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台南/李安導演電影的啟蒙地!全美戲院的前生是?

全美戲院懸掛了「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手繪海報。圖/翻滾吧男孩電影有限公司提供 蘇詠智
全美戲院懸掛了「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手繪海報。圖/翻滾吧男孩電影有限公司提供 蘇詠智

2024年迎來年!這座古城乘載著悠久的脈絡與豐富的文化傳承,很多人都深深地被四百年累積堆疊而成的古蹟建築、飲食風味、民俗文化給吸引,也許我們沒辦法像穿越小說一樣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仍能透過不同方式走在這條歷史延續的道路上。

琅琅悅讀「——0到400之間」專題,在各頻道陸續推出與台南相關的精彩內容及系列活動,除了介紹眾多作家書寫的文章書籍、名人聲音朗誦故事的溫度傳遞,也邀請你分享自身與台南的珍貴刻印與連結。(編按)

文/王振愷

楔子:大井頭的水,不停地流……

場燈熄滅,整個空間瞬間成了無聲無息的黑暗盒子。在彈指間,天雷勾動地火,身後投放出一道白光,在微光中塵埃彷彿宇宙星塵,過了幾秒,耳畔傳來嘎嘎作響聲,如水流一般的頻率。銀幕上投映著今天放映的,一個關於水源頭的故事。

曾經到訪臺南的旅人,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從國定古蹟赤崁樓的正門離開後,眼前是一條綿延的紅磚步道,像是迎賓的星光紅毯。向前走去,沿途左手邊會遇見知名的冬瓜茶店和肉圓攤,美味的小吃能夠填飽旅人的胃,而右手邊是一長排典雅的朱色牆面,與路面的紅相互輝映。走到底便會發現,原來這是府城另一個重要古蹟──祀典武廟的山牆。

從赤崁樓的紅毛磚到武廟的土朱壁,再佐上武廟肉圓的甜辣醬,不同的紅色傳遞著臺南這座城市待客的熱情。轉個彎,永福路在武廟前彎曲而行,廟埕繚繞著鼎盛的香火煙,旅人望向前方,夾道的是兩間繡莊,五彩斑斕的八仙彩隔街對望,刺繡師傅交錯繁忙的雙手,在布面上用針線穿出一個個神聖的宗教世界,繡圖中的吉祥異獸為旅人增添福氣。

繼續前進,紅磚道轉為水泥路,眼前的永福路像是沒有盡頭的大道,旅人向前遇到的第一個十字路口,便會看見一雙忙碌的職人之手,提著油漆、握著筆刷,旁邊放著一張A3大小、數位影印的電影海報,一位師傅認真地站在比人還高大的木板前,慢條斯理地打底、畫框。

一轉身,師傅身後有四大幅與這個木板同比例的看板,正懸吊於正對面的建築上,仰頭一望是四部似曾相識的電影手繪海報,幾個月前才在百貨的影廳見過,手繪海報五花八門但充滿手感的畫面馬上吸引著過路人的目光。這時旅人打開手機裡的定位地圖,才發現已經來到這趟旅程的目的地──全美,也是這本書的主角。

大井頭的身世,戲院的前生

在走進戲院大門、翻開故事主頁之前,旅人的視線移向右邊街角的一處,在熙來攘往的永福路與民權路交叉口,地上有一塊不同於水泥地、由花崗岩磚鋪成的路面區塊,上頭加裝了半圓型的穿孔水溝蓋,一旁還矗立著一座石碑,一看才發現這個被車流隱沒的殘跡,其實是臺灣開墾史中記載中的第一個水源頭──大井頭。

不是要講一座戲院的故事?為什麼會出現一口井?

