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親自批准才能錄用!特斯拉如何發掘高潛力人才

圖/路透;聯合報系資料庫
圖/路透;聯合報系資料庫

文/貝南.塔布里奇(Behnam Tabrizi)

多角經營,旗下有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電動車大廠、以及一家籌劃中的太陽能新創公司,他非常看重求才。在2015年,當特斯拉擁有一.二萬名員工時,他親自上陣參與徵才的工作,親自批准每一位新進員工。不誇張,真的是每一個人。

在特斯拉負責招聘的瑪麗莎.裴瑞茲(Marissa Peretz)說,她的團隊負責為一家兩千人的新工廠招聘員工,然後需要提供每一位被錄用員工的書面簡歷,供馬斯克過目與批准,就連工友、員工餐廳工作人員、裝配工等也不例外

人才招募必須「契合」公司的獨特文化

馬斯克關注的不僅僅是個人,他對每一個加入公司的員工都抱以期望。在2010年,當時規模尚小的特斯拉急需工程學、設計和軟體方面的人才,馬斯克不惜重金挖角谷歌人力資源總監亞農.格舒里(Arnnon Geshuri),請他負責特斯拉的人資業務與招聘,馬斯克告訴他,只雇用符合特斯拉企業文化的各領域高手

表面上,這似乎與其他公司的招聘方式並無太大區別。但在大多數公司,契合公司的文化(cultural fit)最後往往變成契合個人的偏好(personal fit)——亦即招聘經理基於個人主觀偏好,覺得和誰更合拍、能一起「廝混」而錄用誰。想和未來的新進同仁社交消磨時間,本質上不會影響公司的成功,但當經理的社交偏好成為某位優秀應聘者出線的決定因素時,就會產生問題。

反觀馬斯克,他希望網羅能夠在高壓下茁壯成長的人。一位直到最近還向馬斯克匯報的總字輩主管表示,特斯拉彷彿把企業文化穿在身上,毫不掩飾對外展示特斯拉的文化,稱:「由於雄心和目標,員工必須在強調高效率的環境下工作……有了這樣的文化和期許,沒錯,目標看似不可能實現,但世界需要我們克服障礙努力實現它們。」

人才招募必須明確定義「合適人選」

馬斯克一開始就對公司與員工抱以高度期待,所以對於文化契合下了精準的定義:能承受巨大壓力,能想出從來沒有人想到的解決方案,而且不願意接受不或拒絕的人。上述那位高管指出,員工接受如火般的考驗與磨練,才承受得起馬斯克對他們的期許,稱:「如果你回答『那個行不通』,但這個答覆並沒有什麼建設性。日子久了,馬斯克就會淘汰那個人,另外尋覓能夠提供有建設性回答的人,亦即這人會進一步解釋為何行不通。」

因此,無論多麼難以找到契合的人,葛舒里和其他參與招聘的人都非常清楚「合適人選」的定義。對他們來說,肯吃苦耐勞的心態非常重要,和尚未被開發的能力同樣重要。影響所及,公司上下全體員工接受馬斯克的價值觀:心無旁鶩精進工程領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在2014年,馬斯克說:「公司我要找的人,必須能證明自己具備卓越能力公司。這個人是否面對過真正的難題並成功克服它們?我得確定,一些出色成績是他們實際負責?還是由其他人代勞?一般的情況下,公司一個人真的下海與問題纏鬥,他們一定能理解問題之所在公司,而且不會忘記。」

特別是有許多傑出人士應徵加入特斯拉,協助社會順利減碳,由燃料車轉型到電動車,但是特斯拉可能會發現,難以分辨應徵者之間的優劣之別。例如難以區分「不錯」和「優秀」之別,但是馬斯克有一套明確標準可克服這個問題。但是馬斯克有一套明確標準可克服這個問題。他對員工有具體明確的期許藍圖,並非平凡無奇的陳述或期望,讓招聘團隊能夠據此找到符合公司要求的頂尖人才。

書名:《向矽谷學敏捷創新》
作者:貝南.塔布里奇(Behnam Tabrizi)
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5月16日

公開聲明企業文化,人才就會自動上門

隨著時間推移,企業文化成形、生根、成為主導的影響力,領導人無須再費力推廣強化它。馬斯克的苛刻是出了名的,但其他敏捷創新的企業家也靠類似的獨特文化招攬人才。

網飛()在共同創辦人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和馬克.藍道夫(Marc Randolph)的領導下,特別希望員工能獨立做決定。大家公開、廣泛、刻意地分享訊息;彼此之間出奇地坦誠;避免墨守成規。網飛也會果斷地解雇無法或不願意遵從這種企業文化的人。這種強烈的認同感成功地蔓延到全公司。就像任職於特斯拉,選擇在網飛工作的人,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且多半樂在這樣的環境裡——員工自主選擇在這樣的企業文化下工作,會進一步強化他們的工作表現

當公司文化以公開聲明的方式廣為人知時,比如特斯拉和網飛的做法,適合你公司的人才就會來應徵加入你的公司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向矽谷學敏捷創新:史丹佛轉型專家親授微軟、亞馬遜等矽谷巨頭8大致勝心態,打造創新、活力十足的卓越組織》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商業周刊 商業財經 馬斯克 特斯拉 Netflix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茶的功效有哪些?喝茶的10大好處一次看!

年後想轉職跳槽?換工作前,10項指標評估你的「職場競爭力」

想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嗎?提高自我覺察能力,不再原地踏步

日本政府推「心靈救援」政策 緩解憂鬱、焦慮症帶來的社會壓力與孤立問題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