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對話錄:重訪臺灣研究先驅──伊能嘉矩、陳紹馨,與傳記作者們的對話

左起為講者鄭力軒、陳偉智和臺史博館長張隆志。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左起為講者鄭力軒、陳偉智和臺史博館長張隆志。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文∣李典榮

攝影∣小島愛平面社

講者:鄭力軒(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偉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 所助研究員)

主持人:張隆志(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

時間、地點:2023.02.26(日)15:00 臺南

春日連假的臺南車水馬龍,「對話錄系列」講座第四彈將目光聚焦臺灣研究的先驅,這次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陳偉智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鄭力軒,由兩位研究人類學家伊能嘉矩與社會學家陳紹馨的傳記作者,開啟一場對臺灣研究先行者們嚴肅而不失趣味的探尋。

臺灣研究先行者:陳偉智與伊能嘉矩的相遇

陳偉智分享自己在臺大時曾參加「臺灣研究社」,過程中認識到,近代知識在臺灣的展開並非自然存在,而是不同時期不斷有人研究、定義與劃定範圍,發展特別的方法。

2014年,他參加了由黃英哲教授與梅家玲老師共同策劃的臺大出版中心「臺灣研究先行者」計畫。此一書系最初構想便是探究「臺灣研究」的領域範疇是如何形成?不論文史、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這些研究與知識的生產,是從何時開始經歷制度與非制度的因素、人物與思想的發展,以及不同問題意識與知識體制的轉換,才有現今臺灣研究的樣貌?此書系便是想用個別領域的重要開創人物,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有趣的是比起伊能嘉矩,陳偉智先認識的名字反而是陳紹馨,大一時他讀了陳紹馨的《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引發對臺灣史的興趣。隨後又在吳密察、曹永和老師的課程中,不斷看到伊能嘉矩的名字,種種機緣讓他想更認識伊能嘉矩,進而投入殖民地人類學史等日本統治臺灣之後的文史類和民族學調查的研究,後續亦以此一領域在研究所完成碩士論文。

書名:《臺灣文化志(上、中、下卷,全新審定版)》
作者:伊能嘉矩
出版社:讀書共和國/大家出版

在此基礎下,陳偉智選擇撰寫伊能嘉矩傳記,於2014年出版《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並在2022年出版增訂版,增加近百頁篇幅。增訂版中比較重要的部分是收入伊能嘉矩手寫整理的研究要領表和他在田野的照片。這份手寫在長約三公尺、寬約一公尺紙上的研究要領表,整理了從體質、社會組織、文化、歷史以及語言等人類學各領域應該要調查的事項。而田野照片則是伊能1904年隨同當時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前往臺灣山區視察,10月在阿里山達邦社拍攝的,同行者還有通事、警察,與環繞著達邦社的鄒族人。

陳偉智表示,1950年,戰後第一位在臺大講授臺灣史課程的楊雲萍教授,課堂期末考中有請同學評述伊能嘉矩的《臺灣文化志》的考題。臺南縣文獻會也在1950年成立,許多文獻委員如莊松林、吳新榮、石暘睢等皆是日本時代非常重要的文史研究者,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便參與臺灣文史研究計畫,當時伊能嘉矩的研究成果也常是重要的參考資源。除了楊雲萍老師在學院裡的臺灣史傳承,地方文獻社團也持續於各地深化地方文史的研究調查,臺灣研究便透過這樣的模式延續至今,直至1990年代後開始有更豐富活潑的臺灣文史研究活力加入。

陳偉智介紹伊能嘉矩。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被遺忘的人:鄭力軒所認識的陳紹馨

鄭力軒表示加入「臺灣研究先行者」書系撰寫工作時,之所以研究陳紹馨,是因黃英哲老師認為,除了日本來臺的學者外,也應該關注臺灣本土的學者。攤開陳紹馨的學術生涯,會發現他參與並繼承了很多領域的知識發展,如社會學、哲學、人類學、學、歷史學、人口學等,卻是被長期遺忘的一個學者。

陳紹馨經歷頗豐,從日本時期的臺北帝大到後來的臺大時期,也曾待過土俗人種研究室,與戰後臺籍老師楊雲萍、戴炎輝等相比,是戰前就在學院的少數派,並參與過臺大歷史學系、考古人類系、社會學系的創辦,其地位幾等同於開創者,但不知為何上述系史中卻不怎麼談到他。

鄭力軒也提到陳紹馨正規的學術著作豐富,他在日本東北帝大就讀及留任助教時已經有不少著作,像是針對黑格爾、尼采的哲學研究和一些日本社會學思想的研究,是頗受當時日本社會學界注目的學者。1936年回臺,1941年參與《臺灣》的發起,從這樣的經歷,也可再挖掘出陳紹馨和臺灣文學社群的連結:陳紹馨曾在臺南高等商業專門學校讀書,不僅認識吳新榮、賴和,更是林茂生的學生,1926年也在文化協會的夏季學校授課過。

