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梅璇/連美好都顯得齷齪——讀伊麗莎白.史特勞特《一切皆有可能》

寶瓶文化出版之《一切皆有可能》。(圖/寶瓶文化 提供)
寶瓶文化出版之《一切皆有可能》。(圖/寶瓶文化 提供)

文/廖梅璇

連美好都顯得齷齪——這是我讀伊麗莎白.史特勞特《一切皆有可能》前幾篇小說後,腦海閃過的一句話。

你曾以為自己是美好圖像的一分子。

美好的,美好的圖像,一塊塊磁磚拼接出來的美。雖然你因身在其中,不知道整體究竟美不美,但你確信那是美的,恬靜寧謐的田園牧歌,或者紅蘋果臉頰孩童拆著花花綠綠禮物的豐裕聖誕﹐那麼多中產階級神話,需要許多平滑光潔的表面,才能成就這種美。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你不是一塊平整的磁磚,你的自我包含著邊角隙縫,膩著陳年汙垢,那層層積累的痛苦與恐懼,厚密凝硬至撼動不了,連強力去漬霸也除不掉。

伊麗莎白.史特勞特,這樣一位熟稔痛苦與恐懼的作家,她不理會什麼歲月靜好的濾鏡效果。她用針尖剔挖著磁磚隙縫的積垢,挖是挖不動的,但光是刮出些許碎屑,就攪動出細密劇痛,沿著神經網絡傳遍全身,一路痛到汗毛末梢。

一碰就痛,連善意的撫觸,都令人難以忍受,還沒碰到就蜷縮起來。無論你年紀多大,都還像頭驚懼的幼獸。無論是什麼情感,你都將它轉譯為折磨。

受過傷的人讀這本短篇小說,才會明白那種痛。那是一種永不止息,持續突突跳動的痛,清空周遭萬物,你感覺世上再沒有其他人,只剩下你活在痛中,或者,痛活在你之中。

痛到你遺忘了很多事,直到伊麗莎白優雅地捻針,戳了你一下,像那名醫院裡技術最優異的打疫苗的手法。

書名:《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伊麗莎白‧斯特勞特(Elizabeth Strout)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1月7日

你不再以為,你和人生出現過的眾生相構成了美。你跳出群體,審視這幅圖像,一方方磁磚往後退,橫豎隙縫浮凸出來,縱橫線條組成另一幅圖像,和原先磁磚圖案疊合起來,你才發現過往以為的美好,是經過眼光過濾的,一旦納入汙穢罅隙交織成的方框,所有恬美寧靜都變了樣,原來生活如此汙穢。

你感到震動。

所以每一天的日常,點頭招呼的鄰人、固定造訪的教堂、與戀人共度的悠緩夏日,和朋友聚會佐以藍莓蛋糕的閒聊,甚至童年時你父你母牽著你的掌心微汗,都雜著齷齪嗎?

是,也不是,我不知道伊麗莎白.史特勞特是否會聳聳肩帶過,但我知道好的小說家不會給出答案。小說不是試卷或學術論文。如她這般敏銳又狡黠的小說家,只藉由剔挖縫隙,讓你留意到那狹細的汙穢,喚醒你的痛楚——你終於記起來,你竭力想忽略的隙縫,密聚著羞恥與惶恐,隱隱作痛,連貌似尋常的美好都因此顯得齷齪。

好護理師打針時將疼痛減縮到最小,好小說家卻催活被遺忘的痛,讓你驚覺,啊,原來那是一處開放式傷口。

然而齷齪也不那麼糟糕。全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則短篇——儘管不是敘事技巧最高明的——是倒數第二篇小說〈雪盲〉。看見恥辱與幻滅凝結成的齷齪固然讓人幻滅,但視角被拔出從眾的侷限後,痛苦居然可能是一種餽贈,一種引領人走向不同人生的轉轍器。

真的,一切皆有可能。

本篇書評作者簡介

廖梅璇

1978生,台灣嘉義人,歷史系雙修外文系畢。善於失眠,喜陰溼,背對鏡子面朝苔綠,在詩、散文和小說間切換電頻,曾獲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2015年於法國出版中法對照詩集《雙耳的對話Dialogue des oreilles》,2017年出版散文集《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本文推薦書來自出版之《一切皆有可能》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護理師 台大 寶瓶文化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嘴角失守!NETFLIX懸疑幽默新作《正念殺機》原著搶先看

你的房子能抗幾級地震?921地震前興建的房子怎麼辦?

2025年生肖運勢解析出爐!乙巳靈蛇年屬狗、屬猴好運難擋

杜絕職場霸凌發生!菁英領導者應避免遷怒、情緒化管理團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