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次女「陳碧女」 消逝於228悲劇的畫家之夢──#名單之後117

文/ 王德合(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兼任講師,嘉義市美術協會理事長,創作者)

陳碧女 入選 府展第6回

陳碧女(1924~1995)—(1895~1947)之次女,1943年就讀嘉義高等女學校(今嘉義女中,以下簡稱嘉女)三年級時,即以油畫作品〈望山〉(山を望む)(圖1、圖2)獲第六回府展洋畫部入選。因與畫家父親陳澄波同時入選而受到矚目,獲畫評「虎父虎女」之讚譽。

圖1. 陳碧女 〈望山〉 1943 第六回府展 圖片來源:《第六回府展圖錄》

圖2. 陳碧女 〈望山〉 1943 油彩畫布 70.5×59.5cm 第六回府展 圖片來源:張光文先生提供

陳碧女自幼即展露繪畫天分,在陳澄波1931年創作於上海的作品〈我的家庭〉中(圖3、圖4),他透過家人手中所持物品,清楚傳達每位成員的興趣。緊坐在畫家身邊的陳碧女,身穿披肩、手持著人物畫片,似乎特別受到畫家的疼愛與繪畫上的期許。陳碧女能入選府展,讓父親欣慰和振奮,正在臺北看展的陳澄波,立刻寄了〈望山〉的明信片催促愛女北上看展(圖5)。

圖3. 陳澄波 〈我的家庭〉 1931 油彩畫布 91×116.5cm 私人收藏

圖4.〈我的家庭〉局部 陳碧女(左二)手持人物畫片 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圖5. 陳澄波寫給陳碧女的明信片正反面 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在陳碧女的口述歷史記錄[註1]中曾提到:「父親認為我稍有畫畫天分,鼓勵我認真打拼,畢業後要送我到東京讀他唸過的學校[註2]。」陳碧女此時心中的畫家之夢看似光明,未料戰事日益嚴峻,「因為戰爭的關係,剛好從我畢業那一期開始不能去日本求學」。陳碧女1944年自嘉女畢業(圖6),赴日尋藝的計畫受挫,轉而參加教師檢定,擔任嘉義白川公學校(今嘉義市大同國小)教師。

圖6. 陳碧女 1944年攝 圖片來源:張光文先生提供

1945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軍隊來臺接收。因為陳澄波能說華語,因此被推任為嘉義地區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的副主任。陳澄波1946年的作品〈慶祝日〉(圖7),即描繪「光復節」嘉義街頭飄揚國旗的慶祝景象,陳碧女也將她入選府展的作品〈望山〉加上了國旗(圖2)[註3],可見父女倆對中國政府是有著情感與期待的。

圖7. 陳澄波 〈慶祝日〉 1946 油彩畫布 72.5×60.5cm 私人收藏 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1947年的,讓陳碧女遭受了最沉痛的打擊,她和弟弟親眼目睹摯愛的父親陳澄波在嘉義火車站前被槍斃。陳澄波的名字成為禁忌,他的畫作深藏在住家閣樓超過30年不敢公開。悲憤與恐懼、家庭經濟的重擔,陳碧女的藝術追尋自此幻滅,畢生只留下這時期創作的9件作品。

陳碧女於1995年因病辭世,她留下的文字資料,多是有關陳澄波遇難的回憶訪談,少有關於自己的創作介紹,訪談中偶述及父親對她藝術天分的期待及指導的片段。除了父親的指導,她是否也曾受中小學時期教師的啟蒙?筆者追尋陳碧女的資料,發現她就讀嘉女的「圖畫」老師矢澤一義[註4]、白川公學校的老師安西勘市[註5]同時入選了第六回府展,矢澤一義也曾指導其水彩畫[註6]

