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候變遷到生態保育,國家地理雜誌2025年4月:國家地理典範人物33

文/《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 李永適
33的力量
已經137 歲的《國家地理》雜誌自然是一本有歷史的雜誌。這段歷史開始於1888 年,33位高瞻遠矚的社會菁英決定成立一個組織來「增進與普及地理知識」。國家地理學會因而誕生,在未來一百多年中造成深遠影響的《國家地理》雜誌,正是這個學會的會員刊物。
這本雜誌經歷了許多變化,但不變的是對探索和科學的持續支持與關注,並通過報導對世界做出正面影響。
因此本期雜誌我們實現了一個新想法,就是在今日世界當中,選出33位延續國家地理精神、為世界帶來正面改變的人物。這33人來自世界各地,有些您或許聽過,有些可能完全陌生,但是他們各自在不同領域中挑戰不完美的現況,從氣候變遷到生態保育,有些為他人提供更好的經濟機會,有的致力改善大眾的精神健康。
如果您關心時事,那麼想必也會感覺當今的世界局勢充滿了對既有秩序的衝擊,對傳統價值的顛覆。我因而覺得在此時推出這個報導更加有振奮人心的作用。只要付諸行動,我們的世界就可以變得更好,這是這些現代的33人士帶給我們的啟發。希望您會喜歡這期雜誌,也希望更多讀者加入把世界變好的行動團隊。

本期精彩目錄
★P016
這是真正的聖杯嗎?
西班牙一座主教座堂裡珍藏的一只聖杯,會是基督教失落了數千年、充滿傳奇色彩的「最後的晚餐」聖杯嗎?

★P020
獨一無二的群飛之美
椋鳥渾然一體的群飛隊伍一直引人驚歎,最近科學家用機器人收集到鳥群動態的真實資料,揭露了其中的祕密。

★P026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33
經過長時間的評估選拔,我們很榮幸在本期隆重推出這項深具意義的全新企畫,推舉了33位力圖讓世界更美好的傑出人士,呼應1888年國家地理學會成立時33位元老的創會精神。他們秉持無比的理想性、創造力、冒險精神,並發揮自身影響力,各自在保育、科學、政策、敘事、探險等領域開創新猷,共同為關愛人類和地球的行動發聲,並啟發我們如何採取具體行動,為當前世界上最迫切的挑戰尋找解決之道。


★P088
揭開剛果盆地之謎
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面積僅次於亞馬遜,每年的固碳量比亞馬遜更多,卻長期受到科學界的忽視。近幾年新一代的本土氣候科學家正努力加緊腳步,設法了解這個會對未來氣候變遷帶來關鍵影響的生態系。

★P0112
來自恐龍時代的倖存者
1億6200萬年來,鱘魚挺過了氣候動盪、大陸漂移、火山爆發和大滅絕,卻眼看躲不過人類帶來的威脅,每一種鱘魚都成了瀕危物種。如今生物學家正在復育這種活化石,連生產魚子醬的業者也加入行列。


●文章授權轉載自《國家地理》雜誌第281期:國家地理典範人物33,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出版社:33位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出刊頻率:月刊
出版時間:2025-04-01
雜誌簡介
《國家地理雜誌》 於1888年成立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計劃,已超過一萬件,以促進人類對大地、海洋與天空的知識。而《國家地理雜誌》自1888年創刊以來,以精采絕倫的攝影、謹慎真實的文字、精密準確的地圖與生動創意的插圖,獲得全球數千萬讀者的肯定。
《國家地理雜誌》於公元兩千年獲得美國雜誌出版最高榮譽─美國雜誌編輯學會之艾力獎,證明這份歷史悠久的刊物,仍是全球雜誌出版的標竿。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