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有的人情味象徵——超商、柑仔店與我的童年

圖/《什麼都沒有雜貨店》(木馬文化出版)
圖/《什麼都沒有雜貨店》(木馬文化出版)

文/王宇清

不知道讀者們對傳統雜貨店,也就是「」的記憶是什麼?

我的童年,經歷了傳統雜貨店隨著便利商店出現、普及,漸漸被取代而沒落的過程。

我還能非常清晰的記得,由於住在南部鄉鎮,對於一開始只存在於北部都市的便利商店,只能從電視上見到。第一次看見整天開著冷氣,環境光潔寬敞,商品琳瑯滿目的連鎖超商,感到震撼、不可思議又嚮往──那是天使開的商店嗎?

隨著不時聽見廣告更新:目前已經開到第100家門市、第500家……總是焦躁的引頸期盼,超商能夠盡快進駐,而且最好就蓋在我家隔壁。

對一個小學生來說,光想像著,連身體內部都會跟著發出跟便利商店一樣明燦的白光,幾乎要從眼睛、嘴巴迸射出來。

當時,並沒有想到超商的崛起,可能會讓傳統雜貨店消失。不,應該說,年少無知的我,當時甚至期待著,超商能夠取代所有的傳統雜貨店。

後來,傳統雜貨店的確因為超商的快速崛起,難以競爭而越來越少了。

比起真正的店鋪,「雜貨店」、「柑仔店」,如今更多時候成為帶有文青感、潮流的文創空間和意象。我想,許多孩子和年輕一輩,並未真的體驗過和柑仔店緊密相連的生活吧?但柑仔店或許因質樸又飽含濃厚人情味,在許多人的生命中,留下難以忘懷的情感;因此在社會與時光的演變遞嬗間,並未被遺忘,而被轉化成台灣人情味的象徵,保留了下來。

小時候,外婆是我和弟弟的主要照顧者。每天午睡起床,外婆會帶我們兄弟到離家不遠的柑仔店,挑一樣零食。不多也不少,就是一樣,通常是一包乖乖,或者一罐多多。雖然只有一樣,卻是一天中最期待的幸福時刻。外婆會拿著她的小錢包,靜靜的走在前面,結完帳,又走回來,成了童年記憶中寶貴的慈愛身影。

這家柑仔店,可能是我見過商品最少的一家,卻是在我生命中,最常光顧,也留下最深烙印的一家。除了平時的零食,可能還會去那裡買米、米酒、鹽巴、味素、醬油調味料。附近的每戶人家也是如此。當然,大叔們抽的香菸,肯定也是在那裡買。

書名:《什麼都沒有雜貨店》
作者:王宇清
出版社:木馬文化/讀書共和國
出版日期:2023年3月22日

《什麼都沒有的雜貨店》裡的喜旺來,大抵依據童年這家柑仔店的記憶延伸想像而來。柑仔店存放冷藏冷凍商品的冰箱,就是柑仔店老闆家的冰箱。每次拿養樂多或者棒棒冰的時候,會看見店家家裡的食物也在裡面,總有些侵犯別人隱私,非禮勿視的小尷尬。但老闆自己也不介意呀!如今想來還是覺得有些好笑,這也是一種台灣人隨性、不拘小節的家常味吧?

我相信,現代超商和傳統雜貨店並不存在何者人情味較濃的絕對關係。便利商店也有許多溫暖的店員、發生過許多溫馨的關懷互助。然而現代的社會環境,尤其對孩子來說,比起以往,仍是更加疏離、冷漠的。每每感受到這一點,總會希望這個世界多一點「人情味」,不再有孩子被疏遠冷落,無助孤單。

我想,能為人世間帶來救贖與溫暖的關鍵,終究在於對他人主動付出關懷。

無論超商或柑仔店存不存在,只要有關懷的心,我們就能彼此依靠,得到力量。

這也是《什麼都沒有雜貨店》的核心。

這篇小小故事,也獻給在天堂上,辛勞照顧我,為我溫柔守護童年的外婆。

●本文摘自/讀書共和國之《什麼都沒有雜貨店》。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木馬文化 柑仔店 懷舊 復古 兒童文學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廣末涼子隔18年來台!她過去曾被全班霸凌 靠好友拯救陪伴至今

琅讀金句/給經歷「中年之路」的你,世上的成功與幸福沒有標準答案

「洗碗文」引爆家務分工熱議 男性不做家事竟當理所當然?

企業獲利就投資的「理財盲點」從財報3大線索找出投資良機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