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龍山寺、孔廟皆出自他巧手!一睹閩南建築工藝史與宮廟影響力:清末民初工匠大師王益順

(左起)台北孔廟大成殿藻井、艋舺龍山寺鼓樓
組圖/琅琅悅讀,圖片來源:旅讀or
(左起)台北孔廟大成殿藻井、艋舺龍山寺鼓樓
組圖/琅琅悅讀,圖片來源:旅讀or

文、圖_曾令愉/旅讀
繪_楊美娟/旅讀
感謝_素園藏書

在泉州東部濱海小半島上的惠安崇武鎮,孕育眾多傑出匠人,是謂「官住出泥匠、峰前出石匠、溪底出木匠」。活躍於清末民初的溪底派首席大木匠師王益順,對台灣傳統帶來深遠影響。

南普陀大悲殿基座側邊有王益順留下的款題

夏末,台北大龍峒街上人聲鼎沸,我鑽入那堵「萬仞宮牆」的朱色牆內,在孔夫子跟前,世界頓時沉靜了下來。

廟迷都知道,到台北孔廟一定要看大成殿,仰望那巧奪天工的結網藻井,像座華麗而典雅的小宇宙。那日,大龍峒素園書屋主人陳玠甫告訴我:「建造台北孔廟的建築師叫做王益順,當年施工時他就住在素園舊址。」陳玠甫是台北「老師府」陳悅記祖宅的第九代傳人。陳家來自福建同安,書香傳世,大台北逾半數科舉功名士子為陳悅記門生,而有老師府之譽。而陳玠甫的祖父陳培根更在倡議重建孔廟,並慷慨捐出其在大龍峒的私人庭園「素園」部分土地為廟址,並特別延聘泉州溪底匠師王益順擔綱建造。

近年,陳玠甫在孔廟近處,原四十四坎第一號開了「素園藏書」書店,繼素園之名,承先祖之志,尋文化之根,而陳玠甫也一頭栽進台灣古建築文化的迷人世界。於是,他重訪泉州溪底王益順的故鄉,「我發現,要了解台灣廟宇,一定要知道王益順。」

王益順

王益順廟宇代表作

一九二〇年代的王益順旋風

翻閱王益順(一八六一─一九三一年)生平,無疑是閩南建築史的一頁傳奇。他出身泉州惠安縣溪底村知名的木匠世家,先祖曾於道光年間參與泉州開元寺的修建工程。清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年),年方十八的王益順,以少年木匠之姿勇敢接下難度極高的惠安青山宮移建案,一戰成名,而後陸續承建閩南一帶宗祠與廟宇等,業界尊稱「益順司」。

台北孔廟大成殿藻井出自王益順之手

位於泉州惠安溪底村的王益順故居現況

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益順司因承建廈門黃氏江夏堂而結識台灣仕紳辜顯榮,並在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應辜氏邀請,時五十九歲的益順司率匠師來台建造。自此至昭和五年(一九三〇年)的十二年期間,益順司陸續又在台灣建造了南鯤鯓代天府(一九二三年)、新竹都城隍廟(一九二四年)、大龍峒孔廟(一九二五年)。後返回大陸建造廈門南普陀大悲殿時,因積勞成疾,逝於廈門南普陀工地,終年六十八歲。

在台十二年,王益順留下的不僅是四座精采絕倫的廟宇作品,也留下許多開風氣之先或在台首見的建築手法。其作品中最引人注目者無疑是極盡華麗的藻井──益順司不但在構築艋舺龍山寺時,引進構造複雜的螺旋形藻井,且他在台灣所建造的藻井無一重複,尤以南鯤鯓代天府的鳳羽藻井最為精煉,深見功力。此外,如平頂天花、網目斗栱、盔頂鐘鼓樓等作法,亦令台灣匠界耳目一新。

廈門南普陀寺大悲殿為王益順絕響之作 ©xiquinhosilva/wiki media

當時隨益順司一同來台的工匠陣容亦皆一時之選,在台掀起一陣旋風。從台灣建築流派史發展來看,這股王益順旋風所席捲的不只是觀念上的創新,更對本地匠師帶來一波挑戰,如教授所言,「揭開了二十年代台灣廟宇建築競築運動之序幕」。

「競築」二字,分外生動。當年益順司建造艋舺龍山寺的同時,台灣本地首屈一指的大木匠──漳州彬司派掌門、人稱「彬司」的陳應彬正在木柵修建指南宮,常至艋舺與益順司交流。根據李乾朗教授考述:「兩位大師之相遇,自有相惜相敬之氣概。據傳益順司每聞彬司來訪,必忙備大煙招待。」(注)棋逢對手,更見火煉真金。二位大司阜不但讓一九二〇、三〇年代的台灣廟宇建築大放光芒,彼此也相互取法,例如益順司相當激賞彬司的螭虎栱,其一九二五年設計孔廟儀門的螭虎栱時便出現彬司特有的曲頸突胸式;而彬司一九二三年建造的木柵指南宮大殿結網採取螺旋式,則或許是受到益順司的影響與啟發。

