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 解開臺灣歷史上的人口謎團!

圖|iStock
圖|iStock

探索傳統臺灣社會的關鍵入口

以親屬組織、人口研究馳名於世,身為臺大社會系創始教授之一的陳紹馨博士曾說:臺灣是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關鍵在於臺灣擁有系統性登錄、準確率高的戶口資料,尤其是留存的「戶口調查簿」,是國內外學者探索傳統臺灣社會的重要入口!中央研究院「」專訪院內「人口研究計畫」運作委員──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暨中山大學社會系榮譽講座莊英章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陳叔倬助理研究員,帶你看懂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了解如何應用戶口資料解開臺灣歷史上的人口謎團。

採訪撰文│田偲妤

美術設計│蔡宛潔

翻開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

你是否好奇自己的祖先來自何方?為什麼北部有些阿婆自稱「媳婦仔」?廖添丁到底是義賊還是罪犯?

上述問題的答案就藏在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內,這是日本殖民期間,總督府為了管理臺灣人民、掌握人口變遷趨勢、調查民間習慣所採取的措施。如果家裡的祖先 1945 年以前就居住在臺灣,你就有機會在戶政機關找到祖先的戶口調查簿。

翻開戶口調查簿,裡頭以家戶為單位,詳細記載每戶成員的資料。除了「身分欄」記載基本的姓名、父母名、出生日期、出生別、續柄(與戶主關係)之外,日本政府也透過「屬性欄」調查臺灣人的種族、舊慣、身體狀況,以及是否有前科紀錄。

例如從種族欄可以得知,這個人可能源自「福」(講閩南語)、「廣」(講客語)、「熟」(熟番,指平埔族裔)或「生」(生番,指高山族裔)。此外,一個人是否有纏足、吸食鴉片、身體殘疾(不具)、疫苗接種(種痘)都可以從戶口資料看出。

為了維護治安,總督府還設了種別欄,將臺灣人分成一、二、三等,數字越大越是要頻繁調查的對象。例如有義賊稱號的廖添丁,就被註記為種別三的治安顧慮人口。

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以家戶為單位,記載每戶成員的資料,由上而下依序為事由欄、屬性欄、身分欄。本範本的事件與日期是真實內容,但姓名與地址已改為虛構。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武雅士、陳叔倬)


什麼是歷史人口研究?

閱覽戶口調查簿不僅能得知家戶內各成員的生命史,還能透過量化分析,探討整個區域的家庭結構、婚姻型態、族群互動、生育與死亡率等變化。

之後再針對數據的趨勢起伏進行田調訪談,或更能勾勒出影響居民生活的可能原因。這正是中研院「歷史人口研究計畫」投入多年的工作內容。

所謂「歷史人口研究」是以人口學方法來分析歷史問題,了解婚、育、死亡、人口數、家庭結構等變化與當時自然環境、社會文化、政府政策之間的關係。

隨著先民離世、耆老凋零,透過田調親訪當事人已是不可能。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的珍貴之處在於,系統性記錄家族中祖孫三代、甚至四代人的生命史,而且是準確率相當高的資料。

地方的保正和甲長必須定期向警察匯報人口變動情形,再由警察登門訪查、確認訊息真偽後,登錄在戶口調查簿內。

從 1906 至 1945 年間,戶口調查簿的記錄時間長達 40 年,是分析現代化初期臺灣常民社會、人口變動的難得材料。

日本警察每週需上 12 小時閩南語會話課,其中戶口實查用語是課程重點。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中研院歷史人口研究計畫)

然而問題在於,戶口調查簿是手寫公文書,由各地戶政機關保管。近年由於隱私意識的提升,國家訂立「個人資料保護法」,戶口調查簿也就不能任意公開。為了推廣研究,歷史人口研究計畫將調查簿進行數碼轉換,使它不再連結個人資訊,但仍可進行宏觀的計量分析。

