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擲千金也想要得到!康熙到乾隆皇帝都迷戀的洋貨:鐘錶

畫琺瑯人物懷錶機芯與背蓋內側,現正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看得見的紅樓夢》中展出。十八世紀, 厚1.2公分, 徑4.5公分。(圖/故宮典藏資料庫)
畫琺瑯人物懷錶機芯與背蓋內側,現正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看得見的紅樓夢》中展出。十八世紀, 厚1.2公分, 徑4.5公分。(圖/故宮典藏資料庫)

文/

對於現代人而言,任何時候都能輕易獲取精確的時間,然而在古代卻不是如此,即便古人可以透過「刻漏」、「日晷」或是「香盤時計」等裝置獲取當下的時間或是測量某段時間的長度,但是其精確與便利性往往差強人意。若是要增加時間上的解析度,乃至於藉此測量對應的天象,就非得要借助機械的複雜運作了。

古代的自動機械

試想一下在人類的文明中,古代何處會出現巨大的齒輪、傳動軸、以及規律運作的動力裝置?答案似乎是在工業革命的歐洲,或是明治維新開始後的日本,至於對我國古代的印象,往往只有清代晚期會出現與機械相關的畫面。然而其實北宋的科學家就已經成功建造出一座全自動的機械天文臺,可惜的是這段連國人都遺忘的成就,直到英國漢學家李約瑟等人於1956年在《自然》雜誌發表一篇《中國天文計時裝置》的文章[註1],才向世人提醒中國應在西元七至十四世紀就有許多可運作的機械天文鐘,至於歐洲的機械天文鐘,則大約出現於十四世紀。

備註:
1.《中國天文計時裝置》:'Chinese Astronomical Clockwork' Needham,J.,Wang.L.,Price,D.J.. Nature,1956,177:600-602.

一寸光陰一寸金

無論是北宋蘇頌的「水運儀像臺」或是義大利Jacopo de' Dondi製作的天文鐘,都需要耗費極大量的人力與物力,甚至往後的維護也是很大的開銷。然而不同的是,歐洲製作的天文鐘除了展示科學的「神奇」之外,也在展示貴族的財力;我國古代則是更偏向「天人感應」,例如《新儀象法要》中就有提到:「虞書稱:『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以知節候之早晚...調則風雨時,庶草蕃廡,而五穀登,萬事康......不獨視天時而布政令,抑欲察災祥而省得失也。」對於以農立國的古代,以及人類廣泛對於天上星辰崇敬,皇家若是能精確掌握時間的變化,在延續文化與國運吉凶的反省都有很重要的助益。

縮小更貼近生活

天文鐘或是天文臺由於許多先天條件的限制,無法走進多數人的生活,直到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晃動的「擺」在時間上有固定的週期,精確與穩定度更勝於沙漏或是水的漏壺,並且更易於校正。此外還有能呈現簡諧運動的游絲也面世,更增加時鐘的多樣性,因此時鐘在歐洲便出現重大的變化,在不久之後,時鐘也隨著傳教士來到中國。明末清初的詩人林古度一首《觀大西洋自鳴鐘刻漏》 就有提到:「傳來西國漏,鑄出首山銅。法地機常轉,規天巧不窮。」而所謂「西國漏」所指的西洋時鐘,應是以擺動來帶動複雜機械的計時裝置,並非單純的水漏。到了18世紀,各種擒縱結構也陸續誕生,尺寸也能縮小,因此在清代傳進中國的就更易於攜帶,例如《》中王熙鳳就有提到:「素日跟我的人,隨身俱有鐘表,不論大小事,皆有一定的時刻。」反映出官宦或富商人家隨身攜帶懷錶的狀況。

清代西洋鍍金嵌錶轉花瓶,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大美不言》中展出。 陶瓷器,寬5.8公分、高16.0公分、最厚3.4公分。(圖/故宮典藏資料庫)

帝王的迷戀

鐘錶對於清代的人而言是昂貴與時髦的象徵,雖然當時與外國通商,能接觸到許多西洋的科技產物,但是卻由於帝王對於鐘錶的迷戀而有特殊的地位。其實不只有大家熟知、對於新奇事物充滿好奇的喜歡鐘錶,其父親和祖父,例如康熙就有與「自鳴鐘」相關的詩:「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輪行隨刻轉,表指按分移。」雍正也有:「珍奇爭貢獻,鐘錶極精工。」而乾隆皇帝更有:「奇珍來海舶,精製勝宫蓮」、「寜藉自鳴鐘,偷天炫人巧」等作品歌詠時鐘。以至於在康熙時期內務府的造辦處出現了「做鐘處」,專為皇家與宮廷提供時鐘,此外乾隆向國外尋求他期待的時鐘時,還傳諭給相關人員說「不用惜價」,有一說當年中國曾一度成為歐洲鐘錶最大的進口國,而乾隆則是世界第一的鐘錶收藏家。

時間的意義

在現代成年人的生活中,行程的規劃與計時就是主要的時間的觀念,例如上下班與休息的時刻、飛機的起飛時間、捷運出發與到達站所需時間的長短......這些時間往往精確到分秒之間。然而古代生活,往往只以日出、日落或是城市中的打更等報時方式,來知道當下大致的時間。因此當精密的計時儀器出現在古人眼前時,就如同一張模糊的照片忽然變得無比清晰,又因為古代文化中對於天地運行的崇敬,鐘錶就是人們感受「禮也者,合於天時」的直接橋梁。近期《大美不言》與《看得見的紅樓夢》中皆有展出早期華麗的鐘錶,不妨找「時間」參觀與體驗一下「時間」在古今微妙的意義吧!

牧羊人與牧羊女時鐘,現正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大美不言》中展出,製作於1741年。(圖/送潮人提供)

展覽資訊:

「大美不言-國立故宮博物院、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梵克雅寶典藏精粹」特展

售票:全票150元,全館皆可參觀
時間:2024/9/26-2024/12/29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部院區 第一展覽室 105、107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時間:2025/01/23-2025/4/20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部院區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文房百寶」:送潮人,來自桃園,大學與研究所專攻工程科學與天文學,曾有多次翻譯科普書籍與演講、展覽經驗,喜愛古典文學、藝術與服飾等,平素裡也略有涉獵。期望能將自己生活體驗中,美好的、趣味的所學及感受,逐一向大家分享並多多交流。不定期發布,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文房百寶 送潮人 乾隆皇帝 國立故宮博物院 紅樓夢 琅琅專欄 鐘錶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奧斯卡最佳動畫《再見機器人》同名原著漫畫 夢與現實交錯間體會生命中的遺憾

「海廢不再是無用之物」從澎湖海廢與再造藝術反思生態

手錶造型設計與女性貴族有關?你所不知道的鐘錶歷史

新竹才不是文學沙漠(下):日治詩社、戰後壓抑再到文化斷層後的文學獎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