陳碧女1942年就讀高二時,以〈嘉義公園太保樓〉(圖8)入選臺灣美術協會洋畫部第九回,同樣題材也出現在陳澄波和矢澤一義的作品中。陳澄波的〈嘉義公園〉(圖9)以其獨特的俯瞰式多視點技法描繪廣闊的公園景觀,太保樓出現在左上角遠處;矢澤一義1941年入選第四回府展的〈夏時綠蔭〉(圖10),則是單一視點的透視畫法,陳碧女此時的作品和矢澤老師明顯有著更高的相似性。而在陳碧女白川公學校高等科的畢業照中(圖11),安西勘市赫然現蹤,依座位安排判斷,安西應是她的導師。兩位老師都曾參與當年嘉義「青辰美術協會」的活動,陳澄波是該會顧問,彼此熟識,在學校對陳碧女有繪畫上的指導應是自然之事。

圖8. 陳碧女 〈嘉義公園太保樓〉 1942 油彩畫布 45.5×38cm 圖片來源:張光文先生提供

圖9. 陳澄波 〈嘉義公園〉 1937 油彩畫布 91×116.5cm 私人收藏 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圖10. 矢澤一義 〈夏時綠蔭〉 1941 第四回府展 圖片來源:《第四回府展圖錄》

圖11. 白川公學校高等科畢業照 1940第一排右四為陳碧女、右六為安西勘市 圖片來源:張光文先生提供

陳碧女入選府展的〈望山〉(圖2),是陳碧女最成熟的作品。該作由住家樓上東望玉山,近景濃重的大樹和屋頂包圍成一封閉空間,使畫面聚焦於中央明亮的屋舍與遠山,此作與陳澄波的〈初秋〉(圖12)有著極為相似的構圖。陳碧女隨後再以作品〈後方的勞動〉(圖13)代表台南州參加美術奉公會展出,這也是她所留下的最後一件作品。此作描寫嘉女學生到公園勞動服務的情景,題材正符合皇民奉公會全民動員的政策宣傳,和陳澄波的作品〈長榮女中校園一景〉(圖14)也有著相似的內容與構圖。觀諸陳碧女遺作,皆在嘉女期間創作,風格明顯受到父親的啟發影響。這三年的作品明顯逐步穩定成熟,若能順利依計畫赴日學習,前途可期。可惜時不我予,藝術之夢戛然而止,令人唏噓。

圖12. 陳澄波 〈初秋〉 1942 油彩畫布 91×116.5cm 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圖13. 陳碧女 〈後方的勞動〉 1943 油彩櫻花木 33×24cm 圖片來源:張光文先生提供

圖14. 陳澄波 〈長榮女中校園一景〉 年代不詳 畫布油彩 31.5×41cm 圖片來源: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117

註釋

1. 張炎憲二二八口述歷史團隊採訪陳碧女口述紀錄,採訪地點:臺北市撫遠街張宅,採訪日期:1994.06.11,口述記錄整理及提供者:陳碧女長子張光文先生。

2. 1924年陳澄波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就讀,1927年畢業後升上該校研究科,1929年完成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學業

3. 賴明珠,〈父權與政權在女性畫家作品中的效用-以陳碧女四O年代之創作為例〉,《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台灣女性圖像藝術》,臺北:藝術家,2009,頁430。

4. 有關矢澤一義的介紹,可參見林榮燁撰文之〈【名單之後】日治時期嘉義洋畫家矢澤一義的活動紀錄與他的府展作品〉。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chenchengpo/showNews.php?aid=167。

5. 有關安西勘市的介紹,可參見筆者撰文之〈【名單之後】安西勘市──畫家的創作與傳承〉

同註3,頁434。

●本文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名單之後 陳澄波 藝術 閱讀專題 二二八事件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國資圖舉辦「2024 永續發展論壇」集結各界代表 探討多元的觀點

快速認識日本九州的三種方法:鐵道、拉麵道、湯道

瑞典美術館 Artipelag 與梵谷沉浸 展開跨時空的藝術對話

新竹鮮為人知的佛像外銷奇蹟──日式小型家用佛像雕刻師王水村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