將戶口調查簿中的個人生命史轉化成量化研究材料的關鍵人物,正是臺灣人類學界重要友人──武雅士教授(Arthur P. Wolf, 1932-2015)。


外國學者的新研究天地

隨著二戰結束、美蘇冷戰開始,中國也對外採取封閉政策;對漢人社會有興趣的歐美學者,紛紛轉往臺灣、香港進行田調研究。共產鐵幕時代,臺灣遂成為外國學者研究漢人宗教、民俗文化的新天地。

1958 年,正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武雅士首次造訪臺灣,在指導教授與農復會的推薦下,前往板橋、樹林、三峽一帶(日治時期稱為海山郡)從事民族誌調查。

在田調過程中,武雅士發現,很多樹林地區的婦女在幼年時就進入夫家,由婆婆養大後直接嫁給自己的兒子。進一步翻閱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武雅士察覺,這群被登記為「媳婦仔」的童養媳在當地的比例極高!(至少有四成)

這項意外的發現促使武雅士自 1960 年代起,以日治時期海山郡 11 個里約 3 萬多筆戶口資料進行量化分析,試圖了解不同婚姻型態下的兩性關係。他將童養媳婚與一般嫁娶婚相比,發現童養媳婚的生育率普遍偏低、離婚率較高、妾婚率也較高。

武雅士認為這項發現,正可驗證芬蘭人類學家 Edward Westermarck 提出的「性嫌惡理論」(sexual aversion):若兩性自小共同生活,長大後通常不會對彼此來電。即便童養媳與養兄、弟之間毫無血緣關係,日後仍缺乏性吸引力。這有力地支持了 Westermarck 的假說,也為亂倫禁忌提供了論據。

這一研究受到歐美學界高度重視,很難想像這是在電腦尚未普及的年代,以全手工方式整理分析數據後得到的成果!而這也在武雅士心中埋下有朝一日建立日治時期「臺灣戶口調查簿資料庫」的心願。


「臺灣戶口調查簿資料庫」的誕生

莊英章(右)與武雅士(左)於田調現場合影
圖|莊英章

現任中研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的莊英章,也是促成資料庫建立的推手。他在臺大社會系求學時,受業師陳紹馨教授的影響甚深;也曾以助理身分,參與中研院經濟所劉克智博士主持的「應用臺灣靜態戶籍資料測量生育水準」研究,到戶政機關抄錄戶口資料及實地調查。種種經歷,成了日後涉入歷史人口學的因緣。

進入中研院民族所任職後,莊英章投入張光直教授主持的「濁大計畫」,在南投竹山從事漢人社區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與當時在臺灣進行田調的外國學者有所交往。尤其孔麥隆(Myron Cohen)、巴博敦(Burton Pasternak)二人在南臺灣的研究,也大量運用戶口材料,在在加深他對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的印象。

1982 年 6 月,民族所召開「中國家庭及其儀式行為」國際研討會,邀請武雅士夫婦、巴博敦、孔麥隆等多位曾來臺灣進行田調的外國學者參與。會後由謝繼昌與莊英章主編 The Chinese Family and Its Ritual Behavior (1985) 一書,成為「民族所專刊 乙種 第15號」。

同時邀請武雅士為該書撰寫導言,雙方因此有較多交流的機會。期間莊英章也飛往史丹佛大學參觀武雅士蒐集的戶籍資料檔,見到研究室內書櫃堆滿人工取碼、過錄(coding)的卡片。每一張都記載著個人的姓名、生日、出生別,以及送養、結婚日期等資料。這些都是武雅士雇用留學生及其眷屬,歷時多年逐一謄寫、過錄的成果。

時值中文電腦迅速發展,兩人便數度談及建立資料庫的可能性。1985 年,武雅士申請國科會資助,以客座教授名義到訪民族所,正式開啟日治時期「臺灣戶口調查簿資料庫」的建置。

