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城堡》:對真理執著探索,卻總是以失敗告終

圖/《城堡(卡夫卡最繁複神祕的最終代表作‧逝世100週年紀念)》;麥田出版提供
圖/《城堡(卡夫卡最繁複神祕的最終代表作‧逝世100週年紀念)》;麥田出版提供

文/林蒔慧(政治大學斯拉夫語系教授)

導讀─從禁忌的名字到經驗的象徵:與捷克

今年適逢卡夫卡逝世一百週年,台灣讀者大多著重他在德語文學的地位,即便眾所皆知,卡夫卡一生都在捷克布拉格這座城市生活與寫作。

較鮮為人知的是,一九六三年前的捷克布拉格對已在鐵幕外西方世界大放異彩的卡夫卡作品是三緘其口的。當時,卡夫卡被鐵幕國家菁英視為資產階級作家,其頹廢異化的文學作品主題,並不符合社會主義基礎,更是與共產主義格格不入。

然而,在卡夫卡逝世近四十年後,也就是社會主義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一個十年裡,整個系統開始動搖,卡夫卡的名字不得不被輕聲提及。捷克查理士大學德國文學史教授愛德華.戈德斯圖克(Eduard Goldstücker,1913-2000)於一九六二年的作家聯盟會議上提議在卡夫卡誕生八十週年隔年舉辦一場關於卡夫卡的會議,所持理由鏗鏘有力:既然全世界都在討論卡夫卡的作品,為什麼卡夫卡這個名字在布拉格卻是一種禁忌?

於是,一九六三年五月,在布拉格北邊約二十公里的利布立策(Liblice)所舉行的會議不僅開啟了「布拉格視角」探索卡夫卡,強調布拉格對卡夫卡生活敘事和作品解讀的影響與作用,也是首次將卡夫卡正式介紹給他自己的「故鄉」。

同時,此次會議也間接促使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審訊制度的部分開放,預示著民主化進程的開始,是為引領捷克斯洛伐克進入「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先驅之一。然而,這一切最終還是以一九六八年的「布拉格之春」落幕。

一八八三年出生於布拉格的卡夫卡,一直以來被視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德語文學作家,然而,他卻是在猶太傳統文化中成長,並長期生活在波西米亞的日耳曼人及捷克人之間,與同時代以捷克語寫作的作家一起歷經奧匈帝國晚期的捷克社會,再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建國初期。其中,最常與卡夫卡相提並論的便是同年出生的雅洛斯拉夫.哈謝克(Jaroslav Hašek, 1883-1923)。

儘管卡夫卡和哈謝克的寫作風格迥異,其筆下主角K以及好兵帥克卻常被認為存在著某種聯繫。德國哲學家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曾在卡夫卡逝世十週年之際指出,這種聯繫建立在一個基本的對比之上:K對一切都感到訝異,但好兵帥克卻從不感到驚訝;K對一切都感到內疚,但帥克從未有任何愧疚感;K不斷沉淪,直到不可避免的死亡,而帥克卻在世界上快樂地漂浮著,即便度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殘酷考驗,臉上還是掛著溫和的微笑。

換句話說,K和帥克雖然都身處混亂的官僚體系當中,周旋於無盡的障礙與無情的威脅之間,但其對比的態度皆為生活的疏離提供了解方。捷克哲學家卡雷爾.科西克(Karel Kosík, 1926-2003)進一步指出:卡夫卡和哈謝克都在各自的作品中提供了一種願景,一種異化的現實。

書名:《城堡》
作者:卡夫卡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10月10日

在這樣的現實中,哈謝克選擇了以鬧劇相應,認為只有笑聲才能揭示制度的荒謬,而卡夫卡則是強調對真理的執著探索,但卻總是以失敗告終。

繼二〇一八年再版《好兵帥克》之後,於卡夫卡逝世一百週年之際推出由湯永寬老師所譯的《城堡》德語直譯增訂版。根據引薦卡夫卡以及哈謝克作品於世的馬克斯.布洛德(Max Brod, 1884-1968)的說法,《城堡》中的鄉村背景來自於捷克經典文學作品《外祖母》(Babička, 1855)對卡夫卡的影響。

《外祖母》的作者博日娜.涅姆措娃(Božena Nemcová, 1820-1862)是首位以捷克語書寫散文的女性作家,其作品《外祖母》則是以一位鄉村祖母的形象,象徵著捷克民族的傳統價值在亂世中仍長存鄉間。而卡夫卡似乎被這種和諧與和解的敘事世界所深深吸引,只是,在他自己的文字世界裡卻只能呈現截然相反的敵對與疏遠。

卡夫卡與捷克,或許彼此的存在就是這般對比卻必須的聯繫。

                     二〇二四年八月二十日
                       寫於捷克布拉格

●本導讀摘選自麥田出版之《城堡(卡夫卡最繁複神祕的最終代表作‧逝世100週年紀念)》。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麥田出版 卡夫卡 捷克 文學 翻譯小說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杜絕職場霸凌發生!菁英領導者應避免遷怒、情緒化管理團隊

看過的書馬上就忘了內容?做好讀書筆記幫助你完整吸收內容

溝通時避免太含糊!直接講重點幫助有效表達,切忌拐彎抹角

邁可.洛勃森《守護妳》懸疑推理小說 探究人心的無底黑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