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有多難?奪牌到摘金的44年悲願與中華隊傳統強項的養成路

台灣的奧運奪牌之路,是由「亞洲鐵人」楊傳廣開啟。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記者卜敏正/攝影)
台灣的奧運奪牌之路,是由「亞洲鐵人」楊傳廣開啟。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記者卜敏正/攝影)

(內容/戚海倫,編輯撰稿/

記得2021年的夏天嗎?儘管一路走來並不容易,但全球總算是熬過Covid-19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正式點燃了聖火。

這場睽違「五年」之久的盛會中,一鳴驚人,取得有史以來,我們參加奧運的最佳成績,總共抱回「二金、四銀、六銅」,許多項目突破了過去紀錄。

對於選手們而言,能夠在世界殿堂與各國選手比賽,無疑是人生中最大的夢想之一,若可以再進一步站上頒獎台,更是足以忘卻練習辛苦。

而說起從首次奪牌到成功摘金的歷程,或許不只是前人們努力不懈的成果,也是一代台灣人從小盼到大,終於美夢成真的一刻。

創下田徑紀錄的重量級前輩

其實早在1960年的羅馬奧運時,台灣便已獲得第一面獎牌。當時站到頒獎台的人,是阿美族的原住民,擁有「亞洲鐵人」綽號的楊傳廣;他在田徑項目的男子十項全能競賽,取得了銀牌佳績。

八年後的墨西哥奧運,台灣再次奪牌,這次同樣是田徑選手,那就是「飛躍的羚羊」紀政,她在女子80公尺跨欄拿下銅牌。這張銅牌,不只是台灣女性第一人,同時還是亞洲女性運動員首次在奧運田徑賽事奪牌。

但田徑世界的競爭之激烈,這兩張獎牌之後,中華隊直到目前暫時仍沒有再次站上頒獎台的紀錄。

邁向奧運之路,台灣體育的巔峰與硬傷

邁向奧運之路,台灣體育的巔峰與硬傷

戚海倫

找不到課程音檔

No audio
00:00 / 00:00

    從示範賽到傳統強項的歷史記憶

    此後,一直到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才由蔡溫義在男子舉重60公斤級拿到銅牌;同屆奧運中,實際上還有另一面獎牌,然而,因為是所謂「示範賽」,所以不被列入正式成績,那就是日後被稱為「國球」的棒球。

    又過了四年,在漢城奧運,一顆小小的希望種子逐漸萌芽。

    倘若只看正式獎牌榜,中華隊依舊掛零,不過一樣是「示範賽」,跆拳道隊開始嶄露頭角,取得兩金、三銅的好成績。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摘金的陳怡安,當年她才15歲,這項創舉讓國人大為振奮,並開啟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風潮。

    朱木炎(左)和陳詩欣(右)2004年8月27日為我國突破奧運「零金夢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如果你是差不多年代的人,想必會有這個印象,是時滿街都是跆拳道館,家長們紛紛將小孩子送去學跆拳道。基於這個契機,跆拳道得到了備受重視的養分,這件事在台灣體育歷史上,寫下了重要且獨具意義的一頁。

    因為,固然大家都知道奪牌不容易,但中華隊一屆奧運只取得一面獎牌的成績,似乎成為魔咒,阻擋我們到2000年的雪梨奧運;雖然那一年,拿到了五面獎牌,尤其舉重跟跆拳道,都因為好成績,足以讓台灣人將其視為傳統強項、引以為傲,但在金牌的缺憾依然存在。

    緊接著,來到2004年的雅典奧運——「奧運第一金,北體陳詩欣」在眾人的注目與期盼之下,跆拳道選手陳詩欣踢下自楊傳廣首次拿牌之後,台灣苦等了長達44年的金牌;不久後,台灣戰神朱木炎,也在跆拳道58公斤級勇奪金牌。

    曾經的希望種子,如今開出了最動人的花朵。

    能夠前往世界體育殿堂的門票少之又少,想要頭戴桂冠,站到頒獎台享受榮耀,更是每一位運動選手,在忍受孤寂、艱苦訓練之下,仍不一定有此機會。面對即將到來的,聽資深體育媒體人戚海倫,從中華隊參賽項目中娓娓道來每一位選手的背後故事,以及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讓你不只湊熱鬧看比賽,也認識台灣體育發展的知識!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邁向奧運之路,台灣體育的巔峰與硬傷》

    巴黎奧運
    ▪️ AI主播陪你追巴黎奧運 這裡看中華隊出賽時間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一刻鯨選 巴黎奧運 中華隊 體育 運動 奧運
    ⏰最後限時!iPhone 16 豪禮就是你的⚡

    精選影音

    系列文章

    日本賞櫻!出發前必備的5個小知識,你都聽過嗎?

