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聆聽編織──臺史博「當夏日微風走過」聲景工作坊側記

參與者在講師帶領之下,一起尋找空間中的聲音 (洪永鑫攝)
參與者在講師帶領之下,一起尋找空間中的聲音 (洪永鑫攝)

文|范欽慧
圖|洪永鑫、范欽慧

聆聽時空的相會

時至大暑,西南氣流吹過角樓上方的測風塔,氣象站同仁緩緩升起旗子,告知今天的風向測報。在西村所長的辦公室裡,有一口從日本運來的實木精工舍SEIKOSHA發條鐘,此刻微風徐徐地從他背後的窗戶竄進。暑氣逼人,窗外蟬聲大噪,他瞄了手上的碼錶,挺身走出測候所,朝隔壁消防局走去──他必須趕在12點鐘,敲響頂樓的鐘聲。

臺南測候所,2024「臺灣聆聽日」聲景工作坊在此靜耳傾聽 (洪永鑫攝)

在這海拔14公尺的鷲嶺上空,是市的最高之丘,也是最接近天堂的位置。在這裡可以聽見附近廟宇與教堂傳來的鐘聲,然而西村所長敲響的鐘聲,卻是劃清工作與休息時間的分界,周而復始掌握著人們生活的節奏。

「老師,我終於找到想要寫的文學靈感了。」 一位學員興奮地打斷我解說時的沉浸與想像,瞬間讓我從1920年代的時空回到2024年的當下。昔日的聲景,轉換為轟隆隆的冷氣空調,儘管門窗緊閉,我們依然隨聲而來,在歷史的流動中相遇。歲月隨著人們的氣息一吐一納,聲音如織,我們靜耳傾聽。

置身在這座不久前才修復完成的古蹟中,我想像當年室內所陳設的儀器,包括那些電報、摩斯密碼、各種擴音設備⋯⋯,讓「風聲」變成了一連串科學的符碼。曾經交織出的眾聲喧嘩,都墜落在某個密室中,徒留那些數字、線條、還有五顏六色的旗子。聲音,成為隱形的線索,對一位創作者來說,這一切就足夠編寫成一個動人的故事腳本。

然而更讓我著迷的,反而是沉默的焦點。測候所內的百年老鐘仍然豎立高掛,只是停擺多年,旁邊還放了一把鑰匙。我央求氣象站工作人員讓我們聽聽老鐘之聲,於是老鐘門片被輕輕開啟,上完鍊後的老鐘似乎活了過來,「時間之心」又砰然跳動,傳來「答答答」的平靜旋律。這一刻的聲響,完美呼應著今年的主題:「時之織」。就在2024年7月17日,我們因「臺灣聆聽日」而來,一群人共同聆聽老鐘百年不變的迴響,在歷史的帷幕下,由聲音鋪陳的故事充分呈現了人文的獨特風景。

在寂靜中找回聲音記憶

聲音乘風而來,我們御風而行。多年來,我就像是那位手握開啟時空聲響的鎖匠,透過聆聽去喚醒沉睡的感知。那曾是我走過青春年少的記憶,在森林中獨步多年,帶著另一對沒有大腦的耳朵出發,走向一條自我開啟的道路。身為一位野地錄音師,聆聽成為點燃我熱情的燧石,彷彿那是一個很古老的約定,我必須安靜地把自己化成一座雕像,在風中捕捉生命的訊息。

正在採集晨間的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聲景 (洪永鑫攝)

很久之前我就決定,要成為能夠走入森林中,用聆聽去理解這個世界陌生語彙的人,於是那些在天上飛的、地下爬的,都用著獨特的聲波向我召喚。我曾經在夏夜銀河下傾聽鷹鵑的呼喚,在冬日湖畔等待灰林鴞的獨唱,在東海岸落日餘暉中凝神地記錄卵石的翻攪,在玉山山脈第一道晨曦之際記錄清晨大合唱,在車水馬龍的都會公園記錄蟋蟀的小夜曲,在薄霧朦朧的夢幻湖畔傾聽20年的蛙鳴⋯⋯幾乎每一個「聲物」,我都保留了與牠最初相遇的模式記憶標本。時間隨眾星輪轉,我的聆聽不只是一條蜿蜒的聲線耳語,更是透過自身移動的經緯交錯,鋪陳出一張密緻立體的際遇網絡。

錄音工作讓我可以覺察更多生物的存在,也幫助我打開自己的感官,彷彿配備升級,讓感受更加犀利,也更能體悟到深邃的觸動:寂靜。若只為一份寂然,伏櫪何須千里尋覓。此身的聆聽,又何必掀起眾身的追尋。然而這條路分歧兩端,一方的我只想要遠避人群,隱逸荒野,另一個我卻躍入紅塵深潭,為「寂靜」發聲。或許是領略過那樣的絕美、生機與感動,讓我逐漸超越了自己。我相信,若自己曾經被這樣的聆聽所改變,或許有些人也正在等待相似的邀請,畢竟我所聽到的一切,絕對不是人類世界的背景音樂。

近一、兩百年,全世界的人們似乎正在經歷集體的「斷線」過程。與時俱進的交通噪音,逐漸改變人類對於生活周遭自然環境的關注,許多動物配合都市生活的情境,改變自己的溝通模式來迎合人類對牠們的壓迫。這些干擾甚至從陸面擴展到海底,讓許多海底生物飽受人造噪音的痛苦。人類無止盡地製造聲響,藉此來彰顯自己的權力,卻使人類離自然越來越遠。