「水」是所有文明的起源,海洋孕育了生命,河川堆積出土地。古人逐水草而居,當乾淨且穩定的水源出現能匯集人群與適當的居住條件,良田便慢慢形成聚落。除了河川取用,先民也開始運用智慧進行鑿地取水,尋得更穩定的水源,而井是現代化自來水系統普及前最常見的飲水來源。

一口井是一個聚落、一座城市的縮影,從大井頭這個匯集府城歷史的交叉點,可以召喚出「全美戲院」的前世。

坐井觀天地,像是柏拉圖洞穴裡那雙固著的雙眼,背後的火光閃爍、交錯,洞壁上的光影是通往世界的唯一途徑,這是電影院最初始的原型。從大井頭的水面望去,投射出的不只是全美戲院的史前史,也是整個臺南市的發展歷史。

大航海時代:普羅民遮街通大井

後方的暗室裡,影像光源來自的地方,放映師架上幻燈片投影機,燈片透明板上是不同年代的臺南老地圖,以大井頭作為中心定位。向井的深處探詢,宛如掉進蟲洞一般,光影如流,膠卷一去不復返,時空不斷轉換,井子裡的水再次滿溢……

無人知曉大井頭開鑿的確切年代,以及掘井的人是誰。不過,從文獻高拱乾《臺灣府志》記載,相傳太監王三保王景弘奉命下西洋時,曾經來到臺灣島上的大井中繼取水,那是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

時間之流倒轉至大航海時代,穿越大井頭的水面,現在的民權路彼時是熙來人往的歐式大街。162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取得內陸資源,從原本在臺窩灣(Tayouan)上所建立的據點──熱蘭遮城(Zeelandia),也就是今天的安平古堡,穿過茫茫的臺江內海來到赤嵌社。

紅毛人向當地原住民以布換地,在沿海處建立了普羅民遮街(Provintia)作為貿易使用,這裡也成為臺灣第一條依都市計畫而建立的商業大道。大街的起點就是大井頭,一路向東往今日的北極殿所在處──鷲嶺頂延伸。

過去先民要從西岸進入到內陸時,以臺窩灣為出入門戶,赤嵌是登陸的要埠,登陸首站便是大井頭。除了位處沿岸的地緣關係外,在俗諺中曾提及:「吃大井頭的水,不肥也美!」大井取得的水新鮮甜美,是臺江周邊最直接取得淡水的途徑,這些條件使得大井頭在清初以前成為往來安平與赤嵌兩地最主要的渡船口。

鄭氏-清領時期:十字大街上擺市集

1662年,明鄭政權入臺,在赤嵌地區設置承天府,並在府內規劃四坊二十四里,大井所在地被劃分至西定坊,而成為當時商業與聚落重心,原本的普羅民遮街便直接以井改名為「大井頭街」。延續這條商業大街的基礎,鄭氏逐漸在赤嵌一帶闢建新路,南北橫向的街道穿過,以普羅民遮街與禾寮港街交會而成的十字大街,成為往後清代重要的商業匯集重心。

昔日街上的紅毛商人換成了挑著扁擔的漢人攤販,1683年政權再次轉變,臺灣被收入滿清的版圖之中。清領初期,大井頭仍延續著渡口的功能,成為中國來臺官員與商旅上岸所在,內海往來的船隻舳艫千里。在清領初期所繪製的〈臺灣地里圖〉中能看見,從大井頭往東前行至十字大街,搭建起一座座綿延鄰街的店鋪,形成熱絡繁華的市街。

十字大街以東西向的大街為首,南北向則規劃為上、下兩條橫街,而現在大井頭所在的民權路與永福路交叉口,就是當時大井頭街與下橫街交會所在。商業發展持續在此蓬勃擴張,寬敞的大街中央因應需求築起雙面鄰街的架棚,將路一分為二,提供給更多攤販使用。大街中不同行業的商家群聚、百貨匯集,官方依類別進行分段命名:竹仔街、帽仔街、鞋街與草花街等特定的商業街道陸續出現。

由乾隆與嘉慶年間縣志中的〈城池圖〉來看,便會發現十字大街向來是臺南城內的重心,在其中可看見縣府基於防衛築起了城牆,從原先的木柵、刺竹後來升級成土石城垣,這界定了城內與城外的界線分別,以「府城」為名的完整城鎮樣貌就此成形。

將視角往大井西邊望去,當時白浪滔滔的臺江內海逐漸淤積成陸,原本位於大井頭的渡口也往外遷移,來到沿海新生的五條港地帶──南河港安瀾橋周邊。這個渡口不僅成為官員往來與載客之用,也是當地郊商與十字街上的商家進出口商品之地,從而造就了大井西側至南河港一帶的商業繁榮盛況。

