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之有物
作家好文
走過一甲子!中研院解封「石門水庫」罕為人知的歷史檔案
揭開檔案中的歷史故事 每到枯水期、颱風季,新聞常會報導水庫的蓄水率,供應新北、桃園、新竹用水的「石門水庫」往往是關注重點。石門水庫已陪伴臺灣民眾走過一甲子歲月,在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的庫房中,留
原住民母語藏有千年文化寶藏?從語言解密南島語族發源地
藏在語言中的南島語族發源之謎 南島語族發源自何方?是學界長期探索的焦點,在眾多研究領域中,語言學界為分布在南太平洋與印度洋諸島的族群確立關係,分類命名為南島語族(Austronesian-speak
從科舉到分科測驗!重返清末民初一探考試史及驚人內幕
科舉到現代考試之間,一段待探索的歷史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考試,但你是否有想過,這個影響我們求學與就業的重要制度是因何而起?究竟考試制度背後隱藏哪些驚人內幕?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近代史
尋找消失的麻豆社!距今400年隱藏版台南港口及部落歷史
臺灣四面環海,整座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都與海洋息息相關,而港口正是海洋與陸地間的樞紐,許多故事都由此而起。臺南麻豆曾緊鄰倒風內海,擁有一座貿易興盛的內海河港「麻豆港」,也是西拉雅族最強部落「麻豆社」的居住地。四百年來滄海變桑田,當地的人文環境又發生哪些變化?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研究員,從港口走入臺灣史,揭開一段原住民與漢人勢力興衰交替的故事。
大腦神經元也有愛情故事?突觸形成的奇妙旅程
神經元與軸突導向研究 在我們大腦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神經元。神經需要彼此連結才能發揮作用,而神經元的軸突會去連接其他神經元的樹突,軸突跟樹突連在一起時,稱為突觸,神經連結也就此建立。過程說起來簡單,實
令箭木牌護身、諸葛崇拜!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揭開中國西南民族神秘面紗
在臺灣的我們少有機會接觸中國西南,但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卻藏有最原汁原味的西南文化。許多由研究人員跋山涉水蒐集的標本文物,正在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展出中
為什麼你不懂我的心意?21世紀漢字轉型思考及多義性的複雜關係
「跨域共感」是中研院院士鄭毓瑜近年新的研究主題,來自不同領域者可站在什麼基礎上溝通?除了人類以外,與 AI 等「非人」的新關係也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重返古代犯罪現場!揭開清代司法類檔案的竊盜謎團
自古流傳許多描述「偷竊」的成語,信手拈來就有偷雞摸狗、順手牽羊、樑上君子,這是否說明古代常發生竊盜案呢?細看清代司法類檔案,竊盜案數量的確居於首位,為何竊賊在當時如此猖獗?
地震不會殺人,房屋才會!下一場巨震來臨前,獻給臺灣的防災備忘錄
天搖地動的那一晚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1 點 47 分,一場芮氏規模 7.3 強震將眾人從睡夢中驚醒。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主因是車籠埔斷層逆向抬升導致全臺多處災情慘重,史稱九二一大
獵奇研究室:超乎你想像的「植物脂質」不只影響生長,還能調控開花機制?
脂質如何影響植物? 如果提到植物脂質,一般人可能會想到果實或種子裡儲存的油脂,可以加工成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油品。不過,近年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脂質還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發育,例如開花的機制。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