮之年才得以實現。只能自我解嘲,原來小樽只存在我年輕時的想像之中,在現實的世界有如海市蜃樓,並不很真實,因此一蹉跎就是半輩子的人生。

但我仍深感慶幸,因為經過歲月的淬鍊,多了人世的閱歷,臨老之時前往一遊,反而更能感受它所獨具的那份歷史的滄桑。

2.

小樽位於北海道中部,面向日本海,是一座天然的港口城市。但它的命脈並非港口,而是運河。小樽運河於大正年間動工,今年正好是竣工啟用的一百周年,可見其歷史之悠久,名實相符,已達古蹟的等級。

運河啟用之初,沿岸有一整排紅磚倉庫,用來儲存貨物,河道則擠滿了舢板,排班等候靠岸裝卸,碼頭上則人頭攢動,忙著搬運貨物。可見彼時工商貿易之發達,帶動了小樽經濟的繁榮,一度成為北海道金融、經濟發展的中心,甚至享有「北方華爾街」的美譽。後來受到二戰影響,生產萎縮,經濟蕭條,運河逐漸喪失功能,有一大半的河道因此被填平作為馬路,小樽也跟著沒落了。

但近二十年來,日本大力發展觀光,民間興起一股懷舊的氣息,小樽的歷史情境和舊倉庫等設施頗受現代人歡迎,紛紛改建成藝品店、茶藝館、咖啡廳和餐廳,成功地轉型為觀光景點,足可與札幌、函館、旭川等一線城市媲美。

在文化界人士眼中,它甚至成了「復古風」的典範,不斷在媒體上為文推介,或寫成歌謠,如吉岡治作詞、弦哲也作曲的〈小樽運河〉,懷舊的曲風在九十年代風行一時。晚近又有年輕歌手清水博正所唱的〈小樽絕唱〉,延續了這股熱潮,不斷吸引觀光客前來朝聖,如今已成為北海道最熱門的觀光景點。

3.

去年歲末年初,雖然新冠疫情逐漸緩和下來,但旅遊市場仍十分蕭條,連最熱門的日本團都乏人問津。我即趁此空檔,參加了一個北海道旅行團,無非是要一圓多年夙願。此團以賞雪及泡湯為號召,兩者都是我冬天的最愛,行程包括札幌、函館、小樽及洞爺湖溫泉區等。這是北海道旅遊最經典的組合,團費及團員只有平時七成,若非遇到百年大疫,大概難有這種優惠,也印證了危機入市的道理。

札幌和函館的行程,都屬都會型的遊覽,不外乎逛街、購物、美食及觀賞夜景,我並不很感興趣。反倒是洞爺湖溫泉區,在日本溫泉界極負盛名,遊客絡繹不絕,房間供不應求。如今受疫情影響,十室九空,幾成空城狀態,市面一下子冷清下來,使我得以悠然泡湯,盡情享受難得的靜謐氣息。

我住宿的是一家溫泉會館,面臨洞爺湖,視野極為開闊,從大廳、湯屋乃至於每間客房,都可眺望、俯視湖景。湖水如鏡,浩瀚無極,中有一座孤島,名為中島,孤立在萬頃碧波之中,遺世獨立,縹緲虛無,彷如一座仙島。整個畫面就像一幅巨大的山水畫,懸掛在天地之間,令人幾疑置身畫中,渾然忘我。

晚上泡湯時,這種虛擬實境的感覺更為強烈,偌大的湯屋內水氣氤氳,人影寥落,往往只有我一人,頓覺天地之蕭瑟嚴寒。此時全身浸泡在熱呼呼的湯池裡,閉目養神,不動如山,讓溫泉浸潤每一寸肌膚。未幾額頭冒出粒粒汗珠,汗如雨下。此時再浸入冷湯之中,一熱一冷之間,肌膚受到極大的刺激,但覺通體舒暢、輕鬆無比,此乃感官之極致與泡湯之奧妙也。

湯池沒有邊際,池水溢流之處,畫出一條稜線,底下即是洞爺湖的湖面。粼粼水波閃爍著魚鱗般的銀白天光,隱約可看到中島朦朧的影子,以及更遠處群山黝黑的身影,猶如身處幻境。夜涼如水,戶外應已接近零度,只差尚未飄雪,否則雪中泡湯,又是另一種情懷和境界了。

即使如此,在洞爺湖泡湯的美好經驗,仍令我回味無窮。下雪的時機仍未成熟,因為最終的行程是小樽,雪要下在那個地方,才會是此行最圓滿的結局。

堺町通有許多大型的禮品店,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顧客進門可一次購足。(圖/古蒙仁提供)

4.

