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近代歐洲文明,看眼淚如何象徵人類社會變遷——讀《眼淚的歷史》

書名:《眼淚的歷史:情緒、空間與性別,近代法國的感性與濫情》
作者:安.文森布佛(Anne Vincent-Buffault)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22年7月1日
書名:《眼淚的歷史:情緒、空間與性別,近代法國的感性與濫情》
作者:安.文森布佛(Anne Vincent-Buffault)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22年7月1日

從淚眼汪汪到號啕大哭,雙眼模糊到獨自啜泣,眼淚充分表達了人類的情緒,但表現方式及意義隨著時代不同有所差異。18世紀的人們能在公共場合輕易掉淚,19世紀前半葉卻喜歡偷偷躲在角落哭泣,到了後半葉又試圖給掉淚這件事定下規則。自此眼淚變得愈來愈不安、令人起疑,女性成了輿論中心:無論是受害者或操控者,她們的情緒權利開始受到控制。讓我們重回歷史,追溯近代歐洲文明心態,看眼淚如何象徵著人類社會進程的變遷。(編按)

文/安.文森布佛(Anne Vincent-Buffault)

從莊重矜持到眼類乾涸

風俗研究——年齡層階梯上的男男女女

這樣的社會劇情不但受到巴爾札克的嘲謔和摒棄,也對個體的命運造成影響。在這點上,男女的性別角色並非釘死不動,而是隨著年齡增長出現變異。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性別和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決定他多容易受到情緒感動,決定他有無可能表達自己的情感,或反過來,視情況必要將自己的情緒收攏起來。

一個女人在人生的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哭法。婚姻是其中一個關鍵階段,而且時常對女人的感性造成傷害,就連戴格樂蒙侯爵夫人(Marquise d’Aiglemont)可以選擇要嫁給誰,也無法倖免。她的丈夫粗魯而且不近人情,為此她吃盡苦頭,而且必須把眼淚往肚裡吞,因為「心中最美好的願望碎成了一片片,那裡原本有著少女時代憧憬的風俗習慣。」她內心的糾結不被當一回事,經年的幽怨遭到忽略,「只有在獨自一人時,她才會不經意流下哀傷的眼淚。」她有著這些可怕的掙扎,為此暗自飲泣,她能做的,只有吞下苦痛,不然就要被苦痛吞噬,「不是死去,就是毀掉內心中的什麼,也許是她的良知吧」。於是,曾經讓她落下感動淚水的少女情懷被婚姻扼殺。經過多年的強忍自苦,她抑制眼淚,天人交戰,最後,她不想繼續忍受,瞞著丈夫和一個更感性的男人發生戀情。於是,在少女和三十歲女子的人生階段之間,陷下一道很深的罅隙:「前者只有淚水和歡笑,後者只有銷魂和悔恨。」在這兩個年齡之間,女人最難以承受的,是同居男子的不聞不問。

就這樣,戴格樂蒙先生在戴格樂蒙夫人枕邊呼呼大睡,對她在一旁流下的熱淚毫無知覺。戴格樂蒙先生出身軍旅,不知道自己的妻子正在受苦和暗自飲泣。戴格樂蒙夫人獨自受盡委屈,枕邊人的沉睡和不聞不問就像一堵牆,讓委屈撞在上面,令她鬱鬱寡歡。而且,戴格樂蒙夫人因為眼淚受到男人的忽視和調笑,讓她的母愛連帶受損。當她望向自己的女兒時,眼眶是乾燥的。於是,男方的行為舉止似乎深度擾動了女方天生的敏感性靈。就算她們沒被拋棄或譏笑,女人還是會顧忌自己的儀態,忍住不哭。在人母和人妻的角色裡,女人要賢淑恬靜,面帶微笑,才不會在任何環節讓孩子難過,或增添丈夫的困擾。然而,在獨自一人的時候,人母和人妻都是淚人兒。在小說《絕對的探索》(La Recherche de l’absolu)中,約瑟芬(Joséphine) 擔憂丈夫醉心於科學研究,手頭的積蓄坐吃山空,會殃及孩子的生活,而被逼入以下的情緒狀態:

連神經最大條的孩子也會注意到,她的表情常處冰冷僵直的愕然,除了偶然落下幾滴熱淚。沒有什麼比見到這個表情還要可怖,因為那透露著極端的痛苦,只在激動處間歇迸發,不然,她的臉就像火山的外表,凝著一圈冷卻的岩漿。

