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讓人擁有自由工時、收入自主權?《接單人生》揭露你從沒看見的黑暗面!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疫情讓外送平台快速發展,好多人都當起了外送員,你也靠手機APP接案賺外快了嗎?但努力接單,擺脫朝九晚五、被工作綁架的生活,實質上真的就能賺大錢嗎?本書藉由近百位零工工作者的經歷故事,一一揭露零工經濟下的黑暗面!(編按)

文/亞莉珊卓.拉弗奈爾(Alexandrea J. Ravenelle)

開不完的車,載不完的客

  即使駕駛有辦法避免與乘客衝突,但開車這項職業還是有一定的風險。譬如必須久坐,還有因為餐點平價又容易停車的地方不好找,所以飲食較不健康等等。有好幾位駕駛都表示,他們從事載客服務後,由於活動得少,健康也開始出了問題,如體重上升、關節疼痛等等。

  舉例來說,54 歲的賴瑞在加入 前是競技跑者,他說:「我以前每週都會很激烈地訓練六七天,但開車工作讓我的狀況變得很糟。運動完以後,我的腿會很緊繃,但又得出門去載客,即使腳很痛,還是得在車裡坐上八小時,實在很難維持下去。」

  除了上述問題外,醫界也曾提出所謂的「症候群」(taxicab syndrome),意指排尿障礙、生育力異常、尿路結石、膀胱癌和尿道感染等等,與平時會開車的民眾相比,這些健康問題比較容易發生在職業駕駛身上,起因就是沒辦法隨時上廁所。多數計程車司機對此難題都不陌生,但對APP 駕駛而言,這項挑戰又特別艱鉅。

  根據規定,傳統計程車司機的駕駛範圍僅限於市的五大區,以及郊區的西徹斯特郡和拿索郡(Nassau County),如果目的地超出這個範圍,可以拒絕載客。相較之下,Uber 則沒有這項限制,所以雖然長途客或許不是太常見,但確實有駕駛曾開車長征,把乘客從賓州斯克蘭頓(Scranton)載到紐約水牛城(Buffalo),也有人從加州聖塔芭芭拉開到帕羅奧圖(Palo Alto)。截至2018年初,創下最遠記錄的是從維吉尼亞州威廉斯堡(Williamsburg)到紐約布魯克林的「殘酷路途,將近640公里,耗時7小時42分鐘」,車資是294.09美元。如果把回程也算在內的話,總共是15.5個鐘頭,再加上32美元的油資和過路費,駕駛時薪大約是9美元。

  多虧了2.75倍的加乘費率(也就是原價的將近三倍),前跑者賴瑞有一次從紐約市下城開到賓州郊區,就賺了700 美元。

  這趟路雖然只有140 多公里,但他多半都卡在車陣中。「我當時已經在荷蘭隧道(Holland Tunnel)東側了,」他說,「但一大堆車要進隧道,塞得很嚴重,那天紐新捷運(PATH)沒有行駛,所以大家一定都開車,總之車子真的很多,從克里斯多弗街(Christopher Street)到荷蘭隧道就花了一個半小時。一路上我都在想:天啊!希望這位老兄不要取消。因為我知道可以大賺一筆,而且他也只能跟我一起等,所以哪裡也去不了。」賴瑞對於那次的收入很是感激,反觀就讀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阿莫德則因為怕上課遲到,所以得在課堂開始前的兩小時就停止載客。

  除了長途客以外,UberPOOL 和LyftLine 的興起也可能導致駕駛沒辦法用洗手間。這兩種服務基本上就像「快速公車」一樣,駕駛會在多個上下車地點接送數位乘客。這樣的載客模式獲譽為環境救星,號稱可以「改善交通,並減少汽油用量及廢氣排放。」然而,把多趟行程合併在一起,卻也會把時間拉得很長。譬如就曾有駕駛開了「將近一小時,在舊金山各處繞了超過15公里,並停了九次讓乘客上下車。」

