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訥/老派父母的甜品味
父親坐在客廳專屬的藤椅上生悶氣。放假返家的我,進門叫他都不理。母親參加三天兩夜的進香旅遊,並不在家。
循聲走進廚房,住外地的二姊已提早一天返家,替母親為父親料理飲食。「爸好像不高興?」「對呀。」二姊回道:「就嫌我煮的紅豆湯不夠甜嘛!吃太甜對健康不好,都講不聽!」原來這頭也滿腹委屈。
婚後當媽的二姊是一個十足的養生派,我則是隨喜派──隨父親喜好調味。父親喜甜食,卻非所有甜食都能擄獲他。什麼「剛剛好甜」、「不會過甜」、「甜甜淡薄鹹」、「不夠甜」、「太甜」、「夠甜不夠味」、「夠香又夠甜」……關於甜味,父親堅信能有諸多不同層次。出自我手的點心,能得到他的最高評價,就是「有甜!」
但父親對出自母親之手的甜品從未有過微詞。旅遊返家的母親為父親帶回了糕、粿、餅、酥等各式特產。待二姊備妥烏龍茶,立刻進入品嘗時間。父親的首選是黑糖桂圓糯米糕,他挑選了一個,咬一口後的反應是:「嗯,有甜!」二姊也選了同款,品嘗後笑道:「只要夠甜,爸都會說好吃。」
父親不理她的話,又吃一口,無言。看來,甜味只是通過考驗的第一關。父親喝了口茶,續吃第三口後品評道:「甜是有甜,但是,奇怪哩……滋味比不上妳媽做的。」
一旁的我,暗自覺得這些特產即便未有勝出,也不至於敗陣。但身為隨喜派,點頭稱是向來是我服膺的王道。母親則一向含蓄老派,總能不喜形於色,用那要求小孩別再鬧的語氣說道:「嘴巴別那麼忙,趕快吃!」
我偷瞄父親一眼,學著他的口吻對母親開玩笑:「嗯,有甜!但是,奇怪哩,妳做的,不知為何總是特別好吃……」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