夜晚時分,泊船停岸,由港口沿著支流與南河街往大井頭走去,來到素有有「府城八景」之一的井亭夜市。此時整條大街燈火通明、人山人海,人們逛市集、吃小吃,不禁令人想起乾隆詩人章甫的詩:「井亭夜景鬧如何,交易然燈幾度過;不是日中違古制,海關蜃市晚來多。」月色溫柔,大井的水面在夜市燈火照耀下波光粼粼。

日治時期:本町與大宮町的交叉口

曾經是汪洋大海的臺江內海,在河川輸沙與海浪漂沙的兩方作用下,安平與府城之間逐漸相連成陸,海埔新生地上逐漸匯集散村,過往能登上赤崁樓觀看內海夕照的光景已不復見,大井離外海也越來越遠。

時間之井通往日治時期,政權更迭下,大井頭的水依然充沛,不分民族、供養眾人,旁觀著這座城市正經歷的不同近代化工程──拓寬道路、架起鐵路、拆除城垣、置放圓環等一連串市區改正計畫,臺南的商業中心也因為開闢運河,而逐漸向後來的末廣町、今天的中正路擴張。

1919年,臺灣實施町名改正,大井頭街有了新的名字──「本町四丁目」,旁邊的下橫街則改名為「大宮町一丁目」。延續十字街商業繁盛的遺風,本町與大宮町仍是許多富商巨賈聚集的所在,也因為過去周邊的鞋街、帽仔街、做針街,後來本町逐漸發展成布商及吳服商群聚的布街。

過去許多胼手胝足的年輕人都來此找求頭路,在這裡的店家從學徒基層做起,慢慢累積經驗和財富,等待出人頭地的一天。在此發跡的創業家,包括以紡織業起家的「臺南幫」侯雨利及其弟子吳修齊,最早他們開設的事業就是由此為起點。另外,來自日本山口縣的林百貨創始者林方一,在當年離鄉背井來臺,到本町四丁目的日吉屋吳服店,從帳場的基層工作做起,等時機成熟後就獨立創業,在大宮町一丁目上開設林方一商店,而後有末廣町上的林百貨。

書名:《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作者:王振愷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1月27日

沿著林先生的事業路徑,再次回到大井頭所在的本町與大宮町交叉口,翻開日治時期間不同年代的臺南老地圖,能發現井口處的街角從一開始作為郵便所使用,1931年後的臺南市街圖中則改為本町派出所。地圖上過去的城牆處架上了鐵道,當時大宮町一丁目上設立了臺灣銀行臺南支店,作為市區內的金融中心所在,此區域在戰前的商業地位仍有無可取代之地位。

以1932年的〈臺南市職業別明細圖〉對照,可見其中本町與大宮町街上並不只有布行與服飾店,還有相當多的商店林立,人們可以在路上逛街買貨或瀏覽商品。全美戲院現在的位置在當時可能是一間「制文堂」,推測類似今天的印舖,人們可到此訂做手工篆刻印鑑,對面的「林惟興硝子店」,則是專門製造玻璃鏡板加工,作為營業廣告使用。一樣是廣告製造,現在全美戲院的對面轉而作為手繪電影看板儲藏室,以及顏振發師傅的工作室。

從航海時代到日治時期,從蠻煙瘴雨到商業重鎮,從傳統以物易物到現代資本主義出現,臺江內海轉而成為下水管線,不論時代如何變遷、物換星移,大井頭依然安靜地在原地佇立,井中之水如大地之母給予的奶水,滋養萬戶百家,為臺南府城帶來繁榮富庶,她的故事還未結束,將隨著「全美戲院」的興建延續下去。

●本文摘選自遠足文化出版之《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LOG IN 台南 台南400 歷史 台南 藝術設計 我們記得 書摘 出版風向球 戲院 文學之旅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前往瑞士準備善終─妻子陪伴阿茲海默症丈夫走完「尊嚴」人生旅程

台劇《華麗計程車行》入圍6項金鐘!為何車行取名為「華麗」?

35歲就退休!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經濟和思想都要獨立

孤單寂寞覺得「冷」是真的!研究:邊緣人的體感溫度比較低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