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縱橫記藝 】Junie Wang/19世紀輕舞芭蕾

《舞蹈課》(La Classe de danse)/Edgar Degas,1873-1876/oil on canvas,85.5 x 75 cm/Musée d’Orsay/sorce:wiki,public domain
《舞蹈課》(La Classe de danse,1873-1876)是竇加芭蕾舞系列的著名之作。
《舞蹈課》(La Classe de danse)/Edgar Degas,1873-1876/oil on canvas,85.5 x 75 cm/Musée d’Orsay/sorce:wiki,public domain
《舞蹈課》(La Classe de danse,1873-1876)是竇加芭蕾舞系列的著名之作。

文/Junie Wang(專欄作家、節目主持人)

竇加(Edgar Degas,1834-1917)或許是整個印象派小圈圈裡最奇特,也最不印象派的存在。儘管從1874年至 1886年間,印象派所舉行的八次展覽中,他足足參加了六次,也曾經主導整個展覽,或許可以說,要是沒有他的熱心參與,印象派畫展大概無法持續舉辦。

由於惡勢力的關係,欸不是,透過在管弦樂團任職的朋友介紹,竇加得以出入後台和工作室,近身觀察舞者百態。潔身自好敏感驕傲如竇加,如此親近舞者當然不是為了撩妹調情,而是為了捕捉他們在跳舞、排練或休息時的千姿百態,探索人體動作的每一種可能和姿態。相較於舞臺上表演時發光發熱的模樣,舞者的訓練過程和排練狀態,更是他熱愛著墨的重點。竇加創作《舞蹈課》時,歌劇院仍位在rue Le Peletier舊址,豪華的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尚未完工。《舞蹈課》裡的舞者們正進行演出前排練,這是練習即將結束,解散下課的前一刻。

不像莫內(Oscar-Claude Monet,1840-1926)或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那樣自外地遠赴巴黎拚搏打天下,成名之前難免窘迫潦倒,竇加卻是出身名門,父親是巴黎銀行家,母親是美國富商之女,家境富裕備受寵愛,志業還得到父親支持,使得他具備任性做自己的資本。生長於上層資產階級家庭,竇加自小接受完整古典教育,不僅就讀巴黎名校路易大帝中學(Lycée Louis-le-Grand),也曾依照家庭期望考上法律學校,只是入學沒多久後便選擇順從自己的心意,轉向藝術發展。

於是,在一票波西米亞藝術家之中,「學霸竇加」的才識、機智和尖銳使得他難免有時顯得格格不入,孤僻又疏離。

另外,莫內和雷諾瓦都是在情婦生下孩子幾年後,為了安撫女方多年等待,才終於把人家娶進門,竇加則始終保持單身,一心奉獻於藝術,儘管心儀於女畫家莫里索(Berthe Morisot,1841-1895),而且跟另一位美國女畫家卡莎特(Mary Stevenson Cassatt,1844-1926)也曾過往甚密,兩人之間關係始終是未解的八卦謎團。

巴特,這些都不是重點,竇加與印象派眾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技術層面。

------------------

竇加深深崇拜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並遵奉他老人家的忠告,鍾情於素描和線條的嚴謹線性美感,與此同時,其他印象派畫家更在乎色彩速寫所帶來的快速效果。還有,相較於莫內那一票外光主義者,竇加只愛室內的人造光,無論是劇院、酒館或咖啡館,同時藉由人造光清楚呈現人物輪廓,十足體現他的學術訓練基礎。話說,真要他一個巴黎貴公子在荒郊野外扛著畫具追捕天光,然後給蟲子咬,那真是太為難人家了。

何況外光主義時常為了捕捉大自然瞬息萬變的光線而下筆迅速,就得有意或無意省略細節,竇加天生細心苛求又紀律嚴明,總是會關注到細節,因此相較於被稱為「印象主義者」(impressionists),竇加本倫更傾向身為「現實主義者」(realist)。

既然技術面如此大不同,為什麼竇加寧可跟這群人攪和在一塊,還要盡心盡力籌辦印象派畫展?