到溪底村尋覓大師身影

然而,相較於柯比意、安藤忠雄這些當代建築大師的名號為大眾所熟悉,圍繞在我們生活周遭這些台灣傳統建築司阜們,名字卻是相對沉默的。陳玠甫表示,當他找到王益順溪底故居時,發現荒草蔓生,不禁感嘆一代匠師蓋了那麼多大廟,故居卻湮沒無聞。於是決定推動兩岸交流研討王益順建築,近也獲得當局將重視保存王益順故居的消息。不過,溪底派弟子劉可煜認為這還不夠,他表示目前兩岸對溪底派的研究多集中在記錄、數據研究與建造歷史等資料考據,但實際上溪底村大木匠師所剩不多,專營大木系統者更僅存王世猛匠師,對於溪底派大木技藝的延續迫在眉睫,「技藝的發展更需要落實於實際的運用,如設計、營建、修繕等。」

匠師之魂不能只留在紙堆裡。今年八月,泉州惠安當地正式成立「閩台古建營造技藝研學實踐基地」,以學用合一為宗旨,位置就在溪底村王益順故居附近的尚藝營建工程有限公司,傳承之意甚美。研學基地裡有一座袖珍的溪底派結網亭模型,其精美絕倫的結網藻井、歇山八角頂,鉅細靡遺地重現益順司絕響──廈門南普陀大悲殿的構造,也具現了溪底派匠師最引以為傲的結網技藝。

「溪底舖內木藝輩出,崇武城上結網亭現。」結網亭上一對楹聯,言簡意深。若想一眼望盡廟宇之中那座如蛛網又如萬花筒般的華麗小宇宙,您必得仰面向天──那便是仰慕大匠之心,最好的姿態。

_本文所引李乾朗教授研究,乃參考其一九八三年於台大建築城鄉所學報之〈王益順匠師在台灣之廟宇建築之研究〉及相關論著,並融入李教授今年八月於泉州發表之〈王益順寺廟及對台灣寺廟之影響〉演說內容,謹此致意。

王益順溪底派建築特色

木瓜筒

瓜筒為承接童柱與通樑之間的構件,益順司溪底派之瓜筒多為修長型的木瓜筒,與彬司派矮胖的金瓜筒有別。

台北孔廟儀門瓜筒

關刀栱
斗栱是樑與柱之間的承托構件。溪底派常用簡潔有力、外型有如刀口的關刀栱,與彬司派喜用造型多變的螭虎栱有別。

艋舺龍山寺三川殿

惠安青山宮

頂心明鏡
溪底派之藻井華麗繁複,網心多置頂心明鏡收頭,並常繪以太極八卦圖騰,與彬司派多半留出空井、中脊外露有別。

艋舺龍山寺三川殿

風吹嘴
閩南及台灣傳統建築有一種屋頂翼角起翹,有如迎風翻揚。此乃因閩台地區多颱災,屋頂翼角需承受極大風壓,故在角樑之上再加一根角樑並舖雙層桷木,以增強翼角剛性。台灣現存風吹嘴翼角建築多出於溪底派匠師之手。

艋舺龍山寺三川殿

網目斗栱
為溪底派特色之一,以縱橫及斜角之斗栱交織而成,具高度裝飾性。艋舺龍山寺三川殿被認為是台灣最早之網目斗栱。

艋舺龍山寺三川殿

盔頂
又稱轎頂、攢尖頂,此種屋頂形式在清代台灣廟宇建築尚為罕見,而後益順司於南鯤鯓代天府拜亭再度運用此法,復為不少廟宇仿效。

艋舺龍山寺鼓樓

平闇
即平頂天花板,以窗格遮住屋頂下的樑架。平闇於台灣寺廟中並不常見,益順司於台北孔廟大成殿邊港間所作平闇尤特別,乃先以欄杆圍出長方形井,再覆以窗格露明天花,有助通風,或許是為因應暑熱氣候而設。

台北孔廟大成殿邊港間平頂天花

●文章授權轉載自《旅讀or》雜誌第152期:尋找天菜!,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旅讀 第152期
出版頻率:月刊
出版日期:2024-10-01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旅讀Or 龍山寺 工藝 宮廟文化 艋舺 建築 孔廟 閱讀藝文 日治時期 李乾朗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此陽非彼羊?從故宮文物「金彩三羊開泰瓶」認識諧音吉祥話與像生瓷

「太依賴視覺,使聆聽能力退化」臺史博《聽・見》策展人分享紀錄聲景意義與記憶

台北龍山寺、孔廟皆出自他巧手!一睹閩南建築工藝史與宮廟影響力:清末民初工匠大師王益順

怪美味的!鮟鱇魚口感堪比龍蝦 饕客才知道的私廚與吃法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