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蓓琪/最溫柔的手——助產士周玉惠

玉惠阿姨。萬蓓琪攝影(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玉惠阿姨。萬蓓琪攝影(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文.攝影∣ 萬蓓琪

臺灣女人拍攝計畫

自2008年開始,臺史博以此計畫記錄不同世代與族群的女性生命史,跳脫以往「大歷史」的觀點,聚焦於女性日常生命中的「變遷與適應」。本專欄將持續分享此計畫的成果。

在和玉惠阿姨見面之前,她已經被好多人提起過無數次。她是一位住在市三峽的助產士,幾乎所有想要採取的人,都查過她的名字。

幼時耳濡目染,14歲成功接生第一個孩子

1958年出生的玉惠阿姨,身型嬌小敏捷,眼神明亮而話語質樸。「阿祖的兩個兒子,我的阿公和叔公,兩兄弟包辦中、西醫。我阿公不僅看婦科、小兒科,也有在接生;我的爸爸是臺大醫專畢業的,媽媽也是在臺大訓練的醫護人員。」有別於生育率低下的現今臺灣,玉惠阿姨分享道,「以前一天會有十幾個人要生產,她們就會先來家裡待產。我們讓她們都坐在椅子上,大家就聊天。我媽就是煮一些蛋啊、麵線給待產的孕婦們,或是煮些稀飯給她們吃,她們吃吃吃、等一下、聊一聊,這個要生了,這一個生完換那一個,那個生完生哪一個人,好像都是這樣子,都很快就生下來,生雙胞胎的也會有。」

玉惠阿姨講著就笑了,「而且啊,好奇怪,生孩子好像一陣一陣,就是說今天接生了一個兒子,後面很多個都會接生到兒子。」網路上甚至有曾向玉惠阿姨諮詢過的人,分享自己在助產所裡看過一張板子,上頭是玉惠阿姨依照經驗記下來,幾月幾日生男生女的OX表。

14 歲的某一天,玉惠阿姨的母親出門接生,「家裡來了一個人說要生了,那是她的第四胎。雖然我爸爸當時有在家,不過她希望女孩子來幫她接生,我就上場了。她很快,來差不多半個鐘頭就生了,我幫忙按摩一下肚子,胎盤也就下來了,很順利,就覺得生孩子還滿好玩的。」憑著從小生長環境的記憶,玉惠阿姨順利完成了她人生中第一次接生。在家裡看阿公、媽媽幫人接生看多了,也因為第一次接生的經驗很順利,玉惠阿姨就繼續了這個行業,去念了新生兒護理助產合訓科。

生女兒時的一場意外,讓她決心走上助產士之路

「畢業前的實習,要接生 30 個才能畢業,那我就是在家裡實習。」不過畢業後她並沒有立刻開始執業,一直到自己要生第二個女兒時,女兒的手臂在生產過程意外受傷之後,才下定決心認真要自己開業當助產士。

「在那之前我就都在家裡幫忙啊,也沒有想說自己要開業。我生老大的時候是給我媽媽接生的。那我生的時候比較不聽話,可能是覺得累吧,一直躺著生。我生了2、3天才生下來,就是因為躺太久影響我的產程。」沒想到不是很順利的生產經驗,延續到後來,「要生老二的時候,娘家認為生女兒啊不要在家裡生,要去醫院啦,所以後來跑去中壢的婦產科診所讓醫生接生,是用夾子幫我夾,夾到受傷,手臂神經斷掉。」

「因為可能當時醫院忙吧,沒有及時處理,那回來第三天我才發現她手怎麼不會動。發現以後就開始做電療急救,要花費很多錢。我先生是公務人員,那時候好像一個月才賺一萬二,但女兒的醫療就要九千塊,讓我們喘不過氣,所以我就想說可以回來自己開業。」