約瑟芬焦灼憂慮,卻只能在獨處時發洩情緒,讓她內心抑鬱而且大傷元氣。她留下的汩汩熱淚無法帶來安慰,因為她的眼淚含有自苦的堅忍,帶著咬牙隱忍的痛楚。不過,她一聽見丈夫回家,就會換成另一個人:

此時,憔悴的女子側耳傾聽,收束自己,拾起手帕擦乾淚水。她試著微笑,不著痕跡地弭除鑿刻臉龐的痛楚,讓人以為她心裡風平浪靜,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

這個充滿愛意的人妻強忍淚水,成功克制自己,不讓丈夫察覺一絲不對勁。她這麼做,是因為想要替丈夫分憂解勞,讓他不用掛懷,但其實自己暗中受盡委屈,而且為的不是自己,而是替她的孩子著想,犧牲奉獻。「她害怕為了先生而犧牲孩子,在這個溫馨平和的家中,正要上演一齣家庭劇,開幕的當頭,她臉上印滿淚痕和恐懼。」約瑟芬在人妻和人母的角色之間拉扯,一心想要讓自己在家中成為賢淑安穩的存在,她活生生地演出一齣悲劇,這齣悲劇即將撼動貌似安穩的家。因為,就在她壓抑焦慮並作出一派輕鬆模樣時,她已經將腳步踏入這部悲劇裡了。於是,就算是在私領域之中,模範嬌妻還是無法表達自己的煩惱和憂愁。沉靜的付出和壓抑的眼淚,有損於她做為一個人的完整性,甚至還可能讓她命喪黃泉或迷失自我。在巴爾札克的文學世界裡,一個人如果在情緒表述上受到重挫,是有可能因此氣絕身亡的。這儼然是隱藏版的英雄主義,發生在每個心碎女人的身上,體現在她們無邊無際的溫柔寧靜。

「振作點,萊恩婷,像我們這樣的女人很多時候該做的,不是哭,是行動。公爵夫人這樣說。」這句話出自《煙花女榮辱記》,有些女性角色比同性別的人還要剛強,拒絕逆來順受的妥協態度。和男人一樣,她們偏好正面迎戰,而非陷入枉然哭泣的低潮之中。《暗黑事件》的女主角蘿倫斯就算遭逢橫逆,仍似乎不太喜歡訴諸眼淚:「她內心極度敏感,但堅毅剛烈,像個斯多葛學派(stoïque)的哲學家一樣處變不驚。」才智、力量、自制等被視為男性的特質出現在蘿倫斯身上,讓這個敏感女人的心緒沉靜內斂。不過,在故事中,讀者還是能一窺蘿倫斯的哭功如何。有一次,她得知朋友獲救,便出現以下情景:

她眼中閃爍喜悅和勝利的光輝,臉頰泛紅,淚珠滾動在眼睫之間。這個女孩面對困境時勇氣過人,只有在喜悅的時候才會哭泣。此時──尤其是在教區牧師的眼中,他原本替蘿倫斯的陽剛性格感到擔心,卻在此時覺得蘿倫斯超凡不群──蘿倫斯的喜極而泣讓人見到她感性豐沛的女人味,好像深深埋在花崗岩層底下的瑰寶。

由於教區牧師的職責就是照看身邊靈魂的樣態,觀察他們的心靈世界,他見到蘿倫斯喜極而泣備感欣慰,好像終於在陽剛堅毅的表層下,看到崇高的女性特質發揚出來。袒露情緒之所以變得如此曲折,是因為在某些情況下,有些女人必須展現出英雄氣概(在巴爾札克的作品中,他傾向將這個特質保留給貴族),她們不能輕易展露特屬女人的溫柔心靈,不能輕易讓財寶露白。但只消一滴眼淚,就足以證明它的存在。

●本文摘自出版之《眼淚的歷史:情緒、空間與性別,近代法國的感性與濫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灣商務印書館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子女因情傷選擇「不婚」 寧缺勿濫、愛自己成更優先考量

你的善良有多危險?「人太好」的損失,遠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連2勝!球賽如何能凝聚人們的團結力量

突破溝通三大障礙!瞬間獲取注意力、講「重點」的方法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