    (內容/林約拿,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又到春暖花開時,每年進入三月,也宣告日本最大的觀光熱潮「櫻花季」即將拉開序幕。 當粉白色花朵開始妝點大街小巷,不僅展現季節變化,更因為日本學校的畢業與

    皇帝竟被吃貨官員放鴿子!從文豪食記看唐宋美食進化史

    (內容/盧建榮,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前往餐廳用餐,在吃美食之餘,如今不少人也願意在網路上留下自己的用餐心得。其實樂於分享對美食的喜好,不僅現代人如此,就連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也不例外。

    瘋樂透、吃葡萄迎跨年?你不知道的西班牙新年冷知識

    (內容/黃偉雯,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跨年倒數!你決定好怎麼迎接2025年元旦了嗎?生活在台灣,我們已經很習慣在熱鬧非凡的氣氛中倒數,然後在新年到來的那一刻,觀賞絢爛的煙火秀;即使不想出門人擠人

    台灣「麵粉教」的誕生!二戰後米飯與麵食的飲食歷史大對決

    (內容/戴寶村,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冬至吃元宵湯圓了嗎?在台灣每逢冬至、元宵節,吃元宵或湯圓是最常見的習俗,但也有些人習慣吃餃子,在中國大陸甚至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飲食差異,這源自於

    你是哪種旅行者?從玩樂到流放,找到旅行的意義

    旅行是什麼?如果用比較開玩笑的角度來講,所謂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去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彼此互相交換。因為對外國人而言,他們的日常是我們的非日常;而我們的日常,同樣也是他們的非日常。所以去國外旅行,就好像是大家的日常互相對調。不過,玩笑歸玩笑,依據我多年觀察,發現旅行實際上至少能夠分成三種不一樣的進階,我稱為:玩樂、圓夢、流放。

    廣告寵兒梵谷,跨世紀IP經紀的傳奇誕生

    (課程評論/視覺藝術工作者、當代藝術收蔵 翁佳鈴,編輯/一刻鯨選) 收聽完趙孝萱老師一刻鯨選的《尋光之路:重新認識梵谷與他的藝術》課程後,真是讓同為梵谷迷的我有意外驚喜與收獲。我重新認識了一個充

    神反轉!從瘋子恐怖情人變身暖男大叔?你可能不知道的梵谷

    (課程評論/施小心,編輯/一刻鯨選) 入秋後,打算振奮自己開始傷春悲秋的情緒,於是賣力地要跟上podcast中財經網紅的振臂疾呼標的,跳入ETF紅河。然而,不知道是前額葉實在是太強大,在聽輝達的

    學會不只看熱鬧的本事!美學導師趙孝萱,剖析尋光的梵谷

    (課程評論/劉品毓,編輯/一刻鯨選) 梵谷——這位世人熟知的藝術大師,擁有著風格鮮明的作品和傳奇人生。長久以來,人們似乎認為已經熟知他的藝術,但趙孝萱精心設計的《尋光之路:重新認識梵谷與他的藝術》聲

    旅行是無知的解藥!專訪吉光旅遊總經理林瑞昌,解密「完美行程」心法

    專訪的場地在會議室,中間隔著長桌,我們之間實際上是面試官與面試者的距離。我面前的男人,抱著數本書靜置桌上,每本書還看得見數個標記的折角,一邊與我們抱歉待會兒也許會暫時離席與來賓Say個Hello。眼神

    打破你的刻板印象!梵谷或許不快樂,但並非又窮又慘

    (內容/林瑞昌,編輯/一刻鯨選) 高中是喜歡讀詩的年紀,洛夫、瘂弦、周夢蝶、鄭愁予,這些詩人的詩集,是陪我度過苦悶學生時代一片可以看見廣闊天空的窗。也嘗試過動筆寫詩,年輕時覺得文字修辭最美的詩人

    延伸閱讀

    日本賞櫻!出發前必備的5個小知識,你都聽過嗎?

    皇帝竟被吃貨官員放鴿子!從文豪食記看唐宋美食進化史

    瘋樂透、吃葡萄迎跨年?你不知道的西班牙新年冷知識

    台灣「麵粉教」的誕生!二戰後米飯與麵食的飲食歷史大對決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