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射到毀滅,只需要26分鐘40秒──核武滅絕的威脅,至今壟罩全球

示意圖。(圖/unsplash)
示意圖。(圖/unsplash)

冷戰結束幾十年後,對多數人來說似乎遙不可及,但只要一個狂人加上核子火藥庫,就足以開啟一場沒有贏家的末日。作者安妮.雅各布森透過多角度詳細展示核戰如何在七十二分鐘內奪走五十多億人的性命,一個發展一萬兩千年之久的文明,在短短幾分鐘或幾小時,就可以被輕易摧毀,成了末世殘骸。核戰的可能性一天不消亡,它就繼續威脅人類的生存。

●本文摘選自之《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安妮.雅各布森

五角大廈首席家警告:洲際飛彈威力非同小可!

洲際彈道飛彈是一種可以跨洲施放核武到目標處的長程武器,其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在地球另一端造成數百萬人死亡。時間拉回到一九六○年,洲際彈道飛彈甫發明時,五角大廈的首席科學家,一個名叫赫伯.約克(Herb York)的男人,曾經想知道確切需要多少分鐘,才能讓一枚這種大規模滅絕火箭從蘇聯的發射台起飛並抵達的某座城市。約克聘請了一群名為「傑森科學顧問小組」的國防科學家來縮小這個數字到至為精確的型態。

書名:《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
作者:安妮.雅各布森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10月29日

最終,赫伯得知的結果是從發射到毀滅,為時二十六分鐘又四十秒。

就是僅僅一千六百秒。如此而已。

這個祕密評估結果的其中一份藏在赫伯.約克的個人文件中,保存在聖地牙哥的蓋澤爾圖書館(Geisel Library)內。或許約克是不小心將資料留在了那兒,也或許他是有心讓世人知道戰爭規劃者與武器建造者幾十年來一直都知道卻從未如此冷酷地向世界揭露過的真相。那就是不論你怎麼做,都打贏不了核子戰爭。

因為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了。

核戰的爆發和升級的速度,幾乎可以保證戰爭將以核浩劫告終。

「裝載核武的洲際彈道飛彈威脅著我們的滅絕,」約克寫道。「前景,誠然是黯淡的。」

傑森科學顧問小組的科學家們計算出一枚洲際彈道飛彈在空中飛行的二十六分鐘又四十秒,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 推進階段,大約五分鐘

• 中途階段,大約二十分鐘

• 終端階段,大約一.六分鐘(一百秒)

五分鐘長的推進階段包括飛彈在發射板上點燃火箭引擎,進入太空,到結束有動力的飛行。在有動力的飛行結束後,彈頭會獲得釋放,此時的典型高度在五百到七百英里之間。

中途階段會維持二十分鐘,這包括被釋放的彈頭在太空中以弧形軌跡繞地球飛行的時間。

最後的終端階段出奇的短,僅僅一.六分鐘。也就是一百秒。終端階段始於彈頭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並結束於核武在目標處引爆之際。

在這個場景中進行攻擊任務的火星十七型,是一枚兩階段、使用液態燃料、可在公路上機動行進的洲際彈道飛彈。截至二○二四年,其彈頭有什麼能力並沒有太多經過確認的資料,所以我們不清楚它能攜帶一或多枚核彈頭,不清楚其酬載是不是熱核彈,也不清楚其核彈的當量是多少。我們只知道它可以攻擊到美國本土的任何一個目標。

一九六○年,傑森科學顧問小組替赫伯.約克做出從發射到擊中目標共計二十六分鐘四十秒的結論。當時,美國以外僅有的核子超級強權只有蘇聯。

今天,擁有核武的國家已經多達以下九國: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英國、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還有北韓。而考量北韓的地理位置,飛彈從朝鮮半島起飛到擊中美國東岸目標的時間框架會稍微長一些。麻省理工學院的榮譽教授希奧多.「泰德」.波斯托爾已經替我們完成了計算。

答案是三十三分鐘。

時間正在流逝。

在這個場景中,已經過去了兩分鐘。

洲際彈道飛彈一旦發射出去就覆水難收。

藏於赫伯.約克檔案庫的機密文件已經警告過這世界,要留意末世決戰,但我們還是來到了這一刻。

洲際彈道飛彈對我們造成了滅絕的威脅,約克寫道。

一九六○年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之《核戰末日:我們與世界毀滅的距離》。👉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時報出版 核戰 戰爭 美國 科學 社會人文 政治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不只拜富士山!日本神道信仰出於原始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不是當事人,也可能經歷創傷:醫護、家庭照顧者是高危險群

更年期為何煎熬?我們都應該瞭解缺乏雌激素對身體的影響

琅讀金句/時光珍貴,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最好版本的靈魂,說到底就是喜歡自己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