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南/偽採訪 總編輯的設問自答
漫遊者所有的編輯
都比我資深
Q:你是怎麼(這麼老才)跳進兔子洞的?
A:純屬意外。
即使從小嗜文字,就像那隻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吃掉每個我爬過的文字。但也從來沒有因為這種嗜好,就早早熱血立志當編輯。
尤其在實體書店當採購的時候,專注聽著編輯的會報,我的心裡總是會警鐘大作,同時OS:我可絕對不想(也一定不會)當編輯。即使從來沒有向眾人大聲宣告,但我還是犯了一條禁忌,一條經常有人會告誡我們的禁忌:千萬別鐵齒。
2003年秋末,突然不再想走學術那條路,也把自己曾經的OS拋到腦後,原本只是想,當採購看遍圖書封面與出版社目錄的日子膩了,我有好多好多出版的想法,何不試試?渾然不覺自己已經年過四十,遠遠落在編輯隊伍後面,遙望出版,中間一個大鴻溝,要靠從零開始的技藝架橋。到底那時候是誰跟我說,我可以的?
最後,竟然自己創社,當起最沒經驗的總編輯。幾乎,漫遊者所有的編輯都比我資深。
流行一縱即逝,
趨勢漸成經典
Q:你是怎麼選書的?編輯要如何區分流行與趨勢?
A:我覺得流行或趨勢,其實本質上沒有什麼差異,只是稱謂不同。若真有不同,應該是想把一些出版品定義在未能升級的跟風作品,另一類卻能帶動風潮,終成經典。
在實體書店+出版的這些年,我不時遇到各種出版主題的booms,例如,這些年各種「○○店」(食堂、雜貨店、咖啡館、文具店、書店、便利店、柑仔店、百貨公司、圖書館等等)的小說,不論日、韓或台灣,不論什麼年齡層,最暢銷的小說幾乎都是走這個路線,而且顯然還在持續中(?)。
那麼,這到底是流行,還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閱讀趨勢?其實我也無法盡答。只能靠時間過濾篩檢。流行一縱即逝,趨勢漸成經典。
而我個人的閱讀經驗是:這些店都在文本中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特定的空間,這個空間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或者是依照不同類型帶來的不同想像與氛圍,甚或嚮往。這個空間有點像八○到九○年代港片中常利用狹小空間,設計出可以容納多人巧妙騰挪的橋段,讓人驚詫不已卻又回味無窮。但最重要的還是發生在其中的故事是否經得起一讀再讀。是跟隨還是領頭羊,我覺得並不重要,如果能被讀者留下來,就都是有閱讀意義的。
編輯選書雖然經常要思考各種策略,可是我總覺得,直指我們內心的書,就是值得選的。作為第一讀者,編輯必須要有一定的自信。知道自己的心如何被觸動。這是我們積澱日久的「超感官」啊。至於策略,這時候就都是為了那點「被觸動」的飾詞與藉口吧。
試著不斷地問編輯問題
Q:一直覺得漫遊者給編輯的選書權力很大,選書範圍很開放。身為總編,你怎麼培養編輯群的編輯意識?怎麼判斷編輯夠敏銳?
A:我可以說,隨意、散漫的書目就是漫遊者的精神嗎?(一笑)
其實我只是和同事們一起成長。創立漫遊者,我學習到的第一件事,是真正懂得誠懇地提問,真正懂得開放的討論。這個過程讓我們互相啟發,也讓我更了解我自己。我也希望同事們能藉此更了解他們自己。我更覺得,要成長就必須自己做出決定,而不是跟隨我的意志,只因為我是總編輯。我必須付出一些代價,讓他們學會自己負責,不靠獎懲,不靠訓誡。即使有時我知道他們的決定不夠到位,或是非我所好,甚至違反一般的營運原則,我仍然會讓出一條路給他們走。我覺得我的功能是展示我的思考過程,展示我的風格,他們可以學習,可以質疑,但不必聽從。除非我覺得他們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錯了。
我能做到最好的就是把他們的能力引導出來,自行發揮。我會試著不斷地問他們問題,希望直到他們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自己逐步收攏。而這一點是他們必須自我覺察的。(不是身心靈用語喔)聽起來很抽象,但是只要你常是真正的討論,就能立刻體驗到這種思考與反省的具體力量,我一直相信。
Q:漫遊者成立十多年來,有沒有什麼類型的書是當初成立時想做,但至今都還不曾出版過的書,如果有原因是什麼?
A:說起來這樣的書還真多。但是,出版社的發展自有其生命。
一開始的想像與規畫,未能實現的原因,不一定是因為屈就現實。有可能時機已過,或是時機未到,當然也有可能這個時機永不會到。但編輯常常懷揣各種想像,醞釀著,等著適當的時間與適當的人來一起完成。好像之前所有的書都只是練習而已。就好像漫遊者七、八年前就想做童書,一度我以為再也不可能有小漫遊了,但終於今年小漫遊要誕生了,即使遲到了七、八年。
都是媒體,都是傳播,
都是橋梁
Q:人工智慧發展至今,以及最近流行的各種AI網站軟體:ChatGPT、MidJourney......在總編輯看來對出版(漫遊者)的影響和關係是什麼?
A: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更新編輯的工具與慣性,我相信厲害的編輯更能使用精準、豐富的詞彙+想像力向AI提問,讓AI成為可以互動的工作夥伴。而精確使用MidJourney更有可能讓編輯與企畫把腦中的設定具體的呈現出來。減少與協力者大量卻無效的溝通。或許每個相關的工作者的角色都會因此而有新的變化。
Q:從漫遊者,再另外成立遍路文化傳媒,你怎麼想兩者之間的關係呢?你會怎麼定義遍路,是另一種類型的出版社,還是數位媒體公司?
A:從閱讀的發展來看,出現數位閱讀的遍路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只是兩者還在學習如何互相為用,但這必須靠兩組人馬創新想像,互相加成,而不是互相約制。外在的規定並不能讓兩者有機合作,我還是期待他們在實際的工作中,主動思考合作的可能性,不要只陷在自己手邊的工作裡,本位思考將會是最大的病。
至於遍路的定義,我也沒必要給,因為別人是從你的表現來定義你的。
但是你可以不在乎別人的定義,因為,從我的角度來看,所謂出版社、另一類型的出版社,以及數位媒體公司,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媒體,都是傳播,都是橋梁。
出版是風格的事業
Q:書市這麼差,有想過放棄或轉行嗎?(這題可以問嗎,哈哈哈)
A:(可以誠實回答嗎?)有啊!我想放把火,把龍門客棧燒了,到關外去野放。
認真回答:從我入行開始,出版就已經不是前輩們口中的黃金時代了,據說那時候,印書像印鈔票,本來庫存的倉庫最後變成最值錢的資產。後來,小說可以一年賣破五十萬本,身心靈勵志書一年可以上百萬本,暢銷趨勢書少說也是一年二、三十萬本跑不掉。還聽說,一本書如果總銷量不過兩萬,不能說賣得好。當然最後一類,現在還是有出版社可以達標,但不能諱言的是已經少太多了。
轉行或是放棄,與出版這一行是否是下行市場無關,只與自己還有沒有想法有關。至少我是如此。
(所以,你想清楚這個問題,再問我一次吧。哈哈哈)
Q:能給後來的出版者一些建言嗎?
A:我想我唯一能分享的就是:不要聽任何人給的建言。因為,出版是風格的事業,你畢竟要走一條自己下山的路。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