  長途旅程有利提升載客時間與收入,讓駕駛不必停在路邊,或是無酬地開車到處繞,但休息的機會也會因此減少。此外,在車上已經有乘客的情況下,駕駛就不能拒絕LyftLine 或UberPOOL 的叫車要求,所以又更無法控制工作時長。傳統計程車司機讓客人下車後,可以馬上熄滅空車燈號,但APP 駕駛一旦遇上「公車型共乘」,就非得開到所有人都抵達目的地後才能下班。在2017年8月,Uber推出了長途通知功能,在路途的預估時間達45分鐘以上時發出警示訊息,讓駕駛決定是否要接受,不過這項工具仍未解決POOL服務的問題。

  再者,長途開車也可能導致駕駛只能到洗手間管制特別嚴格的地方上廁所,有時就算跟商家買了東西也還是不能借。歐貝克表示,找不到洗手間的問題從他成為Uber駕駛的那天起就一直存在,「我第一天回家後,就立刻跟我太太說:天啊!我要上廁所。」

(圖/unsplash)

  即使有洗手間可用,也不一定找得到停車位。「就算想上廁所,車也不能亂停啊!」歐貝克說,「我當然可以找咖啡店,問題是不一定有位子,所以我得付停車費,等到找好車位停好後,才能去用廁所,但有時候洗手間又不外借。」許多商店和餐廳都會張貼顯眼的「廁所僅供顧客使用」標示,不過星巴克因為店面眾多而且較沒有這方面的限制,所以經常有人稱為「城市公廁」。話雖如此,該公司的政策授權經理決定哪些人能使用店內的洗手間,再加上星巴克算是比較高價位的咖啡店,所以如果不到較為富裕的社區,大概也很難找。「有一次我去星巴克,跟他們說我會買咖啡,就讓我上個廁所吧!結果有些人就一直說不行,」他說,「我把錢包,把錢都拿出來了,我說:請給我咖啡好嗎?我需要用洗手間。但他們還是拒絕。」

  「在曼哈頓真的太困難了,」歐貝克解釋道,

  「所以我都會想說再半個小時後就要休息,開去布魯克林隨便找間加油站就能上,加油站最棒了。」

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邊開邊上」

  駕駛如果真的走投無路,有時也會訴諸極端手段,31歲的海克特就表示:「上廁所是我們身為司機最大的困難,因為沒有公廁,去麥當勞也需要鑰匙,所以得買東西當他們的顧客才行,像我就花了很多錢買冰沙和小漢堡,反正既然都要花錢了,不如買點東西來吃嘛!結果體重也就這樣增加了。如果時間太晚,連這些地方都已經關門,那就更難找廁所了,這時候就得用杯子。有人跟我說計程車司機通常都會準備杯子,用完就直接開門丟出車外。昨天有個一起開車的駕駛跟我說他的窗戶是有色玻璃,所以他都邊開邊上小號。」

  「這樣不會灑到座位上嗎?」我問。

  「應該很難不灑出來吧!我也不知道,我只用過一次,而且覺得很糟糕,」海克特說,「那個杯子很大,容量大概有600毫升,我差點打翻。當時到處都找不到廁所,而且我又在紐澤西,那裡的店都很早關,所以我才不得不用杯子。」結束後,他把東西丟出窗外。「我就只用過那次而已,現在我⋯⋯昨天,啊!不是昨天,是兩天前,我憋了五小時吧?因為真的很忙,我就告訴自己:忍住繼續開車就是了,不要去想。但憋到後來實在很折磨,」他說,「真的忍不住得停下來找廁所時,我必須把APP關掉,才不會收到叫車要求,而且開去麥當勞或漢堡王這類的地方,可能也要半小時,我覺得就是因為這樣,我的收入才會變少。」

  然而,雖然駕駛努力憋尿,某些乘客卻無法像他們一樣自制。計程車的座椅是採用壓紋塑膠布料,無法吸收水分或髒汙,至少在紐約市這樣;多數的UberX是私人車輛,使用的是布面內裝,而UberBLACK的座位則多半是皮料。這些材質都不能防水,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不能防尿。在某些私人Facebook駕駛社團和公開的Uberdrivers.net論壇中,有許多司機分享相關故事,表示乘客下車後,才發現他們尿在車上。