武雅士負責資料庫家戶結構及輸入程序的邏輯設計;莊英章商請中研院計算中心前後主任謝清俊、林誠謙,以及林聯盟、林晰等工程師協助,逐步推動戶口調查簿的數位化。

莊英章也從新竹竹北戶口調查簿的收集開始,擴及峨眉、北埔、關西等地;另有多位人類學家在臺灣中南部、澎湖等離島從事田調,也順勢收集當地的戶口材料,足見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2004 年,歷史人口研究計畫同武雅士等外國學者,參訪臺中大甲林氏貞孝坊,了解童養媳林春娘的故事。
圖|莊英章

這項計畫一直得到中研院民族所、行政院國科會的支持,並先後獲得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魯斯基金會,以及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等經費贊助。直到 2003 年,中研院成立蔡元培人文社會研究中心,這項戶口調查簿的數碼轉譯工程,才以「歷史人口研究計畫」的名義,正式納入元培中心;並於 2004 年,改隸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又回歸民族所管轄,並由副所長周玉慧博士擔任計畫召集人。

戶籍資料庫的建置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資料重複率過高是個棘手問題。戶口調查簿隨著戶長更替而重新謄寫,導致戶內成員的資料一再出現;又因數據龐大,也無法利用程式來修正。最終只能重新設計輸入流程,避免重複鍵入資料。經過 10 年的努力,才慢慢累積足夠的數位化樣本,得以分析臺灣婚姻類型的區域性變化,並提出婚姻市場的理論假設。

1996 年,荷蘭人口學家 Theo Engelen 教授也加入此計畫,一起推動跨國比較研究。主要利用臺灣與荷蘭的戶口檔案,探索兩地家庭與婚姻、生育率與死亡率等議題,並共同出版 4 本研究專著(詳見延伸閱讀),奠定了跨國歷史人口研究的基礎。

時至今日,資料庫已典藏近 35 萬人次戶口資料,涉足歷史人口研究的中外學者也陸續加入。臺灣本地除了民族所、社會所的研究人員外,還有中山大學、淡江大學、慈濟大學、元智大學,以及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等單位的相關學者共同參與。

2007 年,中研院歷史人口研究計畫成員前往荷蘭進行學術交流。
圖|莊英章


從戶口資料縱觀原民婚姻型態變遷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陳叔倬博士便是加入計畫的年輕學者。

他雖出身醫技系卻喜歡與人群互動,轉而從事流行病學研究,並在接觸不同族群的過程中認識了「生物人類學」,進而轉換職涯跑道,透過基因或測量等方法研究現生人的自然變異,也為考古出土的人骨與人體遺留進行鑑定工作。

陳叔倬日後留學史丹佛大學,受武雅士教授指導,開始利用戶口資料從事歷史人口研究。近期初步完成日治蕃地戶口調查簿的數碼化,用以分析日治時期臺東長濱鄉阿美族、高雄桃源區布農族、屏東瑪家鄉排灣族的婚姻型態比較。

過去人類學家進行報導人訪談,發現傳統上阿美族是母系社會(男子入戶女方家),布農族是父系社會(女子入戶男方家),排灣族則是雙系社會,以長嗣當家者為男性或女性,決定採取上述何種婚姻型態。

陳叔倬分析日治初期的戶口資料後發現,長濱鄉阿美族男子入戶女方家的比例約有 9 成,桃源區布農族女子入戶男方家的比例也高達 9 成,瑪家鄉排灣族則是兩種婚姻型態的比例各半,符合人類學家以報導人訪談所得的田野結果。

圖|研之有物(圖片來源|臺東長濱鄉公所、偉森、楊潔洋)

然而,報導人訪談專注在傳統、沒有提到現代變遷,而戶口資料則彌補了這一缺失。進入日治晚期,當桃源鄉布農族仍維持高比例的女子入戶男方家、瑪家鄉排灣族仍維持兩種婚姻型態各半比例,長濱鄉阿美族男子入戶女方家的比例卻降到僅剩 2 成。

這可能因阿美族受日本政府管理的強度較大、且與漢人互動程度較高,導致阿美族女性選擇從夫居的婚姻型態。


走出不一樣的歷史研究視野

接續莊英章、武雅士對資料庫建構的付出,陳叔倬如今也是資料庫維運的主要成員。他指出該資料庫的獨特之處:

「臺灣戶口調查簿資料庫」是手寫戶口資料的全數位轉譯資料庫,可即時進行大樣本、跨區域的比較,是研究臺灣歷史人口的重要工具。

資料庫已遵循去識別化原則,做到保護個人資料不外洩,地址也以代碼呈現並去除番地(街區號碼)訊息。目前開放新竹竹北、峨眉、北埔等三地樣本,供國內外學者申請使用。

提到歷史人口研究計畫的未來,陳叔倬希望能讓更多國內學者認識資料庫,並期許人文學者勇於使用量化資料,尤其在做跨領域比較時,量化資料能提供更宏觀的視野,幫你快速找到問題癥結。

莊英章則對計畫現況感到欣慰,當初辛苦架設的資料庫挺過 40 個年頭依然健在,且一路走來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吸引各領域新血加入研究行列,更創造了豐碩的國際交流成果。

2022 年 5 月,歷史人口研究計畫舉辦戶簿資料庫應用工作坊,9 月舉辦歷史人口資料庫研習營,期望培育臺灣下一代歷史人口研究人才。

研習營當天,參與計畫的老師們不遠千里共襄盛舉,中午與學員一起用餐交流心得、關懷近況。舊雨新知交織成一片溫馨的網絡,在彼此相互提攜下,持續將計畫理念傳承下去!

由左至右分別為歷史人口研究計畫召集人周玉慧研究員、民族所莊英章兼任研究員、科博館陳叔倬助理研究員。
圖|研之有物

延伸閱讀:

◆歷史人口研究計畫網站

◆臺灣戶口調查簿資料庫簡介

◆莊英章老師個人網站

◆陳叔倬老師個人網站

◆Wolf, Arthur P. 1968. “Adopt a Daughter-in-Law, Marry a Sister: A Chines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e Incest Taboo.”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 70(5): 864-74.

◆Chuang, Ying-chang and Wolf, Arthur P. 1995. “Marriage in Taiwan, 1881-1905: An example of regional diversit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4(3): 781-95.

◆Wolf, Arthur P. 1995. Sexual Attraction and Childhood Association: A Chinese Brief for Edward Westermarck.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ngelen, Theo, and Arthur P. Wolf, eds. 2005.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in Eurasia: Perspectives on the Hajnal hypothesis. Amsterdam: Aksant Academic Publishers.

◆Chuang, Ying-chang, Theo Engelen, and Arthur P. Wolf, eds. 2006. Positive or Preventive? Reproduction in Taiwan and the Netherlands, 1850-1940. Amsterdam: Aksant Academic Publishers.

◆Engelen, Theo, and Hsieh Ying-hui. 2007. Two cities, one life: Marriage and fertility in Lugang and Nijmegen. Amsterdam: Aksant Academic Publishers.

◆Engelen, Theo, John R. Shephard, and Yang Wen-shan, eds. 2011. Death at the opposite ends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Mortality trends in Taiwan and the Netherlands, 1850-1945. Amsterdam: Aksant Academic Publishers.

◆陳叔倬(2015)。〈懷念武雅士(Arthur Wolf)教授〉,《人類學視界》,第 18 卷:頁 16-19。

◆陳叔倬(2018)。〈日治時期瑪家戶口調查簿所揭示的人口變遷〉。2018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年會,國立臺東大學。

本文為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以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閱讀」頻道。原文為「解開臺灣歷史上的人口謎團!專訪中研院歷史人口研究計畫」,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日治時期 歷史 研之有物 中研院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警察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閱讀的萬種風味:專訪葡萄酒吧「LANDED」創辦人與推介9本配酒書單

走入藏身民間的繪本基地 四大繪本聚落與產地大揭密!

2024白晝之夜「夜行動物派對」何曉玫舞團《極相林》以極致人體詮釋自然的宏偉與脆弱

奧斯卡最佳動畫《再見機器人》同名原著漫畫 夢與現實交錯間體會生命中的遺憾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