關鍵在於其中共通的「現代性」。

簡單來說,無論馬奈、竇加、莫內或雷諾瓦等人,都已經揚棄道德傳達的古典敘事,而把焦點轉向現代生活。

因此竇加的好朋友,也是印象派領導者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便著墨於都會生活的空虛和淡漠,而竇加儘管早年曾在古典主題中苦苦掙扎,1860年代開始便已經開始將描繪對象轉向現代生活中的人物,至1870年代,芭蕾舞者和歌劇院更成為他專心研究的項目,從而創作出最負盛名的芭蕾舞者系列之作。另外莫內則藉由自然光線與繽紛色彩為風景畫開創新面貌,安撫現代人心靈。

之所以如此熱衷於歌劇院和芭蕾舞者,可以說並非偶然,像竇加這樣一位教養良好學識深厚的紳士,音樂素養更是必備內涵;據說竇加是位資深音樂迷,從20歲開始便年年購買巴黎歌劇院季票,而且品味獨特,當巴黎藝文圈為華格納癡迷的時候,竇加卻偏愛威爾第。可見他有多麼不合群(亂講)。

《舞蹈課》(La Classe de danse,1873-1876)便是竇加芭蕾舞系列的著名之作。

由於惡勢力的關係,欸不是,透過在歌劇院管弦樂團任職的朋友介紹,竇加得以出入後台和工作室,近身觀察舞者百態。潔身自好敏感驕傲如竇加,如此親近舞者當然不是為了撩妹調情,而是為了捕捉他們在跳舞、排練或休息時的千姿百態,探索人體動作的每一種可能和姿態。相較於舞臺上表演時發光發熱的模樣,舞者的訓練過程和排練狀態,更是他熱愛著墨的重點。

竇加創作《舞蹈課》時,歌劇院仍位在rue Le Peletier舊址,豪華的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尚未完工。《舞蹈課》裡的舞者們正進行演出前排練,這是練習即將結束,解散下課的前一刻。

女孩們經過一整堂課的練習,筋疲力盡之餘,終於得以放鬆休息。她們伸展四肢神態輕鬆,左前方坐在鋼琴上那位甚至在抓背;在她前側,臉蛋被遮去大半的舞者擺弄著耳環,可見心思已經飛到教室外了。另外有些女孩正在調整頭髮、衣服、或緞帶。抓背女孩右側站立的綠色蝴蝶結舞者,因為一手插腰同時背對我們,更能增添臨場感,傳達下課前的悠閒氣氛;她的紅色髮飾和紅色扇炳,正好引導視線到教室中央的老師身上。門前面對我們的舞者大概是少數還在聽課的好學生,她雙腿交叉呈現出古典芭蕾姿勢。

《舞蹈課》(La Classe de danse)局部/Edgar Degas,1873-1876/oil on canvas,85.5 x 75 cm/Musée d’Orsay/sorce:wiki,public domain
女孩們經過一整堂課的練習,筋疲力盡之餘,終於得以放鬆休息。她們伸展四肢神態輕鬆,左前方坐在鋼琴上那位甚至在抓背;在她前側,臉蛋被遮去大半的舞者擺弄著耳環,可見心思已經飛到教室外了。

這時候,管他眼前正在提出建議諄諄教誨的老師朱爾斯・佩羅(Jules Perrot,1810-1892)多麼大牌,許多舞者心裡大概只想著等會要吃啥小點心慰勞一下自己吧。佩羅是當時著名的舞蹈大師,你看他腳上還穿著芭蕾軟鞋。

《舞蹈課》(La Classe de danse)局部/Edgar Degas,1873-1876/oil on canvas,85.5 x 75 cm/Musée d’Orsay/sorce:wiki,public domain
綠色蝴蝶結舞者因為一手插腰同時背對我們,更能增添臨場感,傳達下課前的悠閒氣氛;她的紅色髮飾和紅色扇炳,正好引導視線到教室中央的老師身上。門前面對我們的舞者大概是少數還在聽課的好學生,她雙腿交叉呈現出古典芭蕾姿勢。他眼前正在提出建議諄諄教誨的老師朱爾斯・佩羅(Jules Perrot,1810-1892)是當時著名的舞蹈大師,你看他腳上還穿著芭蕾軟鞋。

即將下課前的女孩們有多麼自在?看老師後方那三位坐著休息的舞者就知道。她們雙手抱胸或自然垂放,雙腿也很自然內彎,與更後方站立著,雙手叉腰的的紅腰帶舞者,都各自構成三角形。背景這幾位跟畫面最前方的扇子女孩此時便以三角形小宇宙相呼應。為了取得畫面的協調性和完整度,竇加真是太用心良苦了!