  有些批評人士認為貼文一定是作假,畢竟自重的成年人哪會胡亂在車裡尿尿呢?但我訪問的好幾位駕駛都表示,他們曾處理過應該只會出現在廁所或診間的體液,譬如傑洛德就是這樣。不過,那天晚上被那趟Uber車程給嚇到的,並不只有他而已。

  我在西哈林區接了一對夫婦,先生穿西裝打領帶,不怎麼說話,太太話可就多了,幾乎都是她在講,不過聽起來是個好人。他們那天要去⋯⋯我是把他們載到哪裡啊?可能是康州或紐約上州吧!路彎來彎去,到處都是樹,反正就是那種要一路往山上開,每層都只有一間房子的社區,住在那邊可不便宜。總之,我開了好一陣子,那位先生整路上都沒作聲,多半是他太太在說話,有時他甚至對她毫無回應,所以我心想他應該是睡著了。

  我在山上又開了一段,把他們送到一棟漂亮的房子後,就往回開去接了另一個女生,她穿迷你洋裝⋯⋯還是迷你裙,不管啦!反正就是晚上要出去的裝扮。她坐到先前那位先生的位子後跟我說:「這裡是濕的。」可能是手摸到吧!當時我就想:「糟糕了,怎麼會是濕的?剛才那對夫婦沒帶酒瓶,沒有在喝東西啊?」我的腦子一直轉,最後終於被我想到了──座位會是濕的,只有一個原因。

  但我當然不能告訴她,不然事情可就大條了,她可能會控告Uber,或是找我麻煩。總之我沒辦法說實話,實在很苦惱。

書名:《接單人生:兼差、斜槓、自由工作,零工世代的職場樣貌與實況記錄》
作者:亞莉珊卓.拉弗奈爾(Alexandrea J. Ravenelle)
出版社:創意市集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5月23日

  後來她說位子真的很濕,所以我請她移到另外一邊,就是剛才那位太太坐的那邊,還跟她說:「剛才的乘客有帶酒上車,一定是灑出來了。」我不能告訴她那是什麼,所以只好撒謊,心裡真的很過意不去,更糟糕的是⋯⋯她換座位後,我竟然還拿消毒水給她,「洗一下手吧!我不知道你剛才碰到的是葡萄酒或什麼,怕害你身上有酒味。」雖然愧疚得要命,但我也只能這樣。讓她下車之後,我停在路邊,傳了電子郵件和訊息給Uber,通報有人尿在我車裡。

  後來我又去了加油站,他們通常都有捲筒式衛生紙。為了確認,我拿了一大堆帶回後座去擦,發現位子濕得不得了,而且擦起來都是黃色的,看得我不禁罵出一聲:『靠!』都是大人了,而且看起來是成功人士,結果竟然⋯⋯那個女生手碰到尿,我卻還騙她,真的覺得好自責,但如果我說出真相的話,可就要倒大楣了。

  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尿液和嘔吐物大體上並不算危險,但以基本的衛生防範措施而言,一般處理這些物質時都應該佩戴手套和眼部防護。可是如果是乘客意外發覺座位是濕的,或是司機開到加油站清理時發現這些東西呢?駕駛確實是可以找Uber 投訴乘客沒錯,但Uber 可是出了名地難以聯絡,要想和平台接洽,只能透過電子郵件和推特。而且,車子一天不整理乾淨,就會少掉一天的工作和收入,所以即使最多可以申請200美元的清潔費,有些人也覺得把時間耗在這事情上不值得,寧願自己收拾,以盡快重新上路。最後,傑洛德不僅得自掏腰包洗車,整個晚上也都在等車子乾,沒辦法載客。「我氣死了,她下車之後,我就沒辦法再接其他客人了。」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接單人生:兼差、斜槓、自由工作,零工世代的職場樣貌與實況記錄》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閱讀風向球 書摘 計程車 紐約 Uber 創意市集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杜絕職場霸凌發生!菁英領導者應避免遷怒、情緒化管理團隊

看過的書馬上就忘了內容?做好讀書筆記幫助你完整吸收內容

溝通時避免太含糊!直接講重點幫助有效表達,切忌拐彎抹角

邁可.洛勃森《守護妳》懸疑推理小說 探究人心的無底黑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