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照談俄羅斯文學系列(四)

歷史學家
華文世界著名的人文經典領讀者
購買後欲收聽,請下載 一刻鯨選App 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網站僅提供試聽與購買。
-
01第二講
01:40:04 -
02第六講
01:50:25 -
03第八講
01:56:58 -
04第五講
01:48:06 -
05第十講
01:49:11 -
06第四講
02:11:04 -
07第一講
02:02:57 -
08第七講
01:46:01 -
09第三講
01:34:31 -
10第九講
01:42:14
青田藝集/藝集生活
楊照:「舊俄」是什麼?是一個中文裡的特殊名詞,對應一九一七年共產革命後出現的蘇維埃「新俄羅斯」,所以把一九一七年之前的羅曼諾夫王朝稱為「舊俄」。照理說,有了「新俄」,被取代、被淘汰的「舊俄」就應該進入歷史的垃圾桶裡了,然而在中國及很多地方發生的情況卻剛好相反,「舊俄」一直陰魂不散,無法被驅趕、被遺忘。理由很簡單也很堅實,因為十九世紀的「舊俄」留下了太多太了不起的文化成就,一方面吸收模仿了從西歐傳過去的形式,另一方面又呈現了獨特的個性,超越了西歐。音樂是一個例子,文學、尤其小說是另一個明顯、耀亮的例子。於是有了弔詭的局面--和「新俄」同時代並行發展的中國或日本現代文學,卻是從「舊俄」汲取了最多最豐富的養分,好幾代的文學作家沒有人不是熟讀從普希金到屠格涅夫的「舊俄」作家作品的。為什麼這些作品能產生如此驚人的全球性影響力?今天重讀這些作品,我們還能讀到什麼讀出什麼呢?
從文化、藝術的角度看,「舊俄」其實一點都不「舊」啊!「舊俄」時代的種種成就到今天沒有消失在歷史的陰影中,而是建立為不可動搖的經典,仍然在提供一代又一代的人心靈的刺激與滋養。
「舊俄」產生了特殊的文學、尤其是小說傳統,從普希金、果戈里、萊蒙托夫開端,中間經過了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這兩座偉大山頭,再到契科夫、屠格涅夫......
楊照老師:「舊俄」是一個特別的歷史與文化名詞,指的是彼得大帝大幅西化改革之後,十九世紀在俄羅斯爆發式興起的文化、藝術潮流。之所以稱「舊俄」,因為後來二十世紀有了共產黨革命創造出的新蘇聯,取代了原本的俄羅斯。然而從文化、藝術的角度看,
「舊俄」產生了特殊的文學、尤其是小說傳統,從2018年底開始在「藝集講堂」開設的「俄羅斯系列」最早其實是「舊俄小說系列」,講果戈里、萊蒙托夫、屠格涅夫、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的小說。
從這些小說中,其實已經可以覘知共產主義革命的社會與文化淵源,也就沒有道理不推進到「新俄」,所以不只又讀了帕斯特納克和布爾加科夫的小說,還推及蘇聯時期的重要音樂家史克里亞賓和普羅高菲夫的作品,更全面呈現俄羅斯藝術文化的現代轉型。要講這期課程,出現了新的現實環境-普金統治的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並稱烏克蘭為「列寧烏克蘭」,以「消滅新納粹」為發動戰爭的理由。如果真的要了解「列寧烏克蘭」或「新納粹」是什麼,只能回到蘇聯的歷史上去探求。
俄羅斯文學巨擘如此的影響世界各地眾多的文學與小說家,楊照老師將從果戈里所屬的舊俄文化一路講到20世紀的現代俄羅斯與蘇聯,透析俄羅斯文學與文化,將有助您理解今日俄羅斯為何如其所是。
屠格涅夫的《父與子》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是俄國文學的經典之作,各自展現了不同時代與社會的衝突。《父與子》描寫了19世紀中葉俄國知識分子與傳統貴族之間的思想對立,透過虛無主義者巴扎洛夫與父輩的衝突,探討新舊價值觀的碰撞與時代變遷。小說細膩刻畫了人物心理,深刻反映了俄國社會轉型期的矛盾。
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則是一部史詩巨著,以1805至1812年拿破崙戰爭為背景,通過貴族家庭的命運展現戰爭與人性的關聯。小說融合歷史、哲學與心理描寫,塑造了如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等鮮明角色,呈現個人與歷史洪流的互動,表現出對命運與自由意志的深刻思考。
分集內容
- 01:第一講
- 02:第二講
- 03:第三講
- 04:第四講
- 05:第五講
- 06:第六講
- 07:第七講
- 08:第八講
- 09:第九講
- 10:第十講
適合對象
- 經典文學愛好者——對俄國文學、特別是19世紀「舊俄」文化背景下的小說有興趣,想深入了解這一時期的思想與人物塑造
- 歷史與哲學思考者——喜歡透過小說探索社會變遷、人性衝突,以及理想與現實的對立,特別是對知識分子精神困境與道德難題感興趣的讀者
- 心理與人性研究者——關注人物內心世界,對心理描寫、人格衝突、社會壓力如何影響個體命運有興趣的讀者,特別適合對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深刻人性剖析感興趣的人
主講人

1963年生,本名李明駿,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東亞史碩士,史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及副社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誠品講堂」「敏隆講堂」長期經典課程講師。
主要著作有《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史記的讀法》、《我想遇見妳的人》、《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等多本著作。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