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人民不同的運動喜好

道奇隊大谷翔平。(路透社)
道奇隊大谷翔平。(路透社)

【飛越千里看台灣】


文/石晨曦

近幾年來,在美國大聯盟表現優秀的選手大谷翔平無疑是日本迷心中的第一名。大谷魅力橫掃日本,可說是亞太地區現象級運動員的代表人物,其一言一行都受到日媒關注,是實實在在的媒體寵兒。不只日本,連台灣新聞也日日可見大谷翔平,因為台灣也是一個喜愛棒球的國家。

大谷現象讓我想起過去旅美的台灣職棒選手王建民。王建民在大聯盟成績斐然時也是台灣人心目中的一號英雄,在那種全民愛著一個人的氛圍下,就連我這個對棒球賽事無感的人也對他有幾分關注,關心他每一場賽事的勝敗。

運動賽事總是充滿了魔力,牽動著許許多多運動迷的心。沒有哪一個國家是完全沒有運動迷的國家,只是各國人對於運動賽事的整體偏好都不太一樣。像是英國人特別偏好賽事一樣,台灣人對棒球賽事有著一定程度的偏愛。而中國運動迷佔比最多的可以說是籃球迷,球星姚明打進美國NBA為中國收穫大量的籃球迷。

當世界發展成一個地球村之後,一些為人類帶來大量感官刺激的運動比賽也逐漸發展成流行文化,期間創造出很多優秀的運動明星,一個地方又因為一個運動明星的誕生而造就對這項運動更強大的支持群體。追朔歷史,台灣史上著名的紅葉少棒隊便是引領台灣人愛上棒球運動極關鍵的因素。王建民當紅時期全民瘋棒球。台裔美國人林書豪在NBA的優異表現讓台灣籃球迷快速增加,之後林書豪加入PLG更是為台灣職籃帶來新氣象,賣座率節節攀升。

紅葉少棒隊在球場被毀、球具流失的克難條件下,仍拿下重光盃冠軍。圖/紅葉國小提供 潘俊偉

流行文化體系下,各國運動迷可以自由選擇喜歡觀賞某項運動,若是要具體從事某項運動就會受到當地地理環境的諸多限制,以及民間文化、歷史淵源、國家政策的影響。台灣有很多的棒球迷,可真正打棒球的人少之又少,畢竟一個棒球場需要一塊不小的腹地,它無法在校園普及。而籃球在這方面卻佔有優勢,操場上架個籃框就能開打。

台灣各小學、國中放學後都開放居民運動,我傍晚去附近的國中運動時就常常看到一些校外人士三五結伴在操場上打籃球。台灣打籃球的人遠超過打棒球的人。比較普及的運動還有排球、羽毛球、網球等在台灣都可看到,唯獨放一台桌子就能打的乒乓球在台灣卻極少看到,幾乎接近零。學校沒有設置這樣的運動場地,自然培養不出這項運動的風氣,這便是國家政策造就的結果。

屏東縣大成藝術實驗小學,師生們球賽PK。圖/大成藝術實驗小學提供 劉星君

環境因素也深深影響台灣人的運動喜好。台灣在地理環境上是山脈多於平地。面積不大的台灣,山腳下就是人口聚居的城市,人與山是如此親近。台灣交通網便捷,周末閒暇約朋友或家人開車或坐大眾運輸工具去附近山上走一走,這種運動式的休閒極受台灣人喜愛。在民間文化上每年的媽祖繞境,眾多信眾跟隨媽祖鑾轎走上幾天幾夜,那可是絕對不輸馬拉松賽跑的超級體能考驗。

中國大陸人的運動喜好也因為種種原因與台灣人有很大的差異。

我出生於70年代的中國大陸。那時期的中國與台灣恰恰相反幾乎是一個零棒球的國家,而乒乓球可說是我們的國球。我從小學到高中的整個求學生涯裡,同學們最愛的運動就是乒乓球和籃球。當時我們操場都是泥土地,打起球來塵土飛揚,還是阻擋不了同學們對它的熱愛。操場設置籃框不希奇,世界各地的學校如此,稀奇的是幾乎所有的校園裡都設置多個乒乓球台。這跟國家政策有關係。

早在1950年代,中國領導人毛先生就宣布乒乓球為一項全名運動,因為這是一項不分年齡、性別、財富、健康狀態,人人可以玩的運動。當時的中國缺乏資金建設大型的運動場,而設置乒乓球桌卻極其簡單。記得那時打籃球都是男生據多,乒乓球是男女都愛打。運動員的養成本就是從小開始,這樣的政策為中國造就了許多傑出的乒乓球選手,屢屢在奧運上奪下金牌。每次的奧運轉播最多人收看的也是乒乓球。

奧運乒乓球金牌得主丁寧並與政大師生進行一場乒乓球交流。(記者胡經周/攝影)

羽毛球也是中國人的全民運動,因為它跟乒乓球一樣可以隨時隨地展開,只要你擁有一副球拍。農業時代,不像現在休閒娛樂產業這麼發達,在自家門口打打羽毛球,或者把兩張桌子拼起來,中間架一塊木板就可以玩乒乓球,對孩子們來說是不錯的遊戲。那時的我們不是把它當成運動,而是當成遊戲。

中國早期不僅沒有棒球,連足球也很少見。中國現在的足球迷多是80、90後出生的,他們成長於向世界開放的中國,比較多接觸到西方的足球文化,校園足球也開始盛行。現在的中國各地擁有各種各樣的大型足球場地,足球協會所辦的超級聯賽吸引很多足球迷前來觀看。棒球、籃球也不遑多讓,人口多,有強大的市場基礎,政府又極力扶植各項運動,流行運動的發展極為迅速,但因為起步太晚,就不像乒乓球那樣有最頂級的人才為中國在各大賽事奪下獎牌。

中國女足赴浙參加校園足球圓夢活動。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中國新聞社

無論觀賞還是實際的運動,人都有各自的喜好。撇開環境及人為的因素,獲得健康、獲得快樂才是運動的主流價值。喜歡哪一種都無礙。我喜歡乒乓球,而先生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棒球迷,因為前職棒教練徐生明是他同學。徐生明在世的時候,每年的棒球季我家的電視都被他霸屏。我偶爾也會傻傻坐在那邊陪他看,他問我,你看得懂嗎?我說,看不懂,不過沒關係,你看的是棒球,我看的是一場戲,一場運動場上彼此較量的人生大戲。

●專欄「飛越千里看台灣」:石晨曦,來自中國、現居新北,讀創故事駐站原創作家,著有《八零九零我在中國的少時光》。分享一個異鄉人來台灣從零開始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的兩岸之文化差異。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兩岸 大陸 運動 職棒 棒球 足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寫作接案」月入6位數?寫文維生真的可行嗎?

宮﨑駿84歲了!動畫夢想還在飛

婚姻中的十七歲距離 他從愛玩男孩變成沉靜老人

2024年Alan評選十大電影:《荒野機器人》第七《可憐的東西》緊隨其後《艾諾拉》奪冠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