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不通「大丈夫」!日治時期到東亞各地旅遊,語言不是問題

書名:《跨越世紀的亞洲觀光:明治.大正.昭和,日本旅遊手冊中的世界》 
作者:小牟田哲彥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2年3月1日
書名:《跨越世紀的亞洲觀光:明治.大正.昭和,日本旅遊手冊中的世界》
作者:小牟田哲彥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2年3月1日

不能出國成為常態,是否非常懷念翻閱旅遊手冊出國的時光呢?除了收集最新資訊,透過旅遊手冊,我們也可以看見旅遊地的歷史文化與社會境遷。

東亞近現代鐵道與交通史專家小牟田哲彥,爬梳大量旅遊手冊的資訊,並蒐羅豐富的歷史照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描繪二十世紀在亞洲旅行的風光,深入體驗近代與亞洲社會的生活,沉浸在這場穿越時空的歷史之旅。(編按)

文/小牟田哲彥

Part1 I 大日本帝國時代的亞洲旅行

用日語旅行的新領土

與朝鮮同樣,於明治以後成為日本領土的臺灣,本島人約占島民的九成(由福建籍與廣東籍組成的漢族),自日本統治後仍然持續長年使用福建話、廣東話和漢文。只要能寫漢字,就能做最低限度的溝通,因而臺灣總督府到大正中期以前,並不熱衷於臺灣的日語教育。在臺灣,直到昭和一○年代,戰爭色彩漸趨濃厚之後,才開始社會性地強烈獎勵使用日語。

另外,臺灣與朝鮮不同之處在於,高山地區有七個少數民族,統稱為高砂族,他們各族有自己的,因此,他們與平地的漢族、日本人或其他族之間,需要共通語言。在這個背景下,日語就發揮了這個功能。《臺灣鐵路旅行導覽》(台湾鉄道旅行案內)的昭和十五年(一九四○年)版中記載「於是,今日懂國語者顯著增加,能說簡單日常對話的人達三○、五四一人,即與全部人口對比,懂國語率達三成二。」由此可觀察在昭和十五年那時,高砂族三人中有一人能懂日語的狀況。

但是,打開旅遊手冊,除此這邊的文字之外,臺灣部分卻找不到與語言有關的注意提醒事項。《旅程與費用概算》的臺灣頁面的「旅行上之注意及其他」項目,並沒有語言相關項目,《臺灣鐵路旅行導覽》裡除了說明前述高砂族的日語普及狀況外,也沒有關於與平地漢族溝通的指南。

臺灣島內的主要交通機構,即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營運的鐵路車站內,站名會同時列出漢字與(漢字用日語發音)平假名。乘客購得的車票標明著漢字與假名混合的地名,假名只有「自──往──」的「自」和「往」而已,其他像是「通行發行日共三日」或「途中下車一囘」等,極力使用漢字(某些不同票種也有用漢字「迄」、「──粁以上」)。日本內地和Japan Tourist Bureau發行的臥鋪券和針對旅客的優惠車票,除了大量漢字的日文之外,也附記英文。與旅客接觸的現職鐵道員中,日本人的比例依昭和元年(一九二六年)起四年間的統計,約有七到八成,少數臺灣籍的職員也會施予職務上需要的日語教育。也許因為這等情由,臺灣旅遊手冊的記述上,並沒有特別關於語言的提醒注意。

圖40 昭和七年(1932年)台灣總督府交通局發行的火車票,使用了平假名(池田和政收藏)。(圖/取自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之《跨越世紀的亞洲觀光》書中)

圖41 樺太廳鐵路發行的車票。與日本內地的車票幾乎一樣(池田和政收藏)。(圖/取自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之《跨越世紀的亞洲觀光》書中)

同樣的狀況也可以套在樺太島上。日俄戰爭後日本占有樺太,以前待在當地的俄羅斯人撤走,日本人成為主要民族,所以,幾乎沒有通用語言的問題。《旅程與費用概算》的各年度版,或是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樺太廳鐵道事務所發行的《樺太的鐵路旅行導覽》中,根本沒有談及從日本內地前往樺太的人,可以用什麼程度的日語在當地生活的話題。

