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時尚的驚人代價

時尚對勞工造成的剝削與死亡是一直在重演。圖/shutterstock
時尚對勞工造成的剝削與死亡是一直在重演。圖/shutterstock

【你不知道的醫療史】


文/蘇上豪

2015年坎城影展有兩件事值得說,一是侯孝賢先生以「刺客聶隱娘」奪得最佳導演獎,不只讓自己、也讓臺灣成為影展的焦點,算是好事一樁而;另一件事情可就沒有這麼令人歡欣鼓舞,由義大利的綠色倡議者費爾斯(Livia Giuggioli Firth)和英國導演摩根(Andrew Morgan)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時尚代價》(The True Cost)上映,為的就是悼念2年前於成衣大廈倒塌事件中喪生的千餘無辜工人,期許透過紀錄片的推出,喚起人們對快速時尚背後的血汗工廠問題。

發生於2013年的孟加拉薩瓦區大樓倒塌事故,總共造成1134人死亡,約莫有2500人受傷,這棟熱那(Rana Plaza)大樓其實是個大違建,裡面有多個歐美知名品牌的服裝代工廠,支撐著當時開始流行的快時尚,那裡的工人不僅在血汗工廠裡工作,最後甚至在政府的監督不嚴的勞動條件下喪失的生命,更令人鼻酸的是,受害的很多女工人,她們託放在同棟建築內的孩子也因而遇難。

紀錄片《時尚代價》(The True Cost)。圖/擷取自網路

費爾斯的紀錄片看起來像是現代時尚業的悲劇,但如果了解醫學史和職業災害的發展,相信我用不斷重演(History repeated itself)也不為過,如果讀者們不相信,底下舉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1861年11月27號,英格蘭的利兹水星報(Leeds Mercury)描述了一位19歲少女瑪蒂爾達(Matilda Scheurer)慘死的經過。

瑪蒂爾達其實已經病了一陣子,她是在人造花的工廠作葉片染色工作,成品是生動的綠色,看起來就像真的一樣,而這種颜色是維多利亞時代非常流行的色調,不僅是人造花,甚至連衣服、窗簾和壁紙等都少不了它,可怕的是染色池裡原料的主要成分就是砷。

現在知道只要1/8茶匙的這種染料就可以致命,雖然當時知道砷是毒物,但不知道它的危險劑量是多少。透過史料得知,這種砷綠的染料池裡,常常都是有幾加侖的量。

這也無怪乎瑪蒂爾達臨死前吐出來的胃液都是綠色的,人也因為中毒太深產生抽搐的現象,在之後的屍檢裡面,砷毒已經到體內的器官,據後來專家的估計,徒手染色的瑪蒂爾達,她所接觸的每一朵花上砷毒的含量,都可以讓20個人死亡。

所以我才說時尚對勞工造成的剝削與死亡是一直在重演,前面的大樓倒塌,加上後面砷綠染色的故事,都證明為了滿足人類自私的欲望對勞工的迫害;如果覺得例子不夠多,還可以參考我所寫有關製帽工人汞中毒的歷史故事(註1),還有為了替夜光錶上色,成為放射線物質受害者的鐳女孩(註2)。

為了時尚造成勞工傷害的事情其實還在持續發生著。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為了替製造「褪色」的效果必須進行噴砂,它會造成施作工人的矽肺病(通常要很多年之後才會知道),某些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勞動條件差的國家還持續使用,不要再為了漂亮買這種牛仔褲了。

註1:請參考本人所寫「愛麗絲夢遊仙境與汞中毒」一文。
註2:請參考本人著作「藥與毒」中,「工殤鐳女孩」一文。

●2023新專欄登場:蘇上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著有《國姓爺的寶藏》、《DNA的惡力》、《開膛史》、《暗黑醫療史》、《未完成的道別》等作品。希望把將各種奇特的醫療史,變成讀起來沒有負擔的小品文。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紀錄片 時尚 孟加拉 歷史 牛仔褲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梁朝偉62歲生日快樂 你從哪部電影開始愛上他?

《腦筋急轉彎2》影評:續集格局縮小,情節略顯單調

《當殺手戀愛時》影評:犯罪愛情小品新玩法,柯恩兄弟加上伍迪艾倫

《托芙的房間》影評:沒有房間的托芙,舞台劇化的作品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