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間的11個靜止片刻:木村義子與她的靜物畫──#名單之後115

文/黃博鈞(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

木村義子 入選 臺展第1-10回

靜物畫的故事與『看』無關,而是要細看⋯⋯描繪世界的方式幫助我們決定什麼東西寶貴,什麼東西可以忽略或貶抑。

—BBC,《Apples, Pears and Paint – How to Make a Still Life Painting》

木村義子 圖片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34-10-24(日刊6版)

木村義子,曾受石川欽一郎的指導及影響[註1]。在臺展開辦後的十年間,她是少數每年都有作品入選的畫家之一。十屆的臺展中,木村義子入選了十一幅作品,如同為十年的時光留下十一個靜止片刻。

自1927年開辦臺灣美術展覽會以來,能夠有作品入選其中,對畫家來說已屬難得。要能夠連續十屆入選,木村義子需要穩定且持續的,持續淬煉生命時光於作品中。還要讓作品維持在一定水準,才能在每次展出中不顯失色,與畫家及評審們一年一度地以畫對話。在第十屆臺展落幕後召開的祝賀會,也特別安排授與儀式,致贈紀念物給連十年入選臺展的畫家們[註2]

上百位曾參展的畫家,能連十年入選的僅占十位左右。包含被大家熟知的郭雪湖、林玉山、、李石樵、陳進、李梅樹等人,以及日人畫家村上英夫(村上無羅)、宮田彌太郎、竹內軍平,以及本文所介紹的木村義子[註3]

Jacopo de’ Barbari,〈靜物:鷓鴣與鐵臂鎧〉,1504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木村義子的參展作品,半數以上選擇以靜物畫為主題。靜物畫,發展歷史可追溯至相當久遠之前。到了十六世紀,成為了一種藝術形式,義大利畫家雅各布・德巴爾巴里Jacopo de’ Barbari的〈靜物:鷓鴣與鐵臂鎧〉(1504)一般被認為是歐洲近代最早的靜物畫[註4]。靜物畫其一是種對現實事物的圖像性再現[註5],畫家擬真地畫下物品,讓人覺得彷彿伸出手就能摸到,在相機尚未出現的時代,成了留存現實的理想方法。

木村義子,〈枯れ行く花 (殘花)〉,1929 圖片來源:《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木村義子,〈花〉,1934 圖片來源:《第八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其二,靜物畫表現的也是對於生命轉瞬即逝、萬物極易消逝的思索。畫家們會在作品中選擇畫下許多鮮花或易腐壞的食材,讓它們在畫作中始終美好,如鮮活生命般的不朽,反過來反映它們在真實世界的短暫或脆弱。而觀看這幅畫的我們、畫下這幅畫的畫家,或許也能因此被提醒起生命裡的重要事物。

畫家創作靜物畫時,在可能漫長、精巧而專注的創作過程裡,都會有一個至數個的創作意圖。同時,在二十世紀初期,抽象畫出現後,畫家本人的主觀意念,也成為觀者欣賞時,可以品味作品的角度之一。意念被放進作品,連同畫中靜物被留存下來。在木村義子十年間的十一件靜物畫作品中,它們可能又透露了什麼不同的訊息?

木村義子,〈庭の靜物〉,1931 圖片來源:《第五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在她於臺展第五回(1931年)入選的〈庭の靜物〉一畫,一只淺色壺具被擺放到植物繁茂的庭院之中。雖題名為靜物,畫面卻不太靜。除了壺具的邊緣仍清晰,水果和碗不掩飾地被抹上色彩,周遭庭院的草葉和花,正以不成比例的大小張揚開放,畫面左側的草細長尖銳放射,右側或層疊或塊狀的草花佔據右側空間,看來也隨時能再多竄出一針細葉。中央被圍繞的壺、水果與碗,從他們的倒影延伸到下方的深色空間,不只讓畫面得以舒緩,也連結起觀者與畫,帶我們走入畫裡。豐富的畫面如樂曲的不同聲響,從人工造物的壺身的均衡,直到自然生命的草花的狂放,都在木村義子的筆下揉合在一起。

木村義子的靜物畫,充斥著得以細看的魅力。每幅作品,則紀錄了該年度的一個片刻、一則故事。名為靜物,讓人靠近一點一再觀看,細細分享。

木村義子,〈庭さき(庭前)〉,1936 圖片來源:《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到了臺展第十回(1936年)入選作品〈庭さき(庭前)〉,庭院出現了不同景象。這幅作品,似乎已跳脫了過往靜物畫的畫法,雖然仍選擇將植栽和花盆入畫,莖葉的型態趨向了粗線條與幾何圖形的組成,植物顯得粗壯飽滿。錯落交疊的葉片與或方或圓的花盆間,引人注目的是畫面左下角。從右上方撒落的光線,照向左下那一只隔了些距離的亮色圓盆,裡面插著兩支花苞。花苞圓潤朝上,其他盆栽也正等待他下一刻的綻放。

在1927年至1936年的十年間,木村義子從首次入選的〈靜物〉到第十屆的〈庭さき〉,可看到多種不同的創作意圖,我們因爲她不輟的創造力感到振奮,也從中感受到畫家的嘗試和改變。雖然關於她的生平故事,仍要等待更多的機緣去發掘。從她每年入選的作品,仍成為了解木村義子的途徑。重看各幅作品,來拼湊畫家的可能樣貌。

然而,從每幅作品中,透過物與物在構圖裡的連結關係,呈現出的均衡而穩定,似乎仍具有同質性,能夠辨識出在創作時所追求的某種畫家的意念,讓人能脫口而出:「喔,果然是木村義子的畫啊!」

115

參考資料

1.〈第八囘臺展に入選せる 閨秀畫家の橫顏〉,《》,1934-10-24(日刊6版)。

2.〈臺展十周年祝賀式 きのふ盛大に擧行 連續入賞者及び勤續役員 夫々記念品を贈る〉,《臺灣日日新報》,1936-11-04(日刊7版)。

3.〈臺展十年 連續入選者 表彰遲延〉,《臺灣日日新報》,1936-10-22(夕刊4版)。

4.維基百科,「靜物畫」詞條

5.朱利安.貝爾(Julian Bell),〈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繪畫」嗎?談「繪畫」與「標記」〉

6.「靜物畫」的歷史與發展(Apples, Pears and Paint – How to Make a Still Life Painting)

7.臺府展資料庫,網址

●本文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名單之後 臺灣日日新報 畫家 陳澄波 創作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台幣500元改鈔遭熱議!盤點英鎊民選改鈔流程與設計巧思

冬天食物必有薑?讓人愛到涕泗橫流的美食:番仔薑麵線

令人驚嘆三大布達佩斯的圖書館 從書海探索匈牙利文化

彩筆下的女性身影!教員畫家「竹中正義」──名單之後#148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