遼東半島末端的關東州與樺太,是日本同時獲得租借權的地方,關東州都市地帶的日本居民年年增加,尤其是大連和旅順市內,已到了每三人就有一個日本人的地步。對日本旅客而言,這裡可以算是日語在中國大陸全境最容易溝通的地區。日本獲得與關東州同樣權益的滿鐵,若是在大連或旅順搭乘時,所有旅客服務也都能接受使用日語。

日本因《凡爾賽條約》,而接受國際聯盟委任統治的南洋群島,戰前曾為德國占領三十多年,更早之前還經歷過西班牙統治時期。日本統治時代,島上雖然還有少數懂德語或西班牙語,或者會讀寫羅馬字的島民,但是每個分布在太平洋上不同離島或民族的語言都不相同,土著之間並沒有共通語言。因此,日本開始統治後,立刻在各地建設學校,推動島民的日語普及。因此,在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年)出版的《南洋群島移居導覽》中可見:「自我占領以來,於各主要地方設置學校,離島亦於國人居留之地設立寺子屋式的學校,銳意致力於國語(日語)之普及,最後,了解國語者漸次增加。今日,全群島大部分至少已是可以口說日常瑣事的狀態。」而且據該書所述,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年)四月時,南洋群島的人口為「島民五○、七四一名,國人五八、九八○名,外國人一二六名,合計十萬九千八百四十七名」。而日本人比查莫羅族(Chamorro)、卡納卡族(Kanaka)組成的島民更多。從以上的狀況看來,雖然觀光旅客本身比朝鮮、滿洲少得很多,但是昭和以後,只要造訪帛琉、塞班等主要島嶼,旅客幾乎用日語就能得到所有需求。

旅行會話情況彰顯的國際情勢

滿洲與朝鮮、臺灣、樺太、委任統治的南洋群島不同,不管是滿洲國建國以前,還是滿洲國成立之後,日本都未曾行使直接統治權。但是,滿洲的大動脈—滿鐵本來就是日本鐵路公司經營的日本鐵路,所以,日本的鐵路旅客自明治末年滿鐵草創期開始,就可以幾乎像在日本內地搭乘火車一樣,在相同的語言空間旅行。

滿鐵雖是帝國主義全盛時代經營的殖民地鐵路,不過很難得的是不只是幹部,連站員、車上服務員以日本職員占多數。車站內相當於警衛的巡查、沿線監視兵等,都是日本人。因此,在使用滿鐵時,幾乎不曾發生用日語說不通的狀況。

滿鐵的招牌—特急「亞細亞」(參照本書第126頁以後內容)車廂內,有著在俄羅斯革命前後,從俄羅斯(蘇聯)逃出來的白系俄羅斯小姐,自昭和十年(一九三五)起在餐車廂擔任服務生,給旅客帶來異國風情,成為「亞細亞」號的服務特色。但是她們也與滿鐵直營的大和飯店其他接待服務生一起,接受完整的日語訓練。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年)搭乘「亞細亞」號,曾在餐車上接受她們接待服務的作家室生犀星,在散文中留下「身材高挑、標緻美麗、談吐優雅,日語也相當不錯。」(《駱駝行》竹村書房,昭和十二年)的感想。

圖45 亞細亞號的餐車。中央是俄羅斯人服務生(引用當時的風景明信片)。(圖/取自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之《跨越世紀的亞洲觀光》書中)

●本文摘自 出版之《跨越世紀的亞洲觀光:明治.大正.昭和,日本旅遊手冊中的世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日本 語言 臺灣商務印書館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在工作裡,我們如何活得有意義?打卡制度應該要抵制嗎?

慘死的豪門血案!唯一倖存女兒卻說不出為什麼只有她活著

軟體開發者得精通英語嗎?想跳槽知名企業,IT也要學英文

如何讓伴侶主動陪伴孩子?讓他知道另一半及孩子需要他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