帶大眾走陽明山夢幻湖步道,聽編織在風裡的聲音 (洪永鑫攝)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變人的感知,但至少我可以創造機會,讓更多的人懂得聆聽這片土地的聲音,留下屬於當代的聲景記憶。於是我特別選在盛夏的7月17日舉行「臺灣聆聽日」,希望藉由「717,聽一聽」的意象,並與7月18日「世界聆聽日」(World Listening Day)接軌--這一天也是「聲景之父」R・莫瑞・薛佛(R. Murray Schafer)的生日。「世界聆聽日」是芝加哥藝術學院教授Eric Leonardson(後稱Eric)所創,而我在2016年5月於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國際生物聲學大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coacoustics)與Eric結識,十分認同這種結合藝術人文與科學研究的節日,來推動環境關懷的社會運動。

2017年起,我開始在臺北、臺中、高雄、彰化等地逐年舉辦臺灣聆聽日:「靜城淨心」、「尋找一座城市的聲紋」、「從中山到山中」、「2020聽見二林」、「聲物翻轉的聆聽」、「那一天我們共同聆聽的早晨」、「尋找55分貝的靜土」等,用生態與歷史人文,鋪陳出一座城市與地方發展的變遷紋理,曾帶大眾傾聽臺北橋上的摩托車瀑布,以及淡水河下的水底聲景。到了2024年則是來到臺南,主題取名為「時之織」,與在地夥伴目目文創合作,帶大眾進行聲景走讀,用自己的雙足與雙耳去閱讀城市的生老病死,並用「傾聽」來進行不一樣的社會運動。從聲景的角度,建構更具在地特色與主張的文化創意環境,增進民眾對地方的情感。

寂靜山徑,讓一條步道改變人類聆聽自然的姿態 (范欽慧攝)

於是,聆聽成為一種連結人與土地的重要手段。除了舉辦「聆聽日」,我希望臺灣的森林能保留讓人可以專注聆聽的動線,而「寂靜山徑」計畫就是出於這樣的想法,讓一條步道改變人類聆聽自然的姿態。「寂靜」並非無聲,反而是讓人類學習安靜,聽見自然中的繽紛,而這樣的聆聽,讓人類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非人造的聲音上,找回更多尊重的空間與選擇。我個人也是在這樣的寂靜中聽見更多內在的自己,甚至穿越時空,啟動靈性的對話。

聆聽源自我們的記憶本能

透過聆聽來感知世界,是一套極為原始的記憶本能。世界演進到現代,出現許多轉變,也是我很想深層掌握的脈動。2021年底,我特別記錄了三年一次的迎王祭典聲景,透過文化議題、生態論述、宗教信仰、兒童與動物的政治位階、公民集體行動等多元角度,展開當代藝術所關注的主題,即「人與非人」、「常與非常」的中軸線,滲入多元的感官,正如法國哲學家巴諦斯特.莫席左(Baptiste Morizot)於《生之奧義》(Manières d'être vivant)所寫:「人類的生活方式為諸般迷奧之一,只有我們與周遭的動物、植物、細菌、生態系所擁有的成千上萬種其他生活方式交織在一起時,才有意義。」

與人潮一同在海灘,「聽」東港迎王平安祭請水儀式 (洪永鑫攝)

迎王平安祭典的最後高潮:送王——燒王船 (洪永鑫攝)

我完成的作品「東港迎王祭典——大音希聲的多重聆聽」在今年8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聽・見:聲音記憶特展」中展出,當中記錄迎王到送王的聲音,蘊含我的身體感知與聲音記憶,來回應潮濕又朦朧的那一周。從平靜到喧囂,再從喧囂到平靜,透過炙熱燃燒的王船,聲音透露了許多感官訊息,也展現當下我們的共同記憶。

在臺史博帶民眾體驗聲景採集,聆聽環境中細緻的聲音 (洪永鑫攝)

同樣在今年7月,我在「當夏日微風走過」的聲景工作坊帶民眾隨風的指引,去尋找三種聲音。第一種是找到最能代表臺灣歷史文化的聲音。第二種是在當代環境中,找到獨特的聲音。第三種則是聆聽一個非人造的自然聲響。我出動「教具」:立體麥克風與水下麥克風,讓大家可以仔細傾聽在博物館內迴盪的腳步聲、周圍遊客的低語、館外水池裡魚群的交談聲,還有灰頭鷦鶯、紅冠水雞、朱頸斑鳩、貢德氏赤蛙在附近草叢的獻聲,大大地突破眾人對博物館的感知與想像。除了喚醒許多共同的記憶,更創造了屬於當代的獨特聲軌。

傾聽臺史博園區的各種聲音 (范欽慧攝)

風,始終千變萬化,一如聲音的縹緲不定。多年的聆聽,我始終在風中編織,也逐漸參悟到,只要我們願意喚醒記憶,就能夠開啟聆聽的鎖鑰,以開放的心去覺察細緻的牽動,經驗世界的起伏與奧祕。不論是奔騰湧現,或是清流灌注。每一刻的你,真實感受到的,都是全新的聲音風景。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63期「聲活記憶」。

展覽資訊:

聽‧見:聲音記憶特展

展  期|2024.08.07~2025.02.02

地  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特展室

展覽簡介|聲音扮演著儲存記憶的重要角色,它能喚起回憶及感知,它能流動,卻又能激發感動,使得不同的個體產生共鳴與交集,塑造共享的生命體驗和價值觀。「聽‧見:聲音記憶特展」聚焦於「聲音」,提供一個不同記憶歷史的方法。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史博 古蹟 臺南 東港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模範棒棒堂」戴谷年帶你去桃園平鎮 3站推薦景點感受客家文化

魚香四溢20年!馬祖東引「黑鮸魚丸」的美味秘密

史上最尷尬!陳澄波的同學、經常被寫錯名字的藝術家:江海樹──名單之後#145

響應陳澄波百三特展講座!從作品中的山林出發,談台灣山林植物與創作──黃博鈞x鄒欣寧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