沒錯,小樽是此行的終點,也是我圓夢的地方,位置比札幌更偏北,下雪的機會理當更高。從導遊的口中,我們都嗅到這個令人振奮的訊息,否則他們主打的「賞雪」這個主題,真的就要「泡湯」了。

其實早上從札幌出發,半途就已開始飄雪了,初看還分不出是下雨或下雪,但團員的心中已充滿期待。果不其然,當遊覽車駛進市區,雨水已變成雪花,一簇一簇從天空飄舞下來,馬路兩側已鋪上一片新雪,車內霎時傳來一陣歡呼聲,團員們賞雪的願望即將實現。

車子經過港口時,雪已紛紛下個不停了,防波堤外停泊了三、二艘貨輪,港區內外已呈凍結的狀況,人影杳然,看來特別冷清。此時已接近中午,我們在一家日式食堂下車用午餐,吃的是最傳統的燒烤魚鮮,炙熱的魚香混和著木碳的焦味瀰漫一室,我們坐擁在烤爐邊取暖,吃起來別有一番早年漁村的風味。

用完餐步出食堂時,我發現旁邊有一家商店,色彩有些繽紛,與附近商家相較特別搶眼,招牌上赫然寫著「潮騷旅店」,明眼的人一看便知店名來自三島由紀夫的名著《潮騷》。但小說的背景在三重縣的神島,怎會出現在小樽的港口邊呢。我有些納悶,隨即想到主人也許是個老文青,或是三島的鐵粉。不管如何,在這偏僻的港邊,能出現這麼有文學味的旅店,總會使人對小樽多些好感和尊敬吧。

5.

車子返回市區,導遊先帶我們去一家老派的咖啡廳喝咖啡,吃點心,再為我們介紹當地著名的景點和必訪的商家。我坐在二樓臨窗的木質座椅上,一邊聽導遊解說,一邊俯瞰窗外的街景。

雪花無聲地飄著,大地一片雪白。周遭看來屬舊城區,道路及街廓規畫得十分工整。廣場中央有個噴水池,環繞著幾棟歐式的古典建築,應是官署或公家機關,外觀灰暗古樸,充滿了時代的滄桑,和台灣殖民時代的建築十分相似。

導遊解說之後,即帶我們上街去實地參觀。雪一直間歇地下著,街上的積雪愈來愈厚,益增行路不便。我們首先去逛堺町通,這是小樽最熱鬧的商業區,街道兩旁都是知名的商家,如「北一硝子」玻璃工藝店、「小樽音樂盒堂」、「LeTAO總店」西點鋪等都雲集於此,人進人出,甚受顧客歡迎。

此外還有些文創商店,私人博物館,以及更多個性化的咖啡廳和小酒館,設計裝潢都很有創意,特別保存了原始的面貌風味,對觀光客確實很有吸引力。可惜我們都無法久留,大多進去瀏覽一下,即被導遊催促離去。即使走馬看花,也耗去大半個下午,我才驚覺尚未去小樽運河呢。

這時已近四點,雪愈下愈大,許多人因而卻步,幸好有二位夥伴有志一同,三人乃決定同行。我們很快走到運河區。暮色已有些蒼茫,河道兩岸積雪盈尺,只剩下中央一道細流蜿蜒流過其間。河水黝黑,河岸一片雪白,二者強烈的對比,呈現出絕美的冬天意象。我突然頓悟,這就是小樽運河深藏不露的「孤獨美學」吧,無可言說,只能到此細細品味。

淺草橋和中央橋之間堪稱是運河的精華,既是「運河散步之道」,也是遊船「遊河之旅」的起點與終點。河畔的石造倉庫內,有十多家店匯集於此,成為複合型餐廳,提供北海道知名美食和地方特產啤酒,是小樽運河最浪漫的景點,深受年輕人喜愛,也吸引許多歐吉桑前來懷舊、尋古。

可惜這樣浪漫、溫馨的場景和畫面,我卻無緣目睹及體驗,因為這場初雪打亂了運河區原有的步調。天寒地凍,加上天色向晚,遊人大多已賦歸。店家意興闌珊,也早早熄燈收攤,整個運河區看來有些冷清。我們沿著步道走了一趟,晚來的風雪格外凜冽,全身幾乎凍僵了,頓萌不如歸去之感,各自拍了照片後便匆匆離去。

我們回到遊覽車上時,已慢了十來分鐘,導遊倒是很能體諒,微笑地拍落我們外套上的雪花。遊覽車的引擎隨即啟動,很快地駛上雪絨絨的公路,朝札幌的方向駛去。小樽市區的燈火離我們愈來愈遠,沒多久就被覆蓋在白皚皚的雪地之下,再也看不到它的影子。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當代散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幾米/空氣朋友

鄭培凱/龍井採茶

李瑞騰/勇敢追求真愛,翻轉自己的人生——關於周安儀和她的文學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