玉惠阿姨一直生活在三峽,也決定要在三峽開業,不過當時家裡反對,「因為當時三峽有很多助產士,我媽媽、嫂嫂、姑婆也還在三峽執業,還有劉王招、王淑美也在三峽,龍埔里那邊也有一個,可能擔心我在這邊開業,大家會有影響。」最終,玉惠阿姨還是在三峽開了自己的助產所,一直到現在。

一般電視或電影裡看到婦女生產的情節,總是筋疲力盡、聲嘶力竭,玉惠阿姨描述起來的生產,大部分都很平順。「我阿公就有說過,你不要叫她『用力』,不要去用力按壓肚子,自然出來的話子宮頸的裂傷就比較少,你要讓她信任我們,她生的時候,就不會恐懼、害怕、或緊張。」這樣的叮嚀,玉惠阿姨在自己生第三胎的時候,有了很深的體會,「生產第三胎的時候,我就找了助產士來陪我,我兒子比前兩胎都還大隻,我就是堅持不要用夾子,我要用自然的方式來生孩子,所以我就是用蹲的、站的,各種姿勢,把他生下來。」

玉惠阿姨展示嬰兒道具。萬蓓琪攝影(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當身心作好準備,才能迎接溫柔生產

玉惠阿姨說,以前的人農務勞動量大,身體本來就比較熟悉各種動態的姿勢,現代的人相對活動量小,「所以我就開始推薦大家做瑜伽,我自己做瑜伽做了三十幾年,有人來諮詢,我也都建議她們在要準備生產之前,要多做各種孕婦瑜伽和按摩,增加自己肌肉的彈性,那麼生產過程就會比較順利。」此外,玉惠阿姨也強調,生產姿勢並無定法,「有人用趴著生,有的是跪著生,當然也有的躺著生,那有人側著生,那有人是弓箭步生,有人是半蹲生,都不一樣的。」

玉惠阿姨要求找她接生的產婦,在生產前至少要跟她衛教會談3次,除了確定對彼此的信任,她還準備了各種娃娃和道具,為的就是要清楚地告訴產家,在懷孕和生產的過程裡,孩子呈現什麼狀態、我們的身體應該要做好什麼準備。助產所樓上,也布置了溫馨的休息室,「有的人沒有在家裡生、要在這邊生,有的生完會在我這邊住3天,我會幫她弄吃的,要怎麼吃、怎麼恢復、剛出生的小孩子要怎麼照顧,我都會教她。」

「我隨時都會檢查我的生產工具包,手套、口罩是基本的,還有血壓計、聽胎心音的聽診器、當然有體溫計,羊水提早破了就要量,看她有沒有發高燒。還有其它一些常備的藥品、或是各種輔助的工具。另外我會戴頭燈、鏡子、電子秤,還會帶印臺,現在都會幫產家印新生兒的腳印,也有人會要做胎盤拓印。」

「助產士」也許聽起來像是一個舊時代的職業,其實助產士是一雙無比溫柔的手,陪伴著產家,回到生產的自然初心。從 14 歲第一次接生到現在,玉惠阿姨接生了上萬個孩子,「像我昨天去走路爬山,路上遇到4個太太,我和她們打招呼説『妳好! 』她們先是看了我一眼,繼續去爬,結果過了一會兒,她們回頭找我搭話,『妳是周玉惠嗎?』『我是啊!』『以前我是妳接生的耶!』我聽了好開心,那女孩子都三十幾歲了呀。」

生產工具包,滿載著玉惠阿姨對這份工作的溫柔與細心。萬蓓琪攝影(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56期「多重宇宙」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口述歷史 臺史博 溫柔生產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新北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領先半導體30年的外銷奇蹟!新竹大型佛像匠師:雲崗木雕室的宋雲章

藝術品的醫生來了!快問快答解惑7個藝文小知識──Feat.賴志豪修復師

「裂紋是名畫最獨一無二的指紋」藝術修復師賴志豪分享《梵谷:尋光之路》開箱展件幕後祕辛

國資圖舉辦「2024 永續發展論壇」集結各界代表 探討多元的觀點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