戰後,陳紹馨開始人口學的研究,也出版過專書,當時他結識美國重要的人口學家,如Irene Taeuber,自1948年開始與臺灣有合作關係,或許因為如此,陳紹馨更常以人口學家的身分被提及。

同時,陳紹馨也和人類學家有所連結,例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Morton H. Fried,因為不能去中國,便來臺灣進行當時仍稱做中國社會研究的漢人研究,可以說美國人是最先開始進行臺灣人類學學術史有關臺灣和漢人相關的研究,也因此在1960年代,人類學領域開始被認為是一個學術領域。

不過鄭力軒也補充,即使參與眾多領域的研究,陳紹馨個人的生命認同仍是一名社會學家。鄭力軒認為,臺灣對陳紹馨的記憶需要不斷再討論,陳紹馨〈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一文被認為是1960年代臺灣研究重要的學術論證,與當時放在「中國─臺灣」的框架不同,成為後人進行臺灣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也讓陳紹馨被有限度的記憶。陳紹馨的學術經歷包括日本、德國和美國,參與過當時國際學術界的重大變化,也進行不少以當時學術水準來看都是相當不錯的研究,就其經歷與學術成果而言,陳紹馨都是一位不應被遺忘的臺灣研究先驅,但為何如今談起他的人會如此有限呢?

在臺灣研究的歷史脈絡中,陳紹馨的特殊性更在於他參與過非常多不同的領域,因此承繼中西學的研究脈絡,但在戰後,在談論人類學術時常常將中學、西學二元對立,使得陳紹馨某種程度無法融入知識體系傳承的脈絡。但不論我們同不同意,我們的確能從陳紹馨的研究中,看見不同體系的知識與臺灣的關係。

鄭力軒談陳紹馨。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臺灣研究・再定義

陳紹馨曾於1956年的文章〈臺灣的社會變遷〉中提到,臺灣自1920年代開始現代化,一個顯著的例子便是團體型態從原本的血緣、地緣為主,轉而開始出現自願性結合的群體;1930年代也開始出現許多新的文明事物,都是臺灣社會演進的歷程,那臺灣研究又是如何傳承的呢?

陳偉智提到,伊能嘉矩在1925年過世,臺北帝國大學在1928年設立前便去日本岩手縣遠野町找伊能的家屬洽談伊能嘉矩的藏書、手稿與蒐藏的標本,並成立「伊能文庫」,這是臺北帝國大學最早的臺灣研究特藏資料。

因為有伊能的資料,當時在臺灣的日本人類學者國分直一與金關丈夫在做臺灣調查與研究時得以相互結合;而伊能嘉矩的研究也影響不同時期的臺灣研究與族群調查,例如臺灣人類學家陳奇祿在戰後回到臺灣,成為《臺灣風土》的編輯後,與陳紹馨與國分直一等學者往來頻繁,此後也參與整理伊能嘉矩的文書與標本等文獻。因此若閱讀1950年代關於臺灣的文章,很容易看見引用伊能嘉矩的論述,成為那時期做歷史、考古、人類學研究等一定要徵引的資源,對後續的臺灣研究影響甚深。

現場問答環節,聽眾問到日本時代前後的臺灣研究異同,陳偉智對此表示,日本時代前的田野調查並不如日本有系統化,因為系統化有一部份是殖民的需求;在日本時代以前,更多是如19世紀中葉後西方博物學者或傳教士、海關官員等旅行文學,比較侷限在一個點或少數的縣市,因此田野、臺灣研究等範疇,也會因時代而轉變,並應重新審視。

張隆志館長表示,臺灣研究的譜系可以簡單分成兩個路線:外來人對臺灣的研究、與臺灣人對自身的研究,而每個時代都有其自身的背景,不必過度神化臺灣研究的先驅,而是從臺灣研究現今多元、多重的系統交織下,去看待這些有幸保留至今日,不同體系留存的傳統,並從中想辦法運用在當代的情境,以面對未來的課題。

全場大合照。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58期「Hito流行音樂」。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史博 中研院 政大書城 民俗 考古 歷史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古人派對必備樂器!從美學修身到流行伴奏:古琴

林青霞最愛這家水餃!從庶民小吃到連鎖店 台灣代表性美食:餃子

「模範棒棒堂」踢館者戴谷年帶你去桃園平鎮 3站推薦景點感受客家文化

魚香四溢20年!馬祖東引「黑鮸魚丸」的美味秘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