如此打破常規的視角讓我們似乎跟竇加並肩而立,也跟著他一起走進歌劇院的內部,觀察(窺視)舞者的排練日常。由於太常出沒太熟悉,竇加才能捕捉到這般自然、真實且親密的時刻。話雖如此,竇加還是會在工作室裡反覆修改達到形式與氣氛的完美之後,才完成作品。

《舞蹈課》整個畫面呈現對角線構圖,長形木頭地板線條和門楣都是用來加強透視效果,消失點就在畫面右側那位背對我們,白色舞衣上綁著粉藍緞帶蝴蝶結的舞者。

另者,竇加深受日本浮世繪和當代攝影技術影響,發展出獨特的裁切式與不對稱構圖,從抓背女孩被畫面邊緣裁剪掉的舞裙,和畫面右緣只畫出部分身體的舞者,都可以觀察到。正是因為不完整呈現,更能顯現如同相機般的快照式隨興氛圍,而非精心設計之後的結果。

《舞蹈課》(La Classe de danse)局部/Edgar Degas,1873-1876/oil on canvas,85.5 x 75 cm/Musée d’Orsay/sorce:wiki,public domain
即將下課前的女孩們有多麼自在?看老師後方那三位坐著休息的舞者就知道。她們雙手抱胸或自然垂放,雙腿也很自然內彎,與更後方站立著,雙手叉腰的的紅腰帶舞者,都各自構成三角形。背景這幾位跟畫面最前方的扇子女孩此時便以三角形小宇宙相呼應。為了取得畫面的協調性和完整度,竇加真是太用心良苦了!

粗略統計,竇加的芭蕾主題作品就有1500件之多,其中包含各種媒材如素描、版畫、粉彩和油畫和雕塑等。

為了精準捕捉舞者各式動作和完整面貌,竇加幾乎成為歌劇院的公務員,時常蹲在一旁耐心觀察畫下速寫。透過他的眼睛,我們得以見到不同形式的芭蕾之美,觀察現代藝術的革命性轉變,以及一位偉大藝術家如何開創自我風格,留名藝術史的過程。

當然,像《舞蹈課》裡的舞者那樣都是一心一意期待下課的心情,相信大家都經歷過,從這個角度看來,我們距離古人似乎沒那麼遙遠了。

《舞蹈課》(La Classe de danse)/Edgar Degas,1873-1876/oil on canvas,85.5 x 75 cm/Musée d’Orsay/sorce:wiki,public domain

《舞蹈課》整個畫面呈現對角線構圖,長形木頭地板線條和門楣都是用來加強透視效果,消失點就在畫面右側那位背對我們,白色舞衣上綁著粉藍緞帶蝴蝶結的舞者。另者,竇加深受日本浮世繪和當代攝影技術影響,發展出獨特的裁切式與不對稱構圖,從抓背女孩被畫面邊緣裁剪掉的舞裙,和畫面右緣只畫出部分身體的舞者,都可以觀察到。正是因為不完整呈現,更能顯現如同相機般的快照式隨興氛圍,而非精心設計之後的結果。

作者簡介:

Junie Wang

臉書《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粉絲頁版主

打里摺建築藝術《東西縱橫記藝》專欄作者

IC 之音 FM97.5《美學風格相對論》節目主持人

●本文為 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歌劇院 藝術 AQ廣藝誌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此陽非彼羊?從故宮文物「金彩三羊開泰瓶」認識諧音吉祥話與像生瓷

「太依賴視覺,使聆聽能力退化」臺史博《聽・見》策展人分享紀錄聲景意義與記憶

台北龍山寺、孔廟皆出自他巧手!一睹閩南建築工藝史與宮廟影響力:清末民初工匠大師王益順

怪美味的!鮟鱇魚口感堪比龍蝦 饕客才知道的私廚與吃法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