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皮娃娃兵》歷史上沉痛的記憶 戰場上一位女護士的自述
文/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
那時,他們告訴我們,那是一場正義的戰爭,我們要幫阿富汗人消滅封建主義,以便建設光明的社會主義社會。至於我們的小夥子在那裡送了命,卻一字不提。我們還以為,他們是在那裡得了種種傳染病死的,好比瘧疾、斑疹、傷寒、肝炎。一九八○年,那一年才剛剛開始,我們就搭了飛機來到了喀布爾。英國人在這裡的一座馬廄被改成了軍醫院,裡頭什麼東西也沒有,那麼多人,只有一支注射器。軍官把酒精喝光了,我們只好用汽油消毒傷口。氧氣稀薄,傷口難以癒合。太陽倒是幫了大忙,燦爛的陽光可以殺菌。我見到的第一批傷患只穿著內衣和皮靴,沒有病號服,病號服運來得很晚。沒有拖鞋,也沒有被褥。當時有個娃娃兵,我記得那個娃娃兵:他全身扭曲變形,彷彿沒有骨頭似的,雙腳纏在了一起。從他身上取出了二十片左右的炸彈碎片。
整個三月份,從我們的官兵身上切除的肢體—手臂、大腿等,都堆放在帳篷外。屍體堆在另外一個帳篷,都半裸露著,有的眼睛被挖掉了,有的後背、肚皮上被劃開一個五角星的形狀......過去我只在描寫國內戰爭的電影裡見過這種慘狀。那時還沒有鋅皮棺材,還沒有開始製作這種棺材。
這時,我們才開始多多少少懂得思考了:「我們究竟是什麼人?」我們的懷疑令某些人反感。沒有拖鞋,沒有病號服,可是到處掛著運來的標語口號、海報。站在標語前的,是我們那些骨瘦如柴、愁眉苦臉的娃娃兵,他們的樣子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裡。一週兩次政治學習,反反覆覆教育我們:「神聖的職責,邊境必須固若金湯。」部隊裡最討人嫌的是告密行為,密告每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每個傷患、甚至每個病號的情況都是祕密。這就是所謂「掌握眾人的情緒」,部隊本應是健康的,必須對所有人都「敲敲打打一番」,不能有憐憫之心。可是我們憐憫人,那邊一切都靠憐憫而存在。
救人、助人、愛人,我們為此來到這裡。過了一段時間,我忽然發現自己產生了仇恨的心理。我恨這片細軟的沙子,它像火一般燙人。我恨這些山,我恨這些房屋矮小的村莊,從那裡隨時隨地都可能開槍射擊。我恨偶然相遇的阿富汗人,不管他是扛著一筐瓜果,還是站在自己的屋子前,誰知道他昨夜去過什麼地方。我們認識的一位軍官被打死了,不久前他在我們的醫院裡治過病;兩個帳篷的士兵都被殺了;另一處的水裡被放了毒。有個人撿起一個漂亮的打火機,打火機在他手中爆炸了......死的都是我們的娃娃兵呀。我們年輕的小夥子,應當明白這一點。您沒有見過被火燒焦的人吧?沒有臉,沒有眼睛,連身體也沒有,只剩下一團黃色硬皮包裹的皺巴巴東西,表面有一層淋巴液。他發出來的聲音不是叫喊,而是咆哮......
在那邊,我們靠仇恨生存,靠仇恨活下去。那麼,負罪感呢?出現這種感覺不是在那邊,而是在這裡,當我在這裡開始當個旁觀者的時候。在那邊,我覺得事事都是正義之舉,可是回到了這裡,我嚇了一跳。我想起一個小女孩,她躺在塵土裡,沒了手也沒了腿,活像是一個損壞了的洋娃娃,那是在我們轟炸過後......我們那時還覺得奇怪,他們為何不喜歡我們。他們躺在我們的軍醫院裡,你把藥遞給一名婦人,她頭也不抬,不看你一眼。她永遠不會對你笑,這真讓人委屈。在那邊感到委屈,但回到這裡就不會了。在這裡,你是個正常人了,所有的感情又復甦了。
我從事的是一種美好的職業—救死扶傷,這個職業拯救了我,讓我解脫了。我們在那邊,人人都需要我們,最可怕的是沒能拯救所有的人,只拯救了能夠拯救的人。本來可以拯救一個人,卻沒有必需的藥品;本來可以拯救一個人,送來時已經遲了(在衛生連裡工作的,都是些什麼人?都是一些沒有受過良好訓練、只會包紮的士兵);本來可以拯救一個人,但怎麼也叫不醒喝得爛醉如泥的外科醫生;本來可以拯救一個人,可是......我們甚至不能在死亡通知書寫明真實的情況。有些人踩上地雷被炸死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往往只剩下半桶肉漿。但我們寫的是:「在車禍中殉難,墜入深淵身亡」或「食品中毒」等等。當死亡的人數超過一千人時,我們才被允許向家屬講真話。我對屍體習以為常,但那是人啊,是我們的人、我們的同胞、我們的小夥子。一想到這些,我怎麼也想不通。
送來了一個年輕人,那天正趕上我值班。他睜開眼睛,看了看我:「喏,這下好了。」說完就斷了氣。
在深山裡,找了他三天三夜,找到了,運回來了。他不斷地說著囈語:「快叫醫生,快叫醫生!」他看見了白袍,心想:「這下得救了!」可他受的是致命傷。那時我才知道,什麼是顱骨受傷。我們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自己的墳墓,自己的一座肖像藝廊。肖像都鑲在黑框裡。
●本文摘自 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之《鋅皮娃娃兵:聆